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大家對手機產地 印象是如何呢?(嚴禁發表任何政治議題)

前機星期 我去買一支手機 號稱雙待機雙卡 價格約 6千多元,原則上我個人想法是還ok啦,店家居然叫我簽一張切結書內容我簡單的敘述一下:任何狀況不得要求換新只能用送修方式 我當初不為意 反正手機不至於那麼快就故障了吧我也不是需要很多功能能打能接就好 就這樣買下 到最近幾天 手機突然沒有來電鈴聲 工作又很忙沒時間 去找那個店家 過幾天上班 開機後 沒訊號是因為 無法讀取 sim卡 昏...終於受不了了 就跑去店家找他
那個店家回我說:因為這手機是 中x 製造的品質上把關可能會比較沒那麼嚴 我聽就傻眼 所以當初叫我簽切結書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我說送修 前幾天送回來了 拿去用 不到2天還是一樣 沒鈴聲 讀不到sim卡 要重開幾次才能用= = 我對自己說 下一支手機 我一定要先考慮原 產地及生產地的手機了 目前這支手機 拿給我兒子當 玩具玩了
2008-11-06 19:56 發佈
個人對中X製造的東西不怎麼喜好

因為我看到朋友拿的BQ或是AU都是中X製

壞的"機率"比較高一點

對JP的東西比較有興趣只是沒有特別去研究
JP 我就感覺到比較安心

CH只有擔心的份

KR SOSO純粹不喜歡沒運動精神的

其實小弟對產地沒什麼特別地好惡,反倒是對各品牌的QC以及售後服務比較在意...

坦白說,Made in China不是一種世界能阻擋的趨勢,我也不會想替China製造或加工說話,
但是小弟在公司是負責銷售電子元件的,不斷地碰到客戶cost down的問題...
必須有這麼多的成本才能換到的穩定品質,可是卻在世界潮流下,不斷地下修元件單價,
加上資訊產品的汰舊換新頻率太高,新產品新技術的引進與開發,
就會造成一些惡意,或者說是不肖的商人,鑽這種空子:『採用較低廉的製作成本與材料』

我不是認為一定貴的東西比較好,但有些材料或是人工,還是一分錢一分貨,
在不斷地壓低成本,哄抬技術與售價時,
換到的就是一種變相的奸商模式:『賣得出去就好了,管他那麼多!』

特別是越大宗規格,或是成生產主流型號(以量取勝的型號)的產品,
越容易有濫竽充數的市場狀況...
只能說,選定Made in XX的,這個地方的QC品質到底能不能保障他們的品牌信譽?
還是說,就是消費者得吃虧?
上面大大說的沒錯 貴不等於好 經過這次經驗對我來說 慎重選擇購買還是為主要考量 產地部份 我還是有點在意 說真的 可能被稿到怕了吧
個人對MIC的態度還OK~只要廠商品管夠好~我就能接受...

能直接接受的就是MIK、MIJ了!!...
pnn1977 wrote:
JP 我就感覺到比較安心

CH只有擔心的份(恕刪)


撲...現在JP的東西也很少了啦
連SHARP的手機也是MIC...
手機上面或是盒子只會打著made by SHARP
盡量能避免買到MIC的都會避免
買東西 在我觀念,M I THAILAND M I-MALAYSIA 我還比較信任點

至於是不是避免不了的趨勢要看世界幾個大廠的策略,許多相對落後國家也是再爭取大公司設廠,所以不一定.....

MIJ、MIT 就是放心,當然如果有德國製、法國製,那也還不賴

我愛台灣,我的國家 敬請多支持台灣國產品
我感覺到好像在台灣特別注重東西是不是MIC的.但我住在挪威20年來的經驗,當地人,包括我,都不在意東西是不是MIC,重要的是廠牌的售後服務.像HTC就是我醫院部門指定的電話品牌,HP是指定用的筆電品牌,笨Q是攜帶型投影機的供應商.這些都是近幾年來累積起來經驗所做的決定.所以,我覺得售後服務重要過於出產地.但有一件事一定要提,就是挪威當地的法令是站在消費者這一邊.像如果一個電器用品在保固期間內修過三次而且不是使用者的錯誤,商家有義務為消費者換一個新的.所以如果我運氣不好中到籤王而且東西修不好的話,我知道我可以換到一個新的.如果我運氣還是不好,我就一直可以換到運氣好為止.
個人的908A是MIJ的
雖然說爽度還滿高的,不過性能依然不敵其他品牌
此欄空白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