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紐約時報:日本智能手機為何海外受阻

獠 wrote:
去年f905i進軍台灣
那時我超興奮的 個人非常喜愛這隻手機的外表
想不到....價格姑且不論
竟然要imode才能上網 不用imode就有一堆功能被限制...(恕刪)

這沒什麼好奇怪的吧!?
所有的日機在日本也是一樣,上網功能要另外申請,也要付月費,不然就不給用~

--

仔細想想~
我好像越來越能理解為什麼日機在海外賣不好了~
在日本理所當然的事情,到了海外都不是這麼一回事兒~
海外消費者跟不上日本的手機使用習慣,或者該說消費觀念完全不同~
市場接受度會差不是沒有原因的~
(不是每隻手機都像iPhone一樣,具有改變消費者使用習慣的能力~)
奇怪,他們要用什麼策略是他們的自由

在日本的銷售量就夠他們賺了
日本手機市場已經開始在委縮了

所以他們才積極想往海外發展
12樓似乎沒有認真看完樓主的貼文

就是因為日本國內市場已趨近飽合,各家日本手機業者才一直試著要打入海外市場,卻不得其門而入

請認真看完內容再做回覆,否則真的有點主斷....
以下是個人淺見
日本也更重視智慧財產權,使用者付費
很多東西花錢就可以使用,他們客製化的原因就是希望在於更方便,
但也會顧慮到法規 連接電腦有他一定的好處
但我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台灣mp3會花錢去買的因該不多吧@@
當然它們也是會有,但是他們對智慧財產的重視比我們還多(好像!!)


二次元 wrote:

君不見遠傳T923...(恕刪)


嚇嚇叫?
日機中我只看到iPhone賣得嚇嚇叫
(因為iPhone日本也可用喔)
二次元 wrote:
君不見遠傳T923/...(恕刪)


嚇嚇叫

沒看過有人拿過

有比N牌低階機來的 多嗎

日本人用那麼多手機付費功能

因為他們坐電車很無聊

都要好幾個小時 要打發時間

而且不像台灣幾乎 家裡都有電腦

所以市場的差異性在這

說真的小筆電一出來

拿小筆電上網也比日本手機好吧

HOOK123 wrote:
嚇嚇叫 沒看過...(恕刪)


其實不盡然。
就算這兩年當紅的NetBook流行,日本人還是依賴手機居多。

我個人的見解:
1. 日本人太過習慣自己的手機文化,每一支都可說是「量身訂作」,就算有方便的NetBook,
重量、體積、使用方便性,絕對比不上一支手機。

什麼事情都只要依賴單手可以掌握的手機,還需要NetBook嗎?
誇張一點,連家裡電視跟音響都免了,一個手掌大小的盒子能完成所有事情,
日系手機能,NetBook能嗎?

稍微想像一下,你在尖峰上下班時間搭乘比現階段MRT內湖線還要壅擠上一倍的JR東日本山手線,
但你有急迫性的必要需要看電子地圖、回信給等候你的朋友、甚至預約即將開演的電影門票。

哪來的空間可以開NetBook讓你完成這些急迫性的需求?
NetBook不行,手機可以。

2. 日本對智慧財產保護意識相當重
版上玩過日機,尤其是DoCoMo的朋友們一定很清楚。
一般市面上的手機,哪需要花錢買專用軟體、還要改檔案大小等等囉嗦的手續,
才可以用短短不到6秒的高音質鈴聲?

台灣市面上的手機,有需要到這麼囉嗦嗎?

音樂、鈴聲、桌布、動態待機畫面,透過網路付費下載就可輕鬆享用。
在日本人的角度,這是一個非常理所當然的行為。
哪需要這麼大費周章,簡單按幾個按鍵就搞定了。

換作是台灣市場,試問有多少人願意接受這種消費方式?

3. 日本民族性的問題、不單是手機方面。
一般普羅大眾的刻板印象,日本人總是把好東西留在國內不下放給海外,大家都應該多少有印象吧?
「我用的好好的,幹嘛分享給海外的用戶?」
日本人的想法,在我的判斷是這樣的。


拉回原文的主題,想開發海外市場,對大家都是好事。
開發要怎麼辦?

開發新產品所投入的資金、人力物力、時間等等花費是很可觀的,而且開發了不一定能100%回收,
那不如繼續穩定賺已經成熟的產品及既有的國內市場,尤其在這麼不安定的時代,
換做自己是老闆,會有這種想法一點也不為過。

畢竟Sharp、NEC、Toshiba、Panasonic都是營利商業集團,這幾年一連串的經濟風暴+國內市場飽和,
才又興起搶海外市場的慾望,一點都不意外。
說簡單一點,國內沒得賺了、動腦筋動到海外市場多撈一筆才能活得下去,很簡單的道理不是?
以前國內的營收及市場規模,根本不會讓這些集團的高層有此危機意識。

舉個例子:
試問版上有多少人知道當年P家的GD90、GD92、NEC的DB2100這些古早的機種?
除了GD90、GD92當年可是當紅炸子雞,但之後呢?不了了之。
台灣市場還是被其他大廠瓜分,日系品牌能分到的部分,少之又少。
市場上能看到的日系機種,就是這麼多。

這些問題、這些瓶頸,報導中都說的很清楚。
也是這些日本大廠現在最頭痛的一個環節。

紐約時報這篇報導非常值得多閱讀幾次,所有日系手機目前遇到的瓶頸,
並非一朝一夕所造成的,文中也寫得很清楚了。
想要有相當的競爭力重返國際市場、如何發揮其優異的硬體機能+整合軟體,
就留給這些大廠去煩惱吧。

當然,我是持悲觀的想法,
要搶下這塊海外市場的大餅,沒有那麼簡單。
關掉電腦,出去走走,多賺點錢,什麼都有
moewrc wrote:
其實不盡然。就算這兩...(恕刪)


大大說的沒錯..其實日本人的習慣造就了日系手機獨特的體積..因為他們連騎單車都可以收發e-mail.靠的就是那大
螢幕加大按鈕..其實日系手機.除了功能強大外還有一賣點就是外型極有設計感..我是覺得要打入海外有希望啦..
但是可能要整合所有廠商推出一個跟apple一樣的下載平台..就等於把國內客製化搬到海外..再加入通用的網路
協定..應該還是有..

moewrc wrote:


除了GD90、GD92當年可是當紅炸子雞,但之後呢?不了了之。
台灣市場還是被其他大廠瓜分,日系品牌能分到的部分,少之又少。
.(恕刪)


不可否認的當初GD92一出來可是機王中的機王阿

外型好看 功能也還不錯

當初一出來要2萬多塊台幣

水貨也差不到2000塊



不過後期P牌就.... 很慘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