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拍接近海平面又這麼大的夕陽,得用較望遠的鏡頭大概要300mm或更長吧也要空氣夠好,不然太陽還沒接近地平線就隱沒到灰濛濛的霧裏消失了像這一陣子南部的空氣品質就不太好雖然是晴天,常常沒有機會拍到又美又大的夕陽
敎你個絕招!!兩塊PL就搞定了!!相要拍到像圖一的那種太陽可以分成幾點來說!一是大小要一樣大可就花費不淺!!非要300以上才有可能這樣"大"的效果另一個就是"後制"啦!要拍到那樣清楚就需要"減光鏡"可是一片也實在是不便宜!!而且有分2,4,8,16....各種減光程度!!但是片片都是錢啊~~~~~要是來個4+8, 卻有畫質上的顧慮!!以及反光的問題!!所以敎你個20年前我當窮學生時的絕招!!那時還是EOS-630呢!!!兩片PL鏡套在一起!!自己慢慢的兩片"反轉" (一片順時鐘,一片逆時鐘)你就會發現他的美妙喔~~~~切忌出現變化的角度大約只有不到20度吧!!所以手千萬別轉太快喔~~~
這篇很值得討論的文章怎麼沈了呢?難到只有吵架文才有人會看嗎?呵呵為了證明小弟的說法今天的夕陽還不錯就順手拍了幾張上面的圖都是有經過裁切只是為了讓構圖更好些其實只要西邊的雲不多+空氣乾淨+陽光照射角度小再加上200mm以上的鏡頭就可以拍得出來了分享給你
要有又大又清楚的太陽有兩個要素.一個是小朋友要夠多.另一個是運氣首先是.要遠端的東西大.就得要長焦的鏡頭.焦段越長.遠處的東西放得越大.但是要有清楚的影像.就得解像力夠好的鏡頭.解像力越優秀的望遠鏡頭通常都越是高貴.所以小朋友要夠多.而另一個是.就算你已經有1200mm的超望遠鏡頭.但是當天天氣不佳.或是空氣品質不良.遠方水氣較多.都可能無法拍到又大又清楚的太陽.所以運氣也很重要."運氣是實力的一部分"貢獻一張500mm拍的夕陽為了多保留些地平線上建築的外型.拍攝時有略減點曝光.回家再拉曲線.
iamclark wrote:很多電影或照片海報上...(恕刪) 這樣可以嗎?相機: Panasonic DMC-FZ50曝光: 0.008 sec (1/125)Aperture: f/5焦距: 73.8 mmISO 速度: 100曝光偏向: 1 EV閃光: Flash did not f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