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小弟想要自行安裝LG分離式冷氣.....

鑽洞掛室內機沒問題
室外機安裝沒問題
剩下的事抽真空跟同管安裝的問題

請問小弟想要自行安裝LG分離式冷氣.....
請問小弟想要自行安裝LG分離式冷氣.....
請問小弟想要自行安裝LG分離式冷氣.....
請問要怎樣才能知道抽真空已經真空了
2009-07-05 1:2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LG 冷氣
外機裡面有冷媒 一般都不需要再抽真空(拆機時有作冷媒回收)
唯有裝機完畢後 連接內外機的銅管 與 內機冷排 裡的空氣需抽出

這台是單壓縮機
不只要有真空馬達吧 ...板主也有銅管的喇叭口擴孔器嗎???
請利用冷媒錶與真空機做抽真空的動作
冷媒表請掛在氣管的地方....
不過話說...這還是讓專業的來吧...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當達人的...
因為上網爬文得知就算請專業的人來弄你也不知道他專不專業紛爭很多.....為了品質只好自己弄,本身是從事工程相關工作所以研究一下,銅管擴管器2500+抽真空機6500+冷煤錶450雖然加起來很貴不過為了以後不要被黑錢只好自己冒著風險去自行安裝.....現在看到機子後面不知道要怎麼拆....看不出來可以拆的地方
既然是從事工程相關工作 那就是有些基礎
那有些基礎 你為何沒有研究精神
為何不把那束線帶剪下 為何不用手捏捏看 裡頭是否鼓起的東西
是否有接頭

說實在的你這種R22定頻機 沒有甚麼高門檻的安裝技術
也不用太專業的技師作 只要是按部就班的小學徒來做即可
只要喇叭口擴管無毛邊 有做空氣排除 測定冷媒壓力即可
這只是入門的分冷安裝

jimdragon wrote:
銅管擴管器2500+抽真空機6500+冷煤錶450雖然加起來很貴不過為了以後不要被黑錢只好自己冒著風險去自行安裝.....(恕刪)


不過為了以後不要被黑錢

這句話聽在許多同業的耳裡 感覺不是很舒服
你自己去享受 冒著風險去自行安裝 的樂趣吧

對了你那是 1對2單壓縮機 如果外機要抽真空 是要有技巧
不是只開閥門那麼簡單
把尼龍束帶剪斷...剝開隔熱泡棉
你就可以看的到一大一小兩個銅管接頭了....
從那邊拆開....
得用兩隻活動板手拆....

除了你講的那些工具以外......
還少了銅管的切管刀...
還有別忘了得自己買一捲30M的銅管....
銅管用剩的....兩端記得用膠帶包起來
不然放久了管壁會氧化.....以後要用的話對冷氣不好...

此外....如果你拆冷氣時沒將冷媒回收在室外機之中....
應該漏光光了.....
你還得再買一桶冷媒......

說句比較不重聽的話....
就算你找的師父再怎樣不濟事....
應該還是會比你自己裝來得強.....

除了這些工具...
分離式冷氣安裝的"眉眉角角"真的不是能DIY的
還是勸你...
多打聽...找個口碑好一點的業者幫你裝就好了
還是送你一句話..."閃開!讓專業的來!"
你可以把這次請人來裝的錢當作繳學費,之後想要自己搞總有個底!
而且,這台應該是一對二的吧?
p.s.之前有請人來幫忙做移機動作,垂直高度2樓,安裝師傅來了3人,安裝完成也只收我3000左右...
車,是買來騎or開,不是買來修的...但是我怎麼常常在修車啊?!
定速的冷氣要DIY 並不是很難

工具跟材料 買起來花的前可能會比找人安裝還貴

若是要DIY的樂趣當然是無價

你的冷氣是一對二 ,單壓縮機

兩對管線是互通的,抽真空時要注意另一對管子要密閉

不然抽到天黑也抽不完

放冷媒也一樣,,不要忘了另一管子要密閉,,不然冷媒會跑光光

建議兩台室內機裝完在一起抽真空

如有錯誤另請其他達人建議指教

版大也是動手族吧! 看照片你這台應該是舊的,有人建議找專業的人做就看個人角度和判斷啦..

