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現在觸控屏大鳴大放,來說說自己的瞭解。
觸控屏不能說是因為iPhone才起來的,傳統電阻式的觸控屏早在幾年前就出現在市場上,大紅大紫是因為山寨機,LCD在2.4"以上的山寨機超過8成都是帶觸控功能的。所謂傳統的電阻觸控屏是一層ITO Film加一層ITO Glass組成,藉由外力將上下導通,從而能判斷座標,但是只能做單點的座標回饋。另一個缺點就是表層用PET Film材,平整性會不佳。
然後,LG將傳統的電阻式觸控屏加以改善,做成全平面,就是在ITO Film上頭再加一層PET Film,這一層Film帶有artwork,直接跟外觀設計結合,從而使電阻式觸控屏有了另一條路,基本上,HTC之前出的系列都是這樣。但是電阻的缺點很多,像耐寫性不佳,早期最常出現就是靠邊緣的地方觸控失效;不支援多點觸控,使的介面設計沒有那麼直觀;還有就是表面因為要能夠受到外力而產生變形,所以不能用玻璃。洋華就是靠這個部分當上一日股王。當然,全平面電阻式也在演進中,有些不同的結構及作法。最近比較受注目的市Nokia N97。
說到iPhone,真的要佩服Apple這家公司,把電容式的觸控屏推廣起來。電容式的優勢(就使用者來說)光外觀就贏百倍,因為是玻璃做的,透光率要高又要硬,除了用玻璃,其他材料還是不行。之所以能用玻璃,是因為電容的原理是去感應人體這個大電容,來判斷座標,不是靠導通。另外電容可以支援多點的判讀,當然電阻目前也有支援多點,但是目前較成熟的還是電容。不過要用電容,手機的介面設計就很重要,撇開技術不談,如果不能像Apple創造出一些使用介面,電容也沒鳥用,只是外觀比較好看、不用壓力感應的電阻式而已。
目前電容在市場上比較有名的有,Apple iPhone、BlackBerry Storm、Palm Pre、HTC Hero,到明年上半年,市場一定會有一堆出來。因為所有的大咖已經沒有退路,必須加入來跟Apple一爭高下,否則智慧型手機這一塊會敗下陣來。但是Apple真正厲害的還是應用程式,這一點是Nokia、Samsung現在很大的痛苦,畢竟在軟件部分不是他們的強項。LG也不能老是靠一些外觀、廣告的創新來延續下去。SE的腳步太慢,電阻觸控技術的元老可是日本,可是SE沒搭上這一班車。山寨基本目前沒有用電容的,因為基本上很多問題要克服,除了硬體的問題,還要看聯發科大大要不要出手囉。
個人的建議,如果$$不是一個限制,iPhone真的是值得推薦的手機,OS跑得快,應用程式也最創新。在觸控技術也是最領先的。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