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手機損壞的"人為因素"探討

我承認我的確有不爽的情緒在裡面
不然這問題我不會post到板上讓大家討論
我想這種問題
未來還是會有很多人碰到
只是我先發難何謂人為因素
這問題如果引起你的不爽
我想!!沒必要再參與這個討論
以免造成彼此之間的困擾
抱歉!!
基本上我已經叫他們把機器退回來了
不需維修了
叫他們退回來對他們來說也好
像我這種澳客把事情結束後
對他們來說也算是一種解脫
且我還有耳機和免持聽筒
我幹麻花2000多元去修聽筒勒
不過未來我會先慎選維修廠商
這是售後服務的保障
我想大家除了價錢之外
也要了解是哪家做售後服務
以免造成自己的不爽
以及金錢的損失
共勉之

提供一下有關人為因素的個人經驗
聽電話時,臉頰會靠在手機上聽,導致面板掉漆(新手機,用不到二個月)-->算人為因素,
因為消費者的汗造成的,並不在保固範圍內
有時還真的覺得手機幹嘛買公司貨,反正都沒保固的機會多
無言!!
這是真的~~還是開玩笑的阿

morial127 wrote:
我的想法
1.我還在保固期內,且外型沒有變形、凹陷、破損,為何要收費
2.我還在保固期內,為何換個聽筒,需要2000多元的報價
3.為啥我只掉落一次,聽筒就掛了

第二點我就不回應了,那個太難判斷對錯
第一點,在保固期內,非人為因素所產生之故障,廠商的確有負責維修的義務
徵結就在何謂非人為因素
以今天的案例來說,手機為何會掉落,是"人"的不小心才會掉落
而非機器本身設計或品質不良所造成的,所以應該算人為因素吧
既然是人為因素,維修要收費我想應該是相當合理的
事實上,案例中手機的故障就是因為從高處落下而造成的
和外型有無變形有何關係,手機也是會內傷的吧
第三點,故障和掉落幾次有何直接關係嗎,和高度,力道那些才比較有直接相關
以次數來要求似乎有點無理


至於人為因素和意外因素是我個人認知上判斷
我所謂的人為因素是有"蓄意"成分在裡面
意外因素則沒有"蓄意"成分,而是"非預期狀況"
就像保險在判別是否理賠方式差不多
人為與意外可以從部份的事件外表看出
請各位想想該如何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問題


蓄意的判斷是否太過主觀
有哪個顧客會自己拿手機起來摔
如果遇到這種事情,當然以自己利益為準,如果外殼沒有任何損傷,
我送修一定不會講這機器"有自由落體過",我一定講用一用就這樣。
通常就會當作保固內自然損壞吧?

就好像身邊很多同學...硬碟保固快到,就趕快製造壞軌...然後送去國外壞一顆新的...
怎製造壞軌,也是插電東敲敲西敲敲,並且知道不要造成外觀損害...^^
liming wrote:
如果遇到這種事情,當然以自己利益為準,如果外殼沒有任何損傷,
我送修一定不會講這機器"有自由落體過",我一定講用一用就這樣。
通常就會當作保固內自然損壞吧?
就好像身邊很多同學...硬碟保固快到,就趕快製造壞軌...然後送去國外壞一顆新的...
怎製造壞軌,也是插電東敲敲西敲敲,並且知道不要造成外觀損害...^^


恕小弟直言 固然有些廠商在保固上刁難消費者
但是前面這種心態 相信也是很多國外原有的服務到台灣就會打折扣的一大原因吧!
如果大家不能消除這種貪小便宜的心態
要奢求廠商有很好的售後服務 只怕是緣木求魚!
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心眾生,謙下無礙
其實討論的重點不就是

人為因素與產品設計(或瑕疵) 上的分界點嗎?

產品由廠商推出,消費者無法對於產品給予檢驗是否為良品或設計完善的產品
卻又向消費者提出售後保固
廠商可說是球員兼裁判,所以才會衍生出今天的問題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