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黑心電池大解密

OK我會都拿掉
還沒超過15字歐.....
我只是短短的回答而已啦....
timmy7809 wrote:
而且你的曲線圖若用0.5C充放根本求不出如此數據(0.5C為電池50%容量,全部為1C)而你的圖形需用840mAh電壓4.2±0.05V充電2.5h溫度23°C才能求得,如此換算是0.2C充放沒錯(可參考你提供的圖形)你可能得在確認看看囉!


這段話更是令在下不明所以.. 可能我們有一些語言表達方式不同

先提提何謂 C-rate

以austin兄和在下的語言來說,所謂的0.2C或0.5C充放,指的是充放電的「電流大小」。

本例中,電池的額定「電容量」為830mAh

0.5C充放,指的是用415mA的「電流」去進行充放。由圖中可知是充放電範圍3.0-4.2V,亦即
全充全放。所以測到放電容量84X mAh是很合理的。要是這樣測不出來830mAh以上,
反而才是表示電池芯有問題



jiashiuan wrote:

簡單結論:在下認為austin兄所提供的充放電曲線是沒有問題的。




謝謝 jiashiuan 大大的專業解說
是我自己我也無法說明勒

真是有點 埃埃埃~
這傢伙從今天起禁入八卦版,再犯,就請大家圍勦,謝謝~

drogen wrote:

(省略)

以903/T91的體積可以做的最高容量目前只有GS的830mah與LG的830mah最高.不可能再高了)除非用鋰離子電池包.但成本高幾倍沒人會用..


關於這部分
應該是 鋰聚合物電池

還有,其實容量部分
日本有滿多廠商都是可以830的

三洋
三洋GS
Maxell
等等

台灣有一家電芯廠
同罐體都可以比日系容量再高 15% 左右
但是他是接單生產,產線一開沒跑個幾K是不用跟他談的
所以在成本考量上,的確是 LG 與 GS 的比較有可能做原廠容量且價格不會太高

關於 drogen 大大 網頁錯誤的地方
我覺得就只有有個地方輸入錯誤
寫成 SONY 這個是離譜的小錯誤,也無傷大雅

在我們專業來看
都是要測試的,消費者買的是商譽
我們在跟廠商做生意,都是要測試驗貨,
所以消費者弱勢就在買東西沒法驗,只能信任廠商

站在使用者的立場
我個人是感謝 drogen 大大採用好東西
就這樣了
這傢伙從今天起禁入八卦版,再犯,就請大家圍勦,謝謝~
1.電池的formation大致可分為如下解釋:當罐體塞入捲繞隔離紙,必須在罐體上面封口,封口完須注入電解液,使其置1~2週才能注入電壓的動作,跑幾次充放電後需靜置的二週觀察靜置,然後再上架充放電,按規格回沖20%~50%電容量,在來就在架上QC,OK就入倉30~45天靜置後出貨,出貨前再行抽測(中間簡略一些步驟),故從日本取最新貨品到台灣加運程約45~60天,故測電池跑充放2~3次非常正常,原廠測試規格書亦是如此說明,可參考原廠規範。(故第一次測試就達到正確數據,實在有點奇怪)
2. 99.7%的效率真不知你如何求得,依物理特性除非你求得最高物理境界(能量不滅定律),電池充放電會產生熱能約45~60度,充電時熱能可以暫時不考慮,但放電時熱能不得不考慮進去,熱能會吃掉部分的電能(也就是電池本身的容量),加上本身陰極片的阻抗,漏失率不可能只有0.03%。
又你的充電電容量為847.9mAh,放電可達848.1mAh,你的電池放出來的容量比充進去還多,真是神乎其技,是不是要在確認一下數據,商品的測試必須連同週邊一起測試,才知效能特性是否顯現出來,否只單獨測試一種元件,就有失公允,也只能定調為單元件測試。

