A-K wrote:不好意思~~我也看不懂在測試什麼.. ...(恕刪) Sony最低階的U系列也是用Genesis晶片除了U系列外..其他比U系列更高階任何Sony機種都不用Genesis晶片他的測試是在說最低階的Sony U系列會比最高階的Sony X系列好..蠻幽默的一篇測試文章日本地區的正日規REGZA不論高低階,都不用Genesis晶片所謂的低階是低到連20吋的日規20C2000都不用Genesis晶片然後Toshiba卻將Genesis晶片拿給台灣人用
Nicky2906 wrote:Sony最低階的U系...(恕刪) >>>>蠻幽默的一篇測試文章比起有些測試,光只是測試HD 信號,多美多立體,又如何? 目前節目源並不普遍。而目前最多的一般類比信號處理效果如何,大概也說不出啥所以然。HQV 是讓人可以簡單的去測試一般類比信號處理能力的工具,有人說她畫質差,不好看,沒內容,那是因為不懂,不了解。 測試片,有些是用來賞心悅目的,有些看來雜訊大,有些畫面看來閃閃閃又抖抖抖,一點都不好看。 有沒有想過,這些是否有特殊意義,用極差的信號去考驗器材的處理能力,才能看的出實力,不過這些類比信號大概也不出十年可能就消失了,所以本篇測試在HD 信號普及後來看也不過是一坨屎,浪費地球資源,增加二氧化碳,跟垃圾。所以喜歡的了解的您就參考,不喜歡的我只能說抱歉,辛苦您了!!也不要又搬出那種 次等台灣人 的悲情,應該沒這麼嚴重吧!! 廠商考量的大多只有"量"跟"獲利"的問題,多元的市場,有錢應該都買的到。當然一部好的電視,不光是要看影像處理器對於類比信號Deinterlace 及HD 信號的處理,還有顏色的表現,最終還要看面板,操作介面的友善程度,保固.......累加起來的整體表現,我想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考量,應當也沒必要去說買啥機器的人就是呆就是笨,如果覺得商品不實,也應當據理力爭,捍衛自身權益。
樓主的測試其實並不是在測類比訊號雖然您接的是 CBVS 但是 HQV 測的大都和類比無關仔細觀察測試項目都跟 deinterlacer 和 scaler 有關不知道這樣說對嗎很明顯的Sony 並不是把這方面的重要性擺在第一位而且他還能夠賣得嚇嚇叫這才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cyc_mobil01 wrote:樓主的測試其實並不是...(恕刪) CVBS就是類比信號啊。其實de-interlace,scaler也不是只有類比信號會遇到,數位信號也有。只有CVBS就是最糟的信號,所以樓主拿這來測也沒錯啊。CVBS都可以過的話,S-Video,Component,HDMI的也都可以過。當然影像處理不只是de-interlace。還有cross color,de-noise,color adjustment....只是樓主focus在de-interlace上而巳。而且大家最在意的不就是接第四台的表現嗎?第四台的信號就類似於CVBS的信號啊。如果有質疑的話,就自已動手測看看吧。HQV很多地方都可以入手。大家也柄持著沒圖沒真象的精神吧。畢竟樓主也不是閒閒沒事。有心做測試,大家應該多多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