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azeball wrote:
日本手機在美國還有以前的三洋,現在的京瓷...(恕刪)
美國三洋誰設計的我不清楚,但老實說進幾年的Sanyo手機才終於比較好一點,但卻因為只搭配Sprint這家客戶跳槽率最高的系統商而被埋沒了。
美國京瓷是美國人設計的。以前京瓷把Qualcomm(現在很多hTC都用他們的CPU,而CDMA2000系統也是這家發展出來的)的消費產品部門買了下來,於是乎美國京瓷一直到現在出的手機都很美國廉價味,只是掛著京瓷的牌而已。想當年買了第一隻京瓷手機,回家發現是道地美國設計還頗失望的。有趣的是,京瓷在日本也被視為廉價品牌,當京瓷買下三洋手機部門時說要繼續在手機上用三洋的品牌,因為在手機市場上掛三洋比掛京瓷形象好太多了。
(話說台灣前幾大手機製造廠作出來的東西也不見得在台灣賣啊...)
例如Sharp 812/830系列大膽到把PANTONE(R)色票扛出來,還一口氣作了24種顏色,要不是上次我跑來這裡問橘色手機,還真的不知道有人可以搞ID搞這麼大膽。(要我的話不是黑白灰藍這四色我還不敢買咧)
另外對於手機呈現近乎純粹長方體(邊緣當然還是有導R角啦,只是說主要的12個邊上沒有弧形)這件事好像台灣市場的接受度也不算高。當然這方面見仁見智,很悲慘的事情是內人天生反骨偏要站在少數派,於是只好花更多的錢找日系機....
--
另外,上面鋪柏油的比喻我笑了wwwww
intellidryad wrote:
講到「歐」,「美」不...(恕刪)
現在這幾年日機的確偏好摺疊機
不過日機一剛開始時都是直立機
CASIO那隻我知道
美國版的的確規格都DOWN了下來
它在韓國也有上市
我記得不是掛casio的牌子
不過規格就沒有down了
以前日機完全按日版引進的就是
phs的三洋j95跟j88 J89 J100
這幾隻
Mitsubishi 的Aria跟京瓷的 TG200
是不是日版改過來的我就忘了
太古老了
Mitsubishi M900雖然不是直接把日機引進
他外型倒是直接用日版D506i的外型
不過裡面介面就不同了
就像上面前幾篇所說
現在日機都是要跟系統商結合
有些台灣系統商並無提供
如要引進
台灣系統商必須花錢建置
這對台灣保守的系統商而言
如果沒有把握賺錢大概很難
不然就是像某家進的
拿掉一些功能在引進
當年國際牌的 GD系列,三菱的冰箱機, phs的三洋
小巧精緻的手機又日風的廣告,相較以前的moto跟erisson的巨大
當然造就一批愛用者跟日機的榮景
後面的因為日商的政策還有成本的結構
大家愛日系手機只好轉向水貨或貴爆的公司貨
很多日商不愛賣手機因為語言跟介面要中文或不簡單,加上手機設計軟硬體越加複雜
因為投入的精神不知道何時回收(台灣的市場太小)
光賣家電就很好賺
手機換暸不知多少之感想是:
1.規格爆表的手機也要配上友善的介面
2.在台灣要說設計有價的觀念還是得在加強
以前benq跟asus的手機設計外觀質感都不錯but....ui so so
...More than ....life style ...
...愛螺螺梭的老鄉
但,這些手機只有在日本迷人而已..
以目前的破解技術,在台灣能正常收發通話、收發SMS就算非常不錯了
有些功能,也不是破解的問題,是必須搭配日本系統商的提供的服務,才能發揮其功能,在台灣是無用武之地
例如:
電視不能看 => OneSeg 是無法看台灣的DVB-T的(DVB-H也要死不活)
遊戲不能玩 => 不是那種蠢到不行的小java game => Tokyo Game Show 2007-手機遊戲篇
網路不能上 => 這點就打死我了,出門在外總是有上網查東西的需求
資源無法下載 => 鈴聲、圖片、佈景主題等等等...太多太多了 (這些都是要日本門號資訊的)
GPS不能用 => ......
電子錢包不能用 => Suica、Felica這些都是在日本才有機會用到
讀條碼 => 不知道在台灣讀條碼或QR code能幹嘛...
一機雙號 => 系統商沒支援
.........
.....
..
我也曾經很非常哈日本手機,特別是NTT Docomo的,這是當時台灣日本手機還未知的領域,在去年的卡貼解鎖熱潮下,我也去日本YAHOO標了一隻p905i來用
外型很棒,螢幕很棒...爽了幾天,後來就覺得滿無趣的,失落感很重,至少不能上網這點讓我非常不方便

如果你非常有錢,可以考慮想辦法去辦日本的門號然後每天在台灣漫游,不過,直接住在日本比較快...
㊣珍惜生命,遠離毒品㊣珍惜生命,遠離河濱㊣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