回覆: 愈大電流充放電,容量注入會少點,因大電流有造成中間一些漏失,小電流充放才能接近標準容量,就好比海綿倒水太快,會馬上就膨脹了,水慢慢倒才能吸足水份達到100%的容量
大家加油,把寶貴的經驗分享大家
timmy7809 wrote:
1.電池的formation大致可分為如下解釋:當罐體塞入捲繞隔離紙,必須在罐體上面封口,封口完須注入電解液,使其置1~2週才能注入電壓的動作,跑幾次充放電後需靜置的二週觀察靜置,然後再上架充放電,按規格回沖20%~50%電容量,在來就在架上QC,OK就入倉30~45天靜置後出貨,出貨前再行抽測(中間簡略一些步驟),故從日本取最新貨品到台灣加運程約45~60天,故測電池跑充放2~3次非常正常,原廠測試規格書亦是如此說明,可參考原廠規範。(故第一次測試就達到正確數據,實在有點奇怪)
2. 99.7%的效率真不知你如何求得,依物理特性除非你求得最高物理境界(能量不滅定律),電池充放電會產生熱能約45~60度,充電時熱能可以暫時不考慮,但放電時熱能不得不考慮進去,熱能會吃掉部分的電能(也就是電池本身的容量),加上本身陰極片的阻抗,漏失率不可能只有0.03%。
又你的充電電容量為847.9mAh,放電可達848.1mAh,你的電池放出來的容量比充進去還多,真是神乎其技,是不是要在確認一下數據,商品的測試必須連同週邊一起測試,才知效能特性是否顯現出來,否只單獨測試一種元件,就有失公允,也只能定調為單元件測試。

回覆: 愈大電流充放電,容量注入會少點,因大電流有造成中間一些漏失,小電流充放才能接近標準容量,就好比海綿倒水太快,會馬上就膨脹了,水慢慢倒才能吸足水份達到100%的容量
大家加油,把寶貴的經驗分享大家



太專業的我不知道囉
一般等貨從日本船運來要2周
這次因為急著要貨,所以成本提高採空運到我們這裡

入庫我們是抽驗

我拿電芯給ICQ跑給我容量時
那是是經入庫且都發料生產剩下的
我不知道之前是怎樣,但是那是IQC的機台,
測出來要是偏高,倒楣的只有公司

當然你可以質疑我所說的各項資訊,或是質疑數據有點太美
只是我只是做這些很簡單的事....
也沒有那麼深入的去研究


至於覺得數據太美
為了200顆去偽造圖片好像滿無聊的
更何況東西已經賣斷給客戶
再者連客戶都覺得我煩了,我不但沒有利益還很無力
應該是不至於那麼無聊搞奇怪數據騙人吧?
再者我對某些技術性資料都沒有深入研究
也沒有能力改造數據與你爭辯

若是分容機不夠專業也沒有公信力
那公司有 cadex 應該可以有公信力吧?
不過真的很沒必要這樣吹毛求疵不是嘛?

不管是偏差多少
都落在 正負5 百分點內

若是對我提供的數據懷疑
那就不用討論了不是嘛?

我覺得你的海綿論與能量不變論有點怪怪的
與電池這裡不能這樣看吧
充電充到滿,到電壓上來為止,過程的漏失不能當做他放電就會損失,
因為就像你用花灑到水到杯子,直到杯子裝滿,
不能說因為過程灑出來,所以水杯不會滿,倒出來也不會滿杯,
容量是說到出來的水有多少,而不是要再加上損失的,
每次測容量都差不多,證明杯子沒有吃掉水,是個好杯
不是嘛?

本來充電就是耗費更多的能量去充飽電池

我的想法或許有誤
只有請其他專家解答了
timmy7809 wrote:
1.故從日本取最新貨品到台灣加運程約45~60天,故測電池跑充放2~3次非常正常,原廠測試規格書亦是如此說明,可參考原廠規範。(故第一次測試就達到正確數據,實在有點奇怪)

2. 99.7%的效率真不知你如何求得,依物理特性除非你求得最高物理境界(能量不滅定律),電池充放電會產生熱能約45~60度,充電時熱能可以暫時不考慮,但放電時熱能不得不考慮進去,熱能會吃掉部分的電能(也就是電池本身的容量),加上本身陰極片的阻抗,漏失率不可能只有0.03%。

又你的充電電容量為847.9mAh,放電可達848.1mAh,你的電池放出來的容量比充進去還多,真是神乎其技,是不是要在確認一下數據,商品的測試必須連同週邊一起測試,才知效能特性是否顯現出來,否只單獨測試一種元件,就有失公允,也只能定調為單元件測試。


1.品質夠好的鋰離子電池,在低電量和適當溫度下儲存,一個月的自放電率可以低於1%以下。
不過也和電池儲存的環境和狀態有關,也許不能一概而論。

在下的解讀反而是這代表了測試樣品已經在穩定狀態,也許是品質夠佳或儲存時間及環境適當。
在實測中這種情形並不罕見。要是第一個cycle只有80%,反而還會擔心是不是有某些問題呢。

不過當然若要報告電容量,以第三個cycle的結果回報是較為嚴謹的。


2. 關於efficiency在電池充放電測試時的意義,,在下提過了,再重複一次:

