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上有專家在做不鏽鋼的嗎?18-10比18-8好在哪?成本差很多?有辦法分辨嗎?

在外行人看起來只覺得這兩個不鏽鋼都是不易生鏽的好不鏽鋼,和差在2%鎳,請問成本上差很多嗎??

而且18-10是我最近這七八年前才開始知道(都是聽電視的烹飪老師和專家說),最久以前都只知道#304,而且不知道從幾年前開始百貨專櫃介紹每個都說自己是18-10

最重要的是18-10有比18-8好哪些?只是更不易生鏽和販售的可以更貴而已是嗎?

因為我看COSTCO賣的都只要一千多,一樣的18-10和容量,進口品牌在該國八九千,拿來台灣賣可能一萬五左右,隨便價差都有七八倍以上到底是差在品質還是差在品牌價值???而且還有都是大陸製的價差一樣滿大的說


因為我總覺得如果廠商用18-8製造,標示18-10來販售,應該不易被發現吧?我會這樣想是因為我有看到廠商的DM是寫18-10(#304)不鏽鋼,所以他標示錯誤??之前新聞也說用磁性分辨是錯誤的方法,有其他方法嗎?

謝謝

2012-05-05 2:15 發佈

hilro wrote:
在外行人看起來只覺得...

因為我總覺得如果廠商用18-8製造,標示18-10來販售,應該不易被發現吧?我會這樣想是因為我有看到廠商的DM是寫18-10(#304)不鏽鋼,所以他標示不清??或者是櫃姐說18-10,我說那就是304,他們都會說對,訓練不夠?

之前新聞也說用磁性分辨是錯誤的方法,有其他方法嗎?
(恕刪)

一般說法來說這沒有不對,304 有18-8,(18%鉻與8%鎳),18-10,(18%鉻與10%鎳).
用磁性分辨---用磁鐵吸底部,吸不住的是304,但拋光會產生磁性.

據小弟所知!~

所謂18-10應該就是SUS316(區分成分:Cr-16.00~18.00:Ni-10.00~14.00:Mo-2.00~3.00)
所謂18-8應該就是SUS304(區分成分:Cr-18.00~20.00:Ni-8.00~10.50)
依小弟工作接觸的價格~316原料通常比304貴上1.5~2成..(看原料種類)
分辨的話除了用儀器檢驗!~比較簡單的是去買試劑回來測試!~~
磁性的話!~就像RICE大講的..加工製造方法不同不銹鋼也有可能會產生磁性的!~所以不準!~~
當然SUS316比起SUS304的防銹能力及抗腐蝕性一定比較好!~~~

AndreWu wrote:
據小弟所知!~所謂1...(恕刪)



進一步請教大大要去哪買試劑?貴不貴?該如何使用操做?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出來嗎??

如果成本上只多貴一兩成我覺得還好,那就是說用304做一個鍋子成本要1000的話,那樣用316做也頂多是1200,那樣廠商應該就比較沒必要欺騙消費者,而且不鏽鋼都只是在內外薄薄的一層而已?中間都是其他加速導熱夾層


還有我有看到報導有說,有人為了省成本會用錳來合成不銹鋼鍋,而且對岸很多都被抽驗出來有錳,台灣不知道有沒有?

謝謝
hilro wrote:
進一步請教大大要去哪...(恕刪)

試劑是這個!~~
操作放法就再標籤上..要再買一顆9V的電池!~


好像是去化工材料行買的吧!~~價格忘了!~不是我去買的!~應該不超過幾百元吧!~~
鍋子的製程是怎樣我就不了解了..
不是大多都是一體成型的嗎?~~
錳的話!~不銹鋼裡面本來就有了!~~只是含量的問題吧!~~
下面這張是SUS304的檢驗證明!~~
剛在看燈管那篇,現在又來一篇不銹鋼的好文...
唉~學海無涯...感覺一直學不完~~~~

RICE 1502 wrote:
一般說法來說這沒有不...(恕刪)


304 彎曲的部份也容易有弱磁性
所以一般304的鍋子常寫著用磁鐵在鍋底試,就是這個原因。

另外,2xx系列沒記錯的話,俗稱高錳鋼,和304一樣沒有磁性
也就是一般說用磁鐵測磁性的方法,碰到這種材質是完全沒用了。
(至於拋光或彎曲會不會有磁性在下就不知了)
這種不銹鋼材也沒科學定論,但科學界對這種材料用在食器上是有疑慮的

至於有人提到測不銹鋼材質,化工原料行可買,但實在貴
有興趣的話網路上可查到diy,但是要硫酸+蒸餾水自己調,這個很危險,想自己玩的要小心

azteq wrote:
304 彎曲的部份也...(恕刪)


聽說硬度不足的(304以下)的會有「鉻」釋放出來的疑慮
鉻會導致肺癌
所以不鏽鋼是不是也是安全堪慮的材質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