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仔細想想原理跟實地使用,就會發現 "水冷降溫" 使用環境有限,畢竟密閉空間熱沒有被排出,不太有機會變冷,涼的只有剛開機的時候,久了反而還會溼悶,就像冰箱門打開來,涼的只有站在前面的人,開久了室內反而會變熱,所以該送人的都送人了,只留一台最古老捲布式(馬達拖一輪布去沾水)的沒人要,還有一台造霧機。
這台造霧器外觀有傷難以復原,可能有浸水液晶面板也花花的,所以不好意思送人,造霧能力卻還很強丟了也可惜,想說資源回收一下,去五金賣場買了兩根通用的洗衣機排水管接上(NT$30*2)。

家裡窗型冷氣,使用瓦愣板封口安裝,所以用美工刀簡單開個孔穿過管子,把水霧導到散熱排進風口。

冷氣機運轉時水霧也順利被吸入散熱排

沒有專業的設備跟環境可以測試 EER 提高了多少,大概算了一下冷房時間,正中午 30 度降到設定的 26 度,速度從 15 分鐘縮短到不到 10 分鐘,效果算是相當的好,理論上水氣冷會比純氣冷散熱效率更好,單就水能帶走的熱就遠比空氣多得多,尤其是在相對濕度低的時候,水更容易蒸發帶走更多的熱,水霧機把水震盪成細小的水霧,大大增加與冷氣散熱排的接觸面,這應該是很有效的改裝,分離式冷氣室外機應該也可比照辦理,但建議使用純水造霧以免產生水垢,也需確認冷氣機是否防鏽,畢竟市面上一直有一家廠商在強調,台灣氣候潮濕只有他們有全機防鏽處理,個人是認為台灣朝濕度跟日本差不多,市面冷氣進口也多為日系品牌,也沒特別說怕水氣,有興趣改裝或者追蹤冷氣是否安好可以參考原文,不過要這樣做的朋友還是要考慮清楚,除了原廠外沒人能保證這樣搞是安全無虞的。
參考資料:
原文出處 http://ee.jaips.com/2014/08/take-mist-to-boost-ac-unit-efficiency.html
網路上找的科展報告 http://activity.ntsec.gov.tw/activity/race-1/45/technical/0910/091007.pdf
國外的冷氣噴霧降溫產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AT_Bjp_ByQ
提醒一下,最好要有自行清洗冷氣的能力,每個地方環境不同(懸浮微粒、灰塵、空氣品質…),這樣做有可能導致散熱鰭片鍍膜損壞、結水垢難以清潔…等後遺症,要施做前請考慮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