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熱水器入水前置除垢器真假實測...
相信中部的網友應該都有很深的體悟~ 不管是太陽能熱水器還是電熱水器!每隔一段時間清潔維護的時候都會有許多的驚喜!

儲熱桶滿滿的水垢層已經習以為常了!

最麻煩的應該是就是電熱棒了! 被厚厚一層水垢覆蓋之後除了加熱效率可能影響之外!

更大的問題是銹穿之後短路跳電(漏電開關)

去年買熱泵的時候裝了一顆這種號稱除水垢的玩意~
看了許多網友的評價都說這玩意基本上就是沒啥屁用!
勉強那層不銹鋼網子擋下一些粗雜質罷了!

為了驗證這東西到底是不是商人的把戲! 我從兩個多月前就開始做這個實驗..
為了嚴謹一點! 所以我另外買了兩支一模一樣的電熱棒!

實驗的場所是老家的這台電熱水器! 不在原本的家是因為這個實驗
我需要每隔一個月拆開檢視電熱棒狀態! 這顆電熱桶比較小! 排水比較快XD

為了方便記錄日期對照~ 我全程都是用手機拍照記錄!


首先第一次拆除是 2022/01/30 照片是原本配置的6KW電熱棒!


這款電熱桶下方有預留一個清除孔~ 剛取下螺帽我想說怎麼沒水流出來!
看了一下原來是連孔洞都被水垢卡滿

清潔過電熱水器的應該知道! 熱水出水口裡面會有一根較長的管子取水!
除了減少髒污雜質流入管路之外~ 最上層的水溫也比較高!

像圖片這樣~ 左邊那跟管子就是熱水的出水管! 在電熱桶內部的樣子!

隨著下層最髒的水排完之後~ 後面的水就相對乾淨許多!

跟著水排出的水垢大概這個量! 另外電熱棒表層的電鍍保護層差不多消耗殆盡了!
後續就是面臨銹穿的命運!


不過~ 真正麻煩的還在後頭... 真不明白既然都開了排汙口了! 幹嘛不開大一點!
不然大片的水垢跟本清不出來啊XD



最後我只能用湯匙慢慢挖! 最終的成果大概就是10人份的電鍋!
大概4-5人份的量


接著就把我準備好的兩支新買的變熱棒跟拆下來的對照一下!

其實~ 我原先除了拍照對照之外! 我更想送電測試水垢附著之外對加熱影響多少!
但是要做這試驗需要一桶水然後電熱棒送電裸燒水紀錄對照時間~有點費勁! 就懶了XD

另外電熱棒是不是銹蝕短路! 可以對某個接點跟外層鐵塊做阻值測試!
低阻值基本就是銹穿了!

新買的一樣是同品牌同規格 HYK 6KW
另外我還把當天的安裝日期寫上! 2022/01/30 方便下個月紀錄!


桶子內部沒辦法清除得很乾淨~ 尤其桶壁的部分! 不過已經比原先好太多了!
裝上新的電熱棒! 就等一個月後的驗證!


另外檢測一下老家自來水的DTS數值約莫在235ppm左右!

2022/02/27 經過上一次清潔過內桶跟更換電熱棒! 這回的水乾淨許多了


不可避免的一定還是有不少水垢殘留! 可能新產生的也可能是之前沒清除乾淨的脫落!

接著應該就是網友最好奇的情況了!
到底一支全新電熱棒使用一個月(29天)之後會產生什麼變化呢?!

看起來不嚴重~ 但是比我預期的還慘! 我原先認為才一個月應該沒什麼變化!

對比沒有接觸水的位置~ 可以看出電熱棒外層卡了一層厚薄不均的水垢層!

但是真正比較讓我在意的是這種現象! 具體是結晶穿透了電鍍層還是什麼不明白!
但是我經驗法則就是出現這樣的黑點! 後續就是從這些位置銹穿!

把三支放在一起對比一下~ 從左到右分別是原先電熱 / 使用一個月 / 全新電熱


那這次裝上新電熱棒之前~ 就是要先在電熱器入水口安裝這類號稱除垢過濾器的產品!

