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拍照有自動對焦功能,
大約是在2005年開始出現在台灣市場的,
當時大家一片樂觀的覺得往後手機有AF相機將是趨勢。
可是數一數到現在已經五年,
自動對焦卻仍被限定在少數手機上。
對於這點我實在覺得不解,
這對體積或成本上真有如此大的差異?
大家不是非500萬、800萬、1200萬不可,
只要200萬、320萬的AF鏡頭普及化應該就很實用吧?
看看現在市面上的機型,
有觸控就不一定給AF,
折疊機也無AF,
是3G也可能沒AF,
美型機卻無AF...
消費者這樣的抱怨與嘆息一再出現,
各家廠商依然視若無睹,
甚至現在還要用所謂「全幅對焦」這種軟體方式來唬弄,
感覺真的完全不尊重消費者。
各廠商飽食零組件利益多年,
且不願意提升手機品質,
卻會抱怨手機銷售量下滑,
這種傲慢實在讓人感到心寒。
你要發展一台...重厚長大...的手機
那就看有沒有人會要幫你銷售
除非你是品牌商,可以有自己的銷售網
不然先不管市場銷售的結果會如何
先決的條件是,要有代理商或是通路商要幫你鋪貨銷售
若是連代理商或是通路商都不看好因為有AF而變厚的手機
那這樣的手機要在市場上出現,就會非常困難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