1個多月前我也是想自己做,經過版上熱心網友的部分指點、網路上搜尋到的資料和自己的判斷領悟加上實際
的操作有一些心得,本來想寫一篇圖文並茂來發表實在時間有限,無私的拿出來供參考.如有錯也請包涵...

工具&材料:

偏心式擴管器 : 材料行賣2000元(稱日製的)網拍上可買到1000元的(含裁管器,我們業餘來用還不錯),
行家說比較不會做失敗,一般非偏心的只要幾百元.

冷媒表組 : 完整雙表含管1200元,你買的是單表,如舊機要抽真空+灌冷媒無法一氣呵成.

真空機 : 網拍找日製Ulvac中古 1/2Hp 4000 元, 更小的3000元, 有真空機可真正測漏並將銅管抽真空
再放冷媒.專業的不抽真空是用冷媒噴掉趕走管內空氣叫"排空",真空當然是抽愈低愈好,有真空機
確認沒漏,銅管又有抽真空再放(or灌)冷媒做出來的品質應該不會輸吧!

六角板手: 冷媒高低壓管旁大六角螺帽打開會有內六角螺絲就是高低壓閥開關,較細的管為高壓,冷媒自壓縮
機送出,較粗的為低壓,冷媒回流至壓縮機,在低壓閥旁有一較小螺帽,用板手旋開後裡面有一"風嘴"
就是用來抽真空或灌冷媒用,專業的稱服務閥or工作閥(你好像還沒搞清楚).

活動板手 : 3~40mm

冷媒 : 小桶R22 1800元(外行價吧). 版上專業的說可用1~20次.


以下是我搜集來再整理過也算轉載,你自己要先做功課看一看有問題再討論.是有一些眉眉角角,有一點工程底子觸類旁通加上細心應該還好,另一重點要有工具和材料,花的錢值不值得不是外人可下定論,自己在想什麼自己要清楚就對了!

P.S 感謝Kyotpe大指導和以下此連結給我的啟發.

http://club.pchome.com.tw/NBook/www/NBook_Read.php?No=37243&club_e_name=valy&view=1

分離式冷氣冷媒回收和冷媒添加方法

安裝分離式冷氣較複雜首先你要準備以下工具:

1、 電鑽(室內機背板安裝用 )。
2、 螺絲起子 .鉗子 .膠布 .板手( 配結線及安裝用)。
3、 擴管器(冷媒管配接用 )。
4、 真空泵浦(抽真空用也可排空方式不需抽真空但不建議 )。
5、 壓力錶組、冷煤一桶(添加用如果為新機安裝銅管 7米內可無需添加,
請參閱說明書,但仍需壓力錶組,因冷媒不足不冷,冷煤太多也不冷)。
6、 披覆銅管、排水軟 管、2mm 電線。

安裝方式:

1、背板鑚孔安裝固定, 若有既設排水管物低於排水管,
室內機水平需向排水口側微微傾斜以利排水。
2、銅管擴管銜接至室內機背後。
3、配結線(室內機供電與室外機供電不同請參考室內 / 外機內有配線圖)。
4、將室內機掛上(各牌型式不同)。
5、室外機固定安裝後一樣配接銅管及電源。
※ 注意擴管不正確易造成洩漏,配電不正確易造成短路。

將室內機和銅管內的冷煤回收到室外機:

1、將室內機啟動設定溫度調至最低或切至除溼模式,壓縮機運轉後將室外機高
壓閥關掉 (較小那個 ),約等30sec~1min將低壓閥關掉後再關掉室內機。若
管路不長冷媒於30sec內可回收完,若沒壓力錶可看就用聽的大約可聽出來
,就是壓縮機抽不到東西的感覺。

2、然後重新安裝或更換管路,這時需有切管刀及擴管工具。要鎖上時不可太緊
,用手上緊後再用活動板手上緊二分之一圈。

3、管路安裝完後需對管路抽真空或排空的動作,若有真空泵抽真空是最好的,
若沒有則先不將室外機低壓閥的管路上緊,將高壓閥冷媒放出約15sec,此
時冷媒會從低壓閥未上緊處跑掉,順便將管內的空氣一並帶走,15sec後再
將低壓閥鎖緊即可。

