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討論]政府將開放大陸製手機能直接引進台灣

應該ok吧
不是大陸的品牌手機....就還好吧
相信大公司會做好他們的品質管制
不會讓MIC3個字砸了他們的招牌的
本人來在大陸上海,忍不住上來說兩句。
看到有幾個回復的帖子,很鄙視MIC的產品。不禁想問問,臺灣最出名的難道不是代工麼?從晶圓到筆記本電腦,到臺式電腦配件。先不說什麼技術含量。 大家都是手工製造,憑什麼看不起大陸造的產品呢? 享受了大陸製造產品的低廉價格,反過來嫌棄mic產品品質差???
各位居住在臺灣的,知道大陸電子工廠/代工廠的情況麼? 裏面基本上都是沒讀過多少書的18-25歲的年輕人,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每月拿相當於台幣 3200-4000的工資,除了養活自己,還要給家裏寄錢。勞動強度大,工作條件差,收入低廉,在這樣的勞動環境下造出了各位使用的電子產品,也許從總量上返修率是高了些。但我相信,如果兩岸工廠條件一樣的情況下,一樣的工資,一樣的文化水準,一樣的勞動強度,mic 的產品絕對不會比made in tw 的差。
我在這裏不想挑起些什麼矛盾。 只希望海峽兩岸的民眾,增進相互瞭解,只有自己真正看在眼裏,聽在耳朵裏的東西才基本能相信。
跳得太遠,返回來說。原來ibm 的筆記本電腦,現在的聯想,全球唯一製造基地在廣東深圳。
索尼愛立信的手機 ,全系列 都有在北京製造,包括v802se 之類的。nokia 的手機,產地北京 或者東莞。
廣達等廠商不也是到大陸開廠,生產線往大陸搬。
張汝京為了到大陸開晶圓廠,要放棄臺灣籍。
這些國際大廠都是傻瓜?mic 這麼差的品質,砸自己的牌子?


Ps:雖然我也知道jp國造的東西品質不錯。 但某些仁兄,也不用大肆宣揚,jp國本身是個變態的國度。它強大起來對tw 對 china 都沒好處。



用了word 的简繁体转换,可能不伦不类,各位随意看吧。
huxley23 wrote:
本人來在大陸上海,忍不住上來說兩句。
看到有幾個回復的帖子,很鄙視MIC的產品。不禁想問問,臺灣最出名的難道不是代工麼?從晶圓到筆記本電腦,到臺式電腦配件。先不說什麼技術含量。 大家都是手工製造,憑什麼看不起大陸造的產品呢? 享受了大陸製造產品的低廉價格,反過來嫌棄mic產品品質差???
各位居住在臺灣的,知道大陸電子工廠/代工廠的情況麼? -----怕引言太多,恕刪!-----

Ps:雖然我也知道jp國造的東西品質不錯。 但某些仁兄,也不用大肆宣揚,jp國本身是個變態的國度。它強大起來對tw 對 china 都沒好處。



基本上同意你的看法,只是希望設廠的大公司能做好QC。說哪裡生產的東西比較好或比較差
是沒啥意義的,品牌公司自有打算。既然找代工廠,那個不想砸了招牌的,生產的東西就OK囉!
我買的Nokia手機大多是芬蘭產的, 不是MIC的.

另外, 大多數廠商會跑到中國最大的因素是物價低, 另一方面來說是人民幣嚴重地被低估. 當然這些是政治問題....

同樣是MIC, 好一點的東西不會被賣來台灣, 賣來台灣的都是次一等的.

中國強起來, 對台灣真的有好處嗎? 至少日本已經很強了, 但是對台灣沒有威脅....或者是沒有軍事上的威脅.

huxley23 wrote:
本人來在大陸上海,忍不住上來說兩句。
看到有幾個回復的帖子,很鄙視MIC的產品。不禁想問問,臺灣最出名的難道不是代工麼?從晶圓到筆記本電腦,到臺式電腦配件。先不說什麼技術含量。 大家都是手工製造,憑什麼看不起大陸造的產品呢? 享受了大陸製造產品的低廉價格,反過來嫌棄mic產品品質差???
各位居住在臺灣的,知道大陸電子工廠/代工廠的情況麼? 裏面基本上都是沒讀過多少書的18-25歲的年輕人,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每月拿相當於台幣 3200-4000的工資,除了養活自己,還要給家裏寄錢。勞動強度大,工作條件差,收入低廉,在這樣的勞動環境下造出了各位使用的電子產品,也許從總量上返修率是高了些。但我相信,如果兩岸工廠條件一樣的情況下,一樣的工資,一樣的文化水準,一樣的勞動強度,mic 的產品絕對不會比made in tw 的差。
我在這裏不想挑起些什麼矛盾。 只希望海峽兩岸的民眾,增進相互瞭解,只有自己真正看在眼裏,聽在耳朵裏的東西才基本能相信。
跳得太遠,返回來說。原來ibm 的筆記本電腦,現在的聯想,全球唯一製造基地在廣東深圳。
索尼愛立信的手機 ,全系列 都有在北京製造,包括v802se 之類的。nokia 的手機,產地北京 或者東莞。
廣達等廠商不也是到大陸開廠,生產線往大陸搬。
張汝京為了到大陸開晶圓廠,要放棄臺灣籍。
這些國際大廠都是傻瓜?mic 這麼差的品質,砸自己的牌子?


Ps:雖然我也知道jp國造的東西品質不錯。 但某些仁兄,也不用大肆宣揚,jp國本身是個變態的國度。它強大起來對tw 對 china 都沒好處。



用了word 的简繁体转换,可能不伦不类,各位随意看吧。


這位中國仁兄.您稍安勿躁.