裏頭號稱有放置什麼特殊除垢的東西! 外層就是不銹鋼濾網!
網友之前有人討論認為裡面應該就是市面常見的複磷酸鹽

不過我嘗試打開看裏頭~ 跟我印象的 複磷酸鹽 似乎不同! 另外就是他有兩種顏色!
具體成分跟功能不明!

安裝的過程基本沒什麼難度~ 就是在原先入水口(卸壓閥前方) 串聯冷水管!


我同樣在換上一支新的電熱棒~ 並且標示更換的日期 2022/02/27安裝!

最終~ 終於來到了 2022/03/30 這天了! 當天說實話~ 我真心的好奇到底這東西結果如何!
原先我猜測應該沒啥屁用! 跟第二根電熱棒應該差異不大!

真正拆下來的時候~ 我有一種茫然不知如何形容的念頭!

我把兩根擺在一起給大家對照! 左邊是使用所謂的除垢過濾器 / 右邊則是沒使用的

對照一下細部~ 我個人是這樣解讀! 感覺原先在水中的水垢是不是被細微化!
然後隨著加熱過程被均勻的覆蓋在溫度最高的電熱棒上!?

好處是沒有像原本那樣出現黑點破壞電鍍層的現象!



最後呢~ 我在分別把三支電熱棒擺在一起給大家對照!

同時我也把除垢錠打開檢查他的消耗量! 使用一個月的情況下! 看似還很滿就是!
只是原先的顆粒從原本的很白變成略黃!

同時我也檢查了桶壁~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
感覺原先附著在熱水管上的水垢是不是變少了?!

對照一下第一次清乾淨之後的情況! 熱水出水管管壁的水垢感覺有變少!
不過是不是剛好水垢脫落還是真的根除垢過濾器有關這不得而知!

不過~ 這一次拆完之後~ 其實我心中有了另一個想法!!
我先把最後這電熱棒裝回去! 同樣標註日期 2022/02/27裝 ~ 2022/03/30 拆下再裝回!

我對於他這一層薄薄的覆蓋物產生了一點好奇!
我個人認為應該是水垢變得細微所以均勻地附著上!
那~ 如果我持續這樣再過三個月拆開檢視! 附著在上層的這物質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讓我們2022/07/01 見真章....
原定2022/07/01才要拆開檢查的... 提早於2022/05/30 先拆一波!

原因是這個更扯的東西~ 號稱連耗材都不用就能有效除垢

而且還宣稱 86% 的除垢效益... 原理都是物理性什麼螺旋搭配磁化
我基本上是完全不信這種東西... 這東西讓我感覺一些裝在車上的那些能量石頗有雷同




大致能看到的構造只有這樣.... 不過重點不是他,是原先的電熱棒現在怎麼了!

左邊這個是2022/03/30拆下


接下來就是5/30拆下來的結果了

對比兩個月前感覺就是在覆蓋一層薄薄的垢上去

比較特別的是有些地方會有剝落的現象發生


桶子全部排光之後這一回排出的水垢雜質

同樣檢視內裝的狀態!




這一回檢視內桶的狀態~ 感覺內部的冷熱水管管壁的水垢似乎也脫落下來?
就剩底部還有一些比較厚的水垢還咬在桶底的表面上!
這也是下一回對照的觀察重點!

另外我為了再驗證那根什麼磁化除垢玩意!
我將拆下的電熱棒前端泡檸檬酸 去除附著的那層水垢薄層



基本上大部分都恢復原先的電鍍光滑面貌
不過內層不知道是不是泡過頭 有點咬掉電鍍層 裡面的銅面有點露出了


我的想法是這樣 ~

之前就試過使用一個月的結果
那我這次前端泡檸檬酸盡可能地恢復原先的狀態

如果那根什麼磁化除垢真的像他說的有效達到86%效果
那6/30我再拆的時候表面這個應該要幾乎維持這麼光滑的情況!
這樣才有說服力,如果還是跟之前一樣附著一層薄薄水垢
那我個人就覺得效果不大~
不過這根除垢還宣稱可以抖落原本附著在電熱棒上的水垢...
這個我個人覺得更唬爛


包括內桶底部那一層比較厚的水垢層的狀態 都是觀察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