4、此時即可將高低壓閥打開,再度使用冷氣了,這時因冷媒被放掉了一些,故
若室內溫度真的無法降低時就需再補充冷媒了。至於補冷媒,簡單一點可依
額定電流、回流管結露情形或室內機吹出溫度來判斷。

抽真空及灌冷媒:

抽真空:

1、首先,必須要有一桶冷媒。然後準備一付高低壓量表,紅圓表為高壓,如果
只要抽真空那你就不管它了,另一個就是低壓表,而有三個接管,中間為黃
色共同管路,(在高壓表下的管為紅色高壓管,同理在低壓表下的管為藍色低
壓管 )。

2、抽真空要把低壓表下那個藍色管路連接在低壓管工作頭上 (即分離式較粗的
那個銅管旁有個2分工作頭) 再把表中間那個黃色共同管路接到抽真空機上
就可以開始抽了 (記得高壓表那個開關要鎖緊,而低壓表的開關要全打開)。

3、抽的時間以管路和內機大小而定,如不放心可抽20~30分鐘或分前後抽先抽
10分鐘再抽10分鐘然後關閉低壓表開關 ( 準備站壓 ) 。

4、當你抽完時低壓表中的指針要一直卡在真空下 ( 即低壓表下一般為綠色數字
30,如有跑回去表示冷氣銅管某部分有外漏現象 ) 另一說法就是你抽真空時
低壓表會往下走,反正走到卡住就是真空底壓如有回壓就是有外漏。

5、當抽完真空最少讓它站壓一下( 即卡真空) 如都沒回表示無漏,隨後準備六
角板手,先打開高壓閥就是那個較細的銅管旁有個六角開關( 這時你看低壓
表壓力會一直跑到表底) 這時你可以打開低壓表開關一點點讓冷媒漏個5秒
後馬上關起來,再來就是打開低壓閥就是較粗的銅管旁一樣有個六角開關,
當室外機上高低壓閥六角開關都開好了那就準備開冷氣試機了,當壓縮機起
動時會發現壓力表會往回走 ( 那是正常 )當走到一定的時間 5~15分鐘不等
冷媒壓力應該在低壓表外圍數字 60~70 psi之間,如不足就要準備冷媒來補充。

6、若沒有真空泵浦採管路排空方式;先不將低壓閥的管路上緊,將高壓閥冷媒
放出約15sec,此時冷媒會從低壓閥未上緊處跑掉,順便將管內的空氣一並帶
走。15sec後再將低壓閥鎖緊即可,若不放心可延長排放時間。

灌冷媒:

1、先打開冷氣機讓冷氣運轉。注意!如果沒有開冷氣的話,壓縮機冷媒的壓力
很高,冷媒灌不進去也比較危險,接管的時候容易噴出太多冷媒。

2、拆開冷氣室外機的服務閥螺帽2分工作頭(大頭的低壓管那一邊)接上藍色
低壓管即可判讀壓力,中間黃色管接冷媒桶,連接工作頭時也應排空軟管內
空氣再行鎖緊。

3、關閉低壓表開關,表上的壓力讀數就是壓縮機中冷媒的壓力度數。
〈 冷氣運轉中,這個壓力度數應該在60 ~70 psi 之間)

4、壓力表如果小於60 psi,則打開關閉的低壓表開關,讓冷媒灌入壓縮機。
這時打開旋鈕開關的狀況,可見壓力指針一下子上升了許多。注意:這時候
冷媒正在流動壓力很高,但不是壓縮機的冷媒度數。灌個幾秒鐘再關閉低壓
表開關,然後讀取壓縮機的冷媒壓力。注意:不要太貪心,開關開太久會灌
太多冷媒,最好是灌個幾秒鐘就關閉開關,重新檢查壓縮機的壓力,如果還
不夠的話,打開開關再灌一些。讓壓縮機的冷媒壓力在 60~ 70 psi之間即
可。接著關閉冷媒桶的開關和關閉低壓表的開關,然後再把低壓管移除。
注意:這時候會露出一點冷媒,沒有關係!壓力不會差多少。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