日本能成為今天電子霸主.當年也是從抄襲美國走過來的.
台灣也是從當年加工出口區販賣廉價勞工.抄襲模仿.才能走到今天.
中國也有2-30年的路要走.或許有全世界的加持.中國或許可以縮短一些時間.
但是.人的素質才是關鍵.

世界大廠在中國設廠.單純是生產成本的考量.當然也是天真的認為
透過訓練.中國勞工會和國內工人一樣熟練.一樣有極高的自主性.

QC線上.工人的一念之差.是否堅持品質.就關係整個產品的好壞.
如何訓練工人的堅持.這和社會.教育培養又有關係...環環相扣.

與其在此爭執.何不踏實的從人本教育開始?
有朝一日.好萊塢電影不再輕視中國製的產品品質.中國人就爭面了!!!
台灣人祝福您!!

Tango
Tango=Net Monitor
政治體制的問題這就不涉及了....

其實産地是哪里,從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産品的品質,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

其實大陸有不少民營廠一直在努力。譬如有造mp3播放器的“魅族”,在大陸的口碑非常不錯,不比南韓的一些廠家差。造汽車的奇瑞,吉利等廠家,都是在不斷進步的,也許以現在的眼光看他們和國際品牌的差距是多麽的大。

感覺大陸和臺灣的大部分廠家最缺乏的是創新,創造,品牌,專利 等這些東西。大陸廠商尤其差,不過凡事都是一步步來的,jp 國也是這麽走過來的。

看到臺灣的asus,via,HTC,聯發科這些廠商崛起,作爲一個熱愛硬體的大陸人,是多麽的高興......可能會被認爲一廂情願吧....

華碩的筆記本電腦原來也主做代工的,現在自由品牌在大陸賣的相當不錯。不過品牌和口碑也屬於二線廠商吧......但起碼有自己的涉及風格,有自己的東西......反觀大陸一些廠商,就知道純粹的ODM,公模泛濫,品質奇差.....這些短視的廠商是必將淘汰....這些廠商在大陸也是被玩家所不齒的.....只能靠經銷商坑蒙拐騙,騙一個是一個......

另外說下大陸的白色家電廠,憑我的瞭解,青島的海信是最堅持技術創新的,最近新聞說有了自己的電視核心處理器....另外青島海爾,河南新飛等廠家造的白色家電一點不比日系的差。在山東省,許多家庭以全套海爾家電爲榮....

說了這麽多,說到底,apple 的東西漂亮吧,ibm 的筆記本質量好吧,nokia 的手機結實吧....雖然他們MIC, 但不是design in china.....或者不是design in taiwan

爭來爭去,只是組裝商,有什麽意思...

只希望某天像樓上的仁兄說的一樣,mic 不是低品質的象徵.....

有點悲傷的認爲,我可能看不到這一天了,雖然我西元1982年出生的.......:(

有誰可以告訴我臺灣的未來不是中國大陸還有那裡嗎?
別假了~一切都是經濟利益~也就是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
日本去年淨賺臺灣300億美金~幾千萬的農產品輸日就被無限放大~小心不要被政治人物騙了


中國GDP一年是1.5兆美金~德國2.7兆~第二大經濟體日本4.7兆~預估中國在2010年會超越德國~2050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臺灣約0.3兆~近十年都沒變
數字和預測都是非常驚人的~人民幣調控一下就造成全球金融震盪~中國已經是個大經濟體~市場很大而進步空間更大~臺灣市場太小~一點點成功經驗是很難放大到世界的~畢竟還是沒有試驗場所~只能成為經濟鍊的最底層~幫忙代工~最違反人性但風險最低


白人很難深入中國人的社會~畢竟是非我族類~日本人則有歷史恩怨的糾葛~韓國人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只有臺灣人可以全面進入中國~語言文化相通~現在是對臺灣最有利的時候
初期當然只是丟錢過去~而後慢慢開放股票市場(香港~深峻等等)~對大眾募資~再來開放金融機構去大陸設分隻~成為世界錢流的一部份


政治大於經濟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臺灣和中國都一樣~一切向錢看~還有人願意放棄現有的一切~拋頭顱灑熱血嗎?別假了~別假了~別假了~別假了~別假了~別假了~別假了~別假了~別假了~
讓我把話題拉回來吧...
奧斯卡的題目是
各位認為大陸製手機是否真將進入台灣?

我覺得一切還是看台灣本土內的財團.

因為只有由台灣財團(製造的手機)才能直接影響我們那政府,而台灣財團的手機現在多已在大陸製了...

財團畢竟是向看.有多大的利潤能吸引他們,他們就有多大的意願去向政府使力.

手機這東西其實利潤不高.就算高了那也是幾個月內就會曇花一現的事---手機的製造門檻太低了,甚連委外都可以,所以利潤並不高.

我不認為財團會因著手機而向政府使力,以致讓政府在短期內,開放大陸製手機來台.光靠外國廠商根本不能動搖我們的政府,
何況真正的外國手機大廠根本不注重台灣市場,注重台灣市場的通常不是外國大廠

一樣都是競爭激烈的手機生意,你要往上億人口的地方去爭那(比方)競爭度達300%的市場?還是只有不到兩千萬使用手機人口,競爭度就算只有(比方)150%的地方?
純粹經濟學的角度, 中國的確是台商最佳的投資地點.

只不過, 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用單純經濟學就可以解釋的. 不然美國政府幹麼干涉中國的石油公司併購優尼科?

尤其是, 中國的人治重於法治, 加上風險以後, 是不是絕對適合投資? 還是說等中國把台灣的技術學完了, 錢要中國自己賺?
根據昨天公佈的大壩半年財務報告
它們在大陸地區已經虧損24億台幣
出貨也減至每月20萬隻
看來前途堪慮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