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CD的成相是否都會比CMOS來的好
如果不是
2.為啥還有人要出CCD的相機
CMOS不是比較省電,成本也比較低
Gotik666 wrote:
如果CCD沒比CMOS好
為何它們要使用CCD?...(恕刪)
很簡單啊, 因為他們沒有製作大尺寸CMOS image sensor的技術
目前大尺寸CMOS就Canon跟Sony有在研發而已
以中片幅商業要求的水準來說, 用CCD或CMOS根本不影響
真正要求畫質的領域是科學研究
看看這張"哈柏超深空"照片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4/4f/HUDF.jpg
這張總曝光時數是"11.3天"
引述wikipedia的話:
隨著哈柏太空望遠鏡在軌道運行共400圈,照片是由800次曝光合成,當中先進巡天照相機(Advanced Camera for Surveys)及近紅外線照相機和多目標分光儀(Near Infrared Camera and Multi-Object Spectrometer)分別累積共11.3天及4.5天的拍攝時間。照片中最暗的星體只有30等,即望遠鏡每分鐘只接收到一粒來自星體的光子。
且CMOS在結構上 每個像素都有放大電路
所以如果CMOS尺寸太小的話..
1. 單位感光面積太小 CMOS的解像力會很差
2. 放大電路太密 雜訊干擾會變嚴重
所以基於上述兩點 CMOS只適合在大尺寸的感光元件 畫質才會好 (當然未來技術會進步多少還不知道啦)
隨著單位感光面積減小 CMOS的畫質會下降的特別明顯 而CCD倒還好 不會降這麼快
為什麼相機廠商要發展CMOS 當然是為了未來全幅的發展 還有成本考良
畢竟CCD如果要做大片幅 一來良率太低 成本太高 二來太費電 我猜也會變熱
所以CCD跟CMOS 各有各的優點
在全幅上 我想CMOS較有優勢
APS上 我覺得兩者半斤八兩 (如果要我選 我還是覺得CCD較好)
小尺吋上 目前CMOS應該跟CCD完全沒拚
以上是小弟揣測的觀念啦 希望有請高人再指出錯誤 感激
mikedo wrote:
我想啦 在感光方面c...(恕刪)
小片幅CMOS表現也是可以跟CCD一樣
SX1IS, 1/2.3" CMOS
http://web.canon.jp/imaging/dcp/pssx1is/samples/IMG_1080.JPG
http://web.canon.jp/imaging/dcp/pssx1is/samples/IMG_1166.JPG
SX10IS, 1/2.3" CCD
http://web.canon.jp/imaging/dcp/pssx10is/samples/IMG_1211.JPG
http://web.canon.jp/imaging/dcp/pssx10is/samples/IMG_0370.JPG
meridian wrote:
1. KODAK 14n那片CMOS好久了, 現在應該沒新東西了吧?
說他根本沒研發大片福 CMOS 太果斷了吧?
連三星都能作 APSC 的 CMOS 你覺得三星沒研發 FF 的尺寸?
meridian wrote:
2. NIKON說自己研發的, 但真的是完全自己研發嗎? 當然是跟SONY合作開發的
跟SONY合作開發的部分是發新聞稿說的還是你猜的?你猜的就不能說的那麼堅持吧!
就算是跟 SONY 合作 Nikon 也是有在研發大片福 CMOS 阿~
說不定一堆公司都有研發只是我們不知道,Cypress 這家也有研發阿
Cypress OSCAR客製化的600萬畫素CMOS影像感測器尺寸大小相當於Super 35mm底片孔徑,能讓D-20相機在拍攝高畫質(HD)影片時,使用和35釐米攝影機相同的定焦、變焦與特殊鏡頭,而所產生的數位影像也擁有和35釐米底片相同的景深。
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500522_480502_NP_b523bfb7.HTM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