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ial127 wrote:
我的想法
1.我還在保固期內,且外型沒有變形、凹陷、破損,為何要收費
2.我還在保固期內,為何換個聽筒,需要2000多元的報價
3.為啥我只掉落一次,聽筒就掛了
第二點我就不回應了,那個太難判斷對錯
第一點,在保固期內,非人為因素所產生之故障,廠商的確有負責維修的義務
徵結就在何謂非人為因素
以今天的案例來說,手機為何會掉落,是"人"的不小心才會掉落
而非機器本身設計或品質不良所造成的,所以應該算人為因素吧
既然是人為因素,維修要收費我想應該是相當合理的
事實上,案例中手機的故障就是因為從高處落下而造成的
和外型有無變形有何關係,手機也是會內傷的吧

第三點,故障和掉落幾次有何直接關係嗎,和高度,力道那些才比較有直接相關
以次數來要求似乎有點無理
至於人為因素和意外因素是我個人認知上判斷
我所謂的人為因素是有"蓄意"成分在裡面
意外因素則沒有"蓄意"成分,而是"非預期狀況"
就像保險在判別是否理賠方式差不多
人為與意外可以從部份的事件外表看出
請各位想想該如何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問題
蓄意的判斷是否太過主觀
有哪個顧客會自己拿手機起來摔

liming wrote:
如果遇到這種事情,當然以自己利益為準,如果外殼沒有任何損傷,
我送修一定不會講這機器"有自由落體過",我一定講用一用就這樣。
通常就會當作保固內自然損壞吧?
就好像身邊很多同學...硬碟保固快到,就趕快製造壞軌...然後送去國外壞一顆新的...
怎製造壞軌,也是插電東敲敲西敲敲,並且知道不要造成外觀損害...^^
恕小弟直言 固然有些廠商在保固上刁難消費者
但是前面這種心態 相信也是很多國外原有的服務到台灣就會打折扣的一大原因吧!
如果大家不能消除這種貪小便宜的心態
要奢求廠商有很好的售後服務 只怕是緣木求魚!

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心眾生,謙下無礙
            
        內文搜尋
    
    
 從 APP 打開
從 APP 打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