99.7% 是效率 (efficiency) ,意為「放出電容量/充入電容量」
的比值,以圖一的第二個cycle為例,效率=放電電容量848.1 / 充電電容量 850.6 =99.7%
事實上此數值在圖一右方表格已經顯示了,在下只是抄出 99.7%的數字,並說明是如何
計算而已。在看效率時,是以同一個電池同ycle的電容量來看。充電847.9mAh是圖一 cycle4,放電848.1是cycle2,根本不能這樣比較。


3. 「熱能會吃掉部分的電能」在電池充放電時並不能這樣解釋的。事實上溫度提高反而會使測試
的電容量會增加。不過也會伴隨其他效應。這又是一篇萬言書了。

4. 內部阻抗:在下一直強調,內部阻抗是一定存在沒有疑問。材料特性、極板厚度、阻抗、
基材、導電結構....通通會影響阻抗,也會影響電池最終的性能表現。

但是在充放電時,得到的數據是看到整個電池的整體,所有的東西包在一個黑盒子裡面。
充放電機的數據則是測量電流和電壓,也就是這個黑盒子裡面所有的效應反應出來的結果。
而再從電流、時間計算出電容量。至於黑盒子裡面的事情,充放電機看不到,也不需要看。

這麼說好了,測量到的數值已經把阻抗、溫度等等效應所造成的影響全部綜合在一起。

5. timmy兄也許在電路、化學或物理上有專長,所提關於內阻和物理學的部分都確實無誤,
對組裝程序等等都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但恕在下直言,對真正的鋰離子電池性能測試應該並
不熟悉。

austin兄所po出的放充電曲線解從在下本業觀點來看是非常普通簡單的典型實測結果,
但timmy兄的解讀方向與平常的理解方向有很大的差異,甚至連C-rate和efficiency的定義都
和我們常用的理解差異甚大。

出發點和基本理解差異甚大的情形下,這樣再發散下去很怕會難以繼續討論。



今天真是夠倒楣的了....
出去跑業務,結果撞車....
我的小馬諦斯車頭貓掉了....

跑第一個客戶老闆不在

跑第二個客戶,都過了下班時間兩個小時了,
去他有客人就等了,結果客人講完還是愛理不理,
反正就是一付不相信的樣子

真的是無奈
原廠原封箱的電芯,多的是客戶搶著要,只是價格問題而已,
無奈這些店根本搞不清楚狀況,不知道奇貨可居....

無奈阿....
各位使用者,用過後請上來說說看吧....
不要浪費了好東西
這傢伙從今天起禁入八卦版,再犯,就請大家圍勦,謝謝~
小弟看了最近austin.lee,jiashiuan等大大貼出來的文章,覺得學到不少電池相關知識,平常的user/vendor都是不知道的
(eg.上次去小莊店哩,他親口跟我說"我們的M*max電池內容量最實在,容量沒超過1000mah所以你的903港版可以正常開機"現在才知道其實!@#$%^&*)+_)
姑且不論這些技術細節的正確性、是否涉及商業行銷,能夠知道更多產品的知識,就已經該好好感謝他們。
尤其austin.lee大大的po文時間可以看出來,他頻繁的在這裡十分有耐心的解答大家的問題,M01總是因為這種熱心網友而更好。
其實有時候他們可能本身不知道
或是知道了也不見得會告訴你
畢竟在商言商,就像我們公司的東西也要賺錢阿,
不可能真的賠錢的,只是效益跟比例而已

我個人是愛玩手機
近來從 6515 換 828 又換這一支,一路換過來總是沒有可以跟各位大大交流的地方,
畢竟我只是使用者,所以其他部分我都不懂 常常就只會著說
"大大我也要" "大大感謝你" 這些的

最近是剛好工作可以結合興趣
所以我也回的很高興,只要對各位有幫助就好囉~

我覺得拉,以我純使用者的觀點看
誰不想用又便宜又好的東西,要是真的好東西難得,或是真的很喜歡,
那貴一點也沒關係,就像我買903一樣,不但自己買也買給女友,
也介紹給很多人(本來女友愛玩828,看到我用就吵著要,我也覺得828手機功能真的不好)
寧可多花點錢也要買好東西

但是我很不想花多錢買了不怎麼好的 或是花一般的錢買爛貨
我相信大家都是會這樣想

不管如何,清楚透明的資訊才是消費者最需要的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但是最討厭 "爛梨子假蘋果" 的,不是嘛?

真的希望以後市場會比較老實一點
希望大家告訴大家,買電池真的要注意的一些細節
也希望有信譽,為消費者著想的廠商願意推出真正品質好的產品,
相信費者也會給這些廠商鼓勵與回報



這傢伙從今天起禁入八卦版,再犯,就請大家圍勦,謝謝~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