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viepowy wrote:
我知道我這個問題有點...(恕刪)
以前要在大陸賣手機、要有製造許可跟銷售許可,所以當初沒有得到製造許可、理論上也不能販售的手機的就被稱為山寨機(相對於官方的說法)。由於風險高、但考量到人民收入的關係利潤也不能太高,所以很多都是直接抄襲大廠的線路圖、偷PCB gerber(省去硬體研發費用)、修改自大廠內部流出軟體(省去軟體開發費用)跟copy BOM然後cost down(偷料)做自己的殼(次料、混料、可靠度均有問題)、甚至還有完全一樣的假貨。自然保修保固、安規等都是沒有的。所以用起來沒有保障又危險。但由於很多都是抄襲大廠的內容的關係,所以雖然危險、正常使用下倒是有一定的穩定度。
近年來由於取消了製造以及銷售許可,理論上是不應該稱這些手機作山寨機了(因為已經不違法了)。可以正大光明的做手機、獲取利潤、讓老闆願意投入資金作正常的研發跟製作。強制實施三包之後,對消費者的保障也好起來了。但是還是有很多小廠商繼續走以前的道路,一樣是抄襲外表、一樣是令人提心吊膽的電池、內部燒進去的IMEI碼有的是不知道哪裡來的(有的還是空白的)、一樣是沒有安規跟可靠度的測試、軟硬體雖然不再是用偷的但也是MTK統包。這種雞子對於真正要改頭換面的大陸手機製造商算是扯後腿的角色。
總而言之、買大陸低價的雜牌手機還是有一定的風險在,還是購買有知名度的行貨比較好,除了心安之外,也是對於走出山寨路線的製造商的支持與鼓勵。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