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D50 與 350D的抉擇~

各位版上的前輩好,小弟最近有意進入DSLR這塊領域

也做了好一陣子的功課~

原本已經屬意打算購入350D , 不過 Nikon日前上市的D50由各項介紹看起來

也是一隻適合入門的相機~

不知道版上有同時用過兩家系統的前輩,可以給什麼建議~

不論是再操作方式,或是鏡頭表現

希望能聽聽各位的想法

2005-07-17 7:26 發佈
當初要買dslr的時候,也是如angelmic兄一樣苦惱,不過angelmic兄好一點,已經是二選一了(我當初是D70、350D、*IST DS、SIGMA SD10及E-300 五選一,順便提一下,當初還沒有憶X那批*IST D,不然會更難選)。
350D之前是因為他的反光鏡連桿跟300D,還是塑膠的(如果不是請大家快修正),另外則是焦點後移的疑慮,最好是買公司貨的,比較方便調,不過對焦神速,鏡頭群廣大,副廠的鏡頭也多,很小台;D70…嗯聽說右傾後來是有比較少了,ISO是200起跳,而且沒垂直把手,有高溢光問題,但是鏡頭群也很多,副廠也是,機身功能也不錯;*IST DS,ISO200起跳,無垂直把手,鏡頭不好買,但是蠻小台的;SIGMA SD10,比較貴,而且沒JPG,但是還蠻迷他的色彩的,當然,人像偏黃也是缺陷,機身性能不佳;E-300,好的鏡頭太貴了,而且CCD需乘兩倍換算,景深較深,配件也不便宜,鏡頭少,高ISO畫面不佳;D50目前看來價格跟D70S太接近了,如果要選的話,我可能會選D70S哦,後來我選哪台呢?請爬文,謝謝~~看完就算了,別筆戰,其實缺點每台都有,選台自己喜歡的比較重要,接下來就是自己的努力去適應相機了,報告完畢~

當然是選 Konica Minolta Dynax 5D 囉
http://www.minoltaeurope.com/cgi-bin/db4web_c/db/minoeu/custsupp/files/D5D_E_final.pdf
呵呵呵,如果不急著買D5D也是可以考慮看看,不過上市後還要等一陣子比較好,不然就要當白老鼠~不過不清楚這台有沒有垂直把手說。
不知道SIGMA的SD7或SD11哪時候才會有消息呢~
http://allabout.co.jp/computer/digitalcamera/closeup/CU20050620A/index8.htm

這是日本人對350D VS D50的網頁
看完之後 相信你也會有心得

D50雖然機身兩光一點
但是在雜訊, 色彩表現和白平衡上 都超越D70S

最近週遭想買NIKON DSLR的朋友
我都會推荐D50
一曲肝腸斷, 天涯何處覓知音
至於系統問題
網路問這種問題通常會引來筆戰
問店家通常都介紹給你店家利潤較高的

所以自己用的爽就好

NIKON系統
最近比較大條的缺點 就是D70會當機
聽說有不少人受災
小弟自己的倒是一點事也沒有
美國公司貨去年5月底購入
泡過水還正常服役的金鋼不死機...不過應該是我特別狗屎


CANON系統
從10D時代開始
有不少的影友發現對焦不準的問題
小弟身邊就有一些案例
可能這跟買的人平常有沒有拜拜有關聯性
有朋友每支都準
也有人每支都澇賽的

兩家都是不錯的品牌
沒有誰好誰壞

相片的好壞還是決定在相機後面的腦袋
一曲肝腸斷, 天涯何處覓知音
mm~~ 謝謝各位前輩的指教~

在請教~ Nikon的像機所附的轉Raw的軟體有無支援 Mac

那Canon呢?

謝謝~~
D4 + CZ T* 21mm F2.8 Blog:weareasablue.blogspot.tw
當然有附上 mac板阿
osx os9

都有


如果沒有mac板 那大概會減低許多職業創作者的購買意願
ampyeng wrote:
…CCD需乘兩倍換算,景深較深…

x1.5、x1.6、x2...僅止於視角等效。一般稱之「等效焦長」其實是很容易混淆的,應該稱「等效視角」比較合適。
景深不變,這在邏輯上很簡單懂的:「景深來自於鏡頭特性」:只換機身,鏡頭還是延用傳統SLR現成的,鏡頭沒變,景深怎會變呢?

更嚴格來說,其實並非延用傳統SLR鏡頭而為此。而是鏡頭上標註的「焦長」本來指的就是「光學特性」,而非機械結構。
一隻鏡頭裏的鏡片少則七、八片,多則幾十片,所謂的焦長到底是如何界定?
其實這個鏡頭的這些鏡片的總合而生的光學特性,等同於一片焦長XXmm的透鏡,才稱『等效焦長』。也就是說這顆鏡頭的光學特性就是用焦長標定的。
既然是等同XXmm的透鏡,那這個透鏡你放在桌上、裝在機上、拿到美國、帶到太空…它永遠都是XXmm,它的光學特性就永遠是這個樣。

景深源自光學特性,光學特性沒有改變,景深就不會變。
今天DSLR要x1.5、x1.6、x2...是出在機身的「機械特性」改變,而不是鏡頭的「光學特性」改變。

同一隻鏡頭裝在DSLR上,視角會縮小,是因為DSLR的感光元件比傳統SLR小很多,相當於傳統底片只有中間一小塊能感光,四週的就被切掉了。切剩的大小約和x1.5、1.6的長焦鏡相當,所以俗稱x1.6。但是景深不變喔!因為出問題的是感光元件,而不是鏡頭。
同樣的,小型DC"號稱等效焦長"等於80mm、100mm…,拍出來景深就是不對,原因就是這個80、100…指的也是等效視角,不要被騙了。景深還是要回去看鏡頭上原始得標註,5.6mm,那就是等同於5.6mm的透鏡的光學特性,拍出來的景深就是5.6mm的光學景深。小型DC的原始值都極短,這也就是小DC很難拍出淺景深的原因了。

附帶提一點,拍人像不是只有淺景深能拍好唄!
一直看到有人為了追淺景深而換DSLR,實在真的看不懂,攝影又不是只有淺景深可以拍。
很喜歡舉的例子,開輛法拉利卻不會換檔,只會用一檔硬拖,雖然也是可以幹掉TOYOTA啦,自己可能會覺得很爽,但是旁人會覺得很蠢。
erc wrote:
ampyeng wrote:
…CCD需乘兩倍換算,景深較深…

x1.5、x1.6、x2...僅止於視角等效。一般稱之「等效焦長」其實是很容易混淆的,應該稱「等效視角」比較合適。
景深不變,這在邏輯上很簡單懂的:「景深來自於鏡頭特性」:只換機身,鏡頭還是延用傳統SLR現成的,鏡頭沒變,景深怎會變呢?

一直看到有人為了追淺景深而換DSLR,實在真的看不懂,攝影又不是只有淺景深可以拍。

ampyeng說得沒錯啊!在相同的等效焦長下,感光元件越小,景深就越深。(當然erc說的也沒錯,只是方向不同。)
所以在相同的等效焦長下,E300的景深確實較350D、D70為深(因為實體焦長較短)。
只是這樣的景深差異不是很明顯,只要多退個二步,以等同於350D、D70的實體焦長來拍即可。
另外攝影確實不是只有淺景深可以拍,但是不可否認的淺景深也在攝影中佔了很重要的一席之地。
而消費機中除了10倍光學以上的機種勉強可以藉由高倍變焦造成淺景深效果外,
想要追求更淺、更漂亮的景深也唯有踏上DSLR一途!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