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的顯色性問題

光源的演色性(顯色指數)由0-100,有一種說法是如果低於90,則有藍光傷害問題會出現,為什麼呢?(感覺不太make sense呀)
2017-02-22 19:2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光源 問題
沒聽過這種說法

2700K的超黃光演色性肯定很差(照什麼都黃的)

但藍光頻譜應該極低


yagami7215 wrote:
2700K的超黃光演色性肯定很差(照什麼都黃的)

但藍光頻譜應該極低

沒這回事......演色性跟色溫沒關係......

演色性跟發光源所包含的各波長的光譜有關...包含的光譜波長越多...演色性也就越高.....

像鎢絲燈泡也是低色溫.....但是它的演色性很高喔...


imcrazy wrote:
沒這回事........(恕刪)


嗯..... 仔細想了一下,你是對的,我不應該用色溫來舉例

應該說,譬如純黃色光源 (缺乏紅藍光譜),演色性很差,但不會有藍光問題

imcrazy wrote:
沒這回事......演色性跟色溫沒關係......
演色性跟發光源所包含的各波長的光譜有關...包含的光譜波長越多...演色性也就越高.....
像鎢絲燈泡也是低色溫.....但是它的演色性很高喔...


鎢絲跟鹵素燈CRI都是100


小聖狗兒 wrote:
光源的演色性(顯色指數)由0-100,有一種說法是如果低於90,則有藍光傷害問題會出現,為什麼呢?(感覺不太make sense呀)


從哪看到的?我也很好奇

低色溫和高色溫演色性都可以很好,所以演色性跟藍光無關,以下看過相關不錯的文章,轉貼一下參考參考:


一個物體的本質顏色到底是甚麼呢? 物體經由不同光源反射出來給人的感覺不盡相同,即使是太陽光,在日正當中和日落照射下顏色也不一樣,到底一個物體要看到甚麼顏色才是對的呢?

LED燈、省電燈泡和日燈管等光源,發出的單調光譜經由螢光粉修飾後再射出,這種離散式的光譜,永遠不會跟太陽光或鎢絲燈一樣,那麼這種光源射在物體反映出的顏色,要如何評估其準確度呢?

光源色彩評估主要有色溫和演色性的標準,其中許多人比較不清楚的演色性指數,目前由國際照明協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llumination,簡稱CIE)所定義,是以太陽光為參考標準的,也就是說,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此標準希望呈現出人類自古認定物體本質的顏色。

演色性的評估,是利用國際照明協會,在1995年訂定八個標準色板,再以該光源照射,經由測量得知該光源的色溫 ,再透過公式計算出此光源下與同色溫的日光光源照射下八種顏色的接近程度R1~R8。並取此八個顏色的R1~R8數值,計算其平均,即可得到該照明光的演色性。這CIE沿用多年的標準,有時也有發現CRI量測數值很好,但實際顏色並不自然的問題。

大眾化的LED燈幾年前演色性還是70,現在根據標準來調配方,很快都是80以上,已經夠用且比省電燈泡及日光燈管還好多了,且CIE也認為80的演色性已非常適合在一般住宅、學校、商辦中使用,演色性90以上則用於顏色檢查或臨床其實驗等專業用途。

其實,除非是專業人士,一般人根據實驗,事先不要揭露,分別用演色性80和90的光源來照射環境,根本無法說出哪個光源是90哪個是80,有些人說喜歡80,有些則喜歡90的。但若事先告知,許多人會說演色性90那個比較好(人性啊~~面子和品味不能輸人)。 甚至有些人可能為了銷售出較高價的產品,會說演色性90以下的看久了會不舒服,暗示會傷眼。



總結:

•演色性的高低並不像紫外線有傷害眼睛的問題。


•LED燈或日光燈演色性做得再好,就是調整螢光粉或多加波長,跟太陽光的光譜本質還是差很大。


•光源照射物體反射出來的顏色給人的感覺有時是很主觀的。


•演色性 80和90對一般使用者差異並不大,反而是色溫造成的感覺最明顯。


•昂貴的LED燈常會搭配不常用的色溫讓視覺差異化,並以演色性90做銷售賣點。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