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疑問]鏡頭鏡片好做?還是眼鏡鏡片好做?

今天看到眼鏡行廣告,有HOYA、Nikon、Zeiss等鏡片
自己在配眼鏡時,也聽店員講這鏡片有紫衣、綠衣多層膜,還有過濾UV什麼有的沒有的功能
再加上近視深度、閃光矯正等因素,配戴在靈魂之窗前的這二片鏡片,還真有點小小的了不起

不過想到鏡頭一顆就要數千到數萬,"感覺上"也不像眼鏡這麼的普及化
而且鏡頭鏡片是一組一組的,如何讓光線在鏡組裏折射,最後又能準確地投影在感光元件上
看來鏡頭鏡片沒有高科技是很難做出來的

我覺得眼鏡鏡片比較簡單好做,各位覺得呢?
2009-03-22 23:12 發佈
otwei wrote:
今天看到眼鏡行廣告,...(恕刪)


前幾天在學校看書看累的,跑到攝影書籍區逛逛,在某個櫃子的黑暗一角發現一本關於鏡頭製程在光學計算方面的書,才翻了兩頁就直接蓋起來,心想,天哪...它在寫啥,一堆令人看了不寒而慄的方程式,有點搞不懂,有人會看這種書嗎?
雖不清楚實際製程,但光看書的內容,就能清楚知道一顆鏡頭從無到有的難易度

不過覺得,父母親給我們的F+M牌廣角鏡頭,應該才是最貴也最難製成的~!!
感覺單純就"鏡片"的製作技術上應該是差不多,可是鏡頭還必須有組成的問題,需要的銳利度也得比眼鏡用的鏡片還要利,耀光問題也要解決,所以價錢差的十萬八千里

而像50 F1.8那種便宜鏡的鏡片應該就跟眼鏡的差不了多少了.......
卡米攝影誌 http://jiawei.twbbs.org/
某次拍某眼鏡行廣告時發現
可以拿還沒切過的近視鏡片(樹脂 多層膜)
充當大尺寸廣角套筒
當時用大力膠帶合在72mm的攝影機鏡頭
四個角落不會穿幫
看那SIZE上82mm沒問題
滿有趣的

一片樹脂眼鏡鏡片
價格和真的廣角套筒價格差十倍以上...(較高級的套筒非球面 甚至是兩片鏡片組合)
可惜不是非球面
週圍像差挺嚴重的
imaverygoodboy wrote:
前幾天在學校看書看累...(恕刪)

一連串十幾片鏡組的設計,要物理很好的人才辦得到吧
所以會做鏡頭的國家比較少,會做眼鏡鏡片的國家比較多
我們不是有代工EF-S 60mm MACRO USM嗎,不曉得裏頭鏡片是不是台灣做的?

另外,鏡頭折射到的感光元件是平面的,眼鏡鏡片則要把光線折射到球面的視網膜上

google 了一下

眼鏡:
1260年
中國古時的眼鏡鏡片很大
通常用水晶石、黃玉或紫晶製成,鑲在龜殼做的鏡框裡
十三世紀末期
義大利被發明的,據亞歷山大第一個使用眼鏡矯正視力
當時的眼鏡只能 說是放大鏡,讀書時才拿在手上
十四世紀中期
活字印刷術在歐洲推廣後,書籍增加,眼鏡才推廣開來
1517年
最早出現的眼鏡是為矯正遠視,而最早的矯正近視用凹透鏡
1784年
富蘭克林發明雙焦點透鏡,將遠視與近視兩種鏡片用鏡架固定在一 起
1910年
才出現融合式與整體式的雙焦點眼鏡
(出處:http://72.14.235.132/search?q=cache:ejeIt62qbs8J:teacherlinux.tsh.ttu.edu.tw/~etuser/public_folder/14_92%25AF%25C5powerpoint/homework2/%25B9q%25A4l%25ADp%25BA%25E2%25BE%25F7%25C0%25B3%25A5%25CE%25B1M%25C3D-%25B2%25B4%25C3%25E8/%25AAw%25AAw%25B7s.ppt+%E7%9C%BC%E9%8F%A1%E8%B5%B7%E6%BA%90&cd=7&hl=zh-TW&ct=clnk&gl=tw)

相機:
1839年8月19日法國畫家達蓋爾公佈了他發明的“達蓋爾銀版攝影術”,於是世界上誕生了第一台可攜式木箱照相機。
1841年光學家沃哥蘭德發明了第一台全金屬機身的照相機。 该相机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数学计算设计出的、最大相孔径为1:3.4的摄影镜头。該相機安裝了世界上第一隻由數學計算設計出的、最大相孔徑為1:3.4的攝影鏡頭。

1845年德国人冯·马腾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的转机。 1845年德國人馮·馬騰斯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搖攝150°的轉機。 1849年戴维·布鲁司特发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 1849年戴維·布魯司特發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的立體觀片鏡。 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1866年德国化学家肖特与光学家阿具在蔡司公司发明了钡冕光学玻璃,产生了正光摄影镜头,使摄影镜头的设计制造,得到迅速发展。 1866年德國化學家肖特與光學家阿具在蔡司公司發明了鋇冕光學玻璃,產生了正光攝影鏡頭,使攝影鏡頭的設計製造,得到迅速發展。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软、可卷绕的“胶卷”。 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生產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軟、可捲繞的“膠卷”。 这是感光材料的一个飞跃。這是感光材料的一個飛躍。 同年,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同年,柯達公司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裝膠卷的可攜式方箱照相機。


(出處:http://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www.fhappy.net/Article/2008/200804/651.html&ei=c8bGSb7lBsmCkQW5xeDDDA&sa=X&oi=translate&resnum=1&ct=result&prev=/search%3Fq%3D%25E9%258F%25A1%25E9%25A0%25AD%25E8%25B5%25B7%25E6%25BA%2590%26hl%3Dzh-TW%26sa%3DN%26start%3D10)
眼鏡鏡片貴在 客製化 吧
你可以拿別人的鏡頭來用
但無法拿別人的眼鏡來用
(不過聽說真的是暴利啊...)
曾因緣際會認識一位朋友,他是上光的某家店長 (強者我同學翻版?)
聽他說過想要知道現在的眼鏡成本先除以10就差不多了...
http://picasaweb.google.com/pafecube/
眼鏡鏡片的成本很低,
但我想只要任何東西牽涉到"醫療",
就會變得很貴,
因為它需要做很多認證,
自然就提高成本了.
csyincp wrote:
眼鏡鏡片的成本很低,...(恕刪)

因為是戴在自己身上,所以太便宜可能還會想說是不是會對眼睛不好
一、二百元配好的眼鏡,還真不太敢戴呢......

反之,鏡頭就沒有黑心商品的疑慮,只是有些會脫皮罷了

眼鏡看來已遠遠地落後於鏡頭了
不過,做鏡頭的Nikon跳過來做眼鏡,會做得跟別人不一樣嗎?
會加上奈米鍍膜?還是UD鏡片?

剛找到一篇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8&t=372707&p=1
otwei wrote:
因為是戴在自己身上,...(恕刪)

賣品牌而已吧,我還跟同學借他的ZEISS玻璃鏡片眼鏡來試戴過,邊緣色散可嚴重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