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詳細技術分析,不喜歡看的可以直接跳到「6 | 結論」。
0 | 前言
一直都很好奇這一家的記憶卡為何能如此便宜,於此同時,速度還能做到 128GB 就有 1700/1400 MB/s 的讀寫速度。為何會有這樣的疑問? 因為這張卡便宜到比我問到的 CFexpress 卡批發價還便宜。
並且,這張卡 1700/1400 的速度,說明它至少是 3.0 高階主控 + 2CH 以上或者 3.0 老主控 + 4CH,不論是哪一種,不考慮用拆機二手顆粒的話,成本都很難做到如此便宜。
因此,決定下單一張 128GB 和一張 256GB,看看它到底是如何做到如此低價的。
不常用 Mobile 01,如果排版看起來難受,大家請見諒@@

測試平台使用 Ryzen 7940H 小主機,透過 CFexpress 轉 M.2 轉接卡,直接連接電腦測試。測試過程全程使用風扇對著記憶卡和轉接卡吹,除此之外沒有其他額外散熱措施。

1 | 用料分析
在打開 nvme flash id 之前,我插上電腦就發現有一個磁碟區了,感覺不妙,打開 CrystalDiskInfo 竟然已經有 5700 小時的通電時間,約等於 270 天,並且顯示使用的是 SSSTC CL1 M.2 2230 SSD。256GB 的「看起來」是全新的。
透過 OEM SSD 對照表可得知是用 SMI 的主控,接下來打開 SMI nvme flash id,查看詳細的用料。因為當時只保存文字檔,所以重新截圖。
128GB/256GB 開啟 HMB 和關閉 HMB 的結果如下圖組:
- 128g_hmb
- 128g_non-hmb
- 256g_hmb
- 256g_non-hmb
並提取重要資訊如下:
記憶卡型號 | 伊芯 128GB | 伊芯 256GB |
磁碟型號 | CL1-3D128-Q11 NVMe SSSTC 128GB | 2230 256 |
主控 | SMI SM2263XT | SMI SM2267XT |
NAND 顆粒 | BiCS4 TLC 2P 256Gb * 4CH |
BiCS5 TLC 4P 512Gb * 4CH |
至此,雖然 256GB 的 CDI 讀出來是全新的,也不是 SSSTC 的名稱,但用料跟 SSSTC CL4 完全一致,所以我已經開始合理懷疑 256GB 也是轉接的,只是重新開卡清零過(SMI 早期主控的量產工具很好找)。
2 | CDI 速度測試
HMB(Host Memory Buffer)是目前 NVMe DRAM-less SSD 都有的功能,簡單來說,它的用途是用系統的記憶體代替 SSD 的 DRAM,而 SSD 的 DRAM 適用於儲存 FTL 表的(可以理解為邏輯位置與實際位置的關係表,在此不展開敘述)。為什麼要提到這個呢?因為 SMI 的主控有部分型號/韌體極其依賴 HMB,關閉 HMB 會導致效能大幅下降,而相機不支援 HMB。典型案例是採用 SM2269XT + HY V7 的 SK Hynix BC901,關閉 HMB 後會讓持續寫入效能大幅降低,導致在電腦上開 HMB 測出來寫入很快的 BC901,到相機上錄影表現極差。
因此,接下來會分別測試開啟 HMB 和關閉 HMB 的數據。另外,我們發現 256GB 雖然外殼摸起來不熱,但在測試過程經常出現過熱情況(70度以上)。
CrystalDiskMark 測試結果如下:
記憶卡型號 | 伊芯 128GB | 伊芯 256GB |
協議 | PCIe 3.0 x2 | PCIe 4.0 x2 |
讀取速度 | 1440 MB/s | 2879 MB/s |
讀取速度(關 HMB) | 1432 MB/s | 2234 MB/s |
差異 | -0.5% | -28.9% |
寫入速度MB/s | 880 MB/s | 1787 MB/s |
寫入速度(關 HMB) | 865 MB/s | 1112 MB/s |
差異 | -1.7% | -60.7% |
可以看到,原廠標示 1700/1400 MB/s 的讀寫速度,128GB 沒有做到,而 256GB 在開啟 HMB 的情況下有做到並且超過。
- CDI_128g_hmb
- CDI_128g_non-hmb
- CDI_256g_hmb
- CDI_256g_non-hmb
3| FIO 速度測試
大家應該都知道(吧?),現代消費級 SSD 都採用 SLC Cache 技術,用 TLC/QLC 模擬 SLC 以提高寫入效能,讓「最大寫入速度」變得很快,CFexpress 身為 SSD 的變種也不例外。然而,使用 SLC Cache 雖然提高了最大寫入速度,但釋放 SLC Cache 的過程進行的 Writeback 速度(或叫 Folding 速度、緩外速度,以下簡稱 WB 速度)會遠慢於最大寫入速度。在相機上遇到 TLC 直寫或者 WB,若速度降低到錄影所需的寫入速度,錄影就會中斷,只能插著卡讓 SSD 在背景完成 WB,才能繼續錄影。
因此,測試持續寫入速度,可以很好的展現一款 SSD/CFexpress 的真實實力,並確認它是否適合用於高寫入量的錄影,例如 RAW 或者 ProRes。
以下在手動觸發 TRIM 之後,使用 FIO 對兩張卡在無檔案系統直接寫入的情況下,進行 Q8T1 大小 4K 的順序寫入,同樣分成 開 HMB / 關 HMB 兩組。
其實用 128K 或 1M 數字更好,因為 4K 對於消費級 SSD 負載真的太大,反而離實際情況較遠。我通常用 128K,但我這次忘記改了 QQ,故此部分大家看看參考就好,嚴謹性稍低。
橫軸為時間(毫秒 ms),縱軸為寫入速度(MiB/s),寫入速度的數據點採用 0.9s 內的平均速度。
128GB 是早期 SSD 和 CFe 卡常見的固定大小 SLC Cache 寫入策略。可以看到在大約 10GB 的 SLC Cache 耗盡之後,進入 WB 階段,出現較大的速度波動,此時平均寫入速度剩下約 200MB/s,開關 HMB 影響不大。
- FIO_128g_hmb
- FIO_128g_non-hmb
而對於 256GB,不確定是過熱問題,還是單純這張卡的韌體有問題,整體的寫入曲線非常奇怪,從來沒看過,我都不知道從哪裡分析起@@ 總之,開啟 HMB 的 WB 階段平均寫入大約300MB/s,關閉 HMB 的 WB 階段平均寫入大約 210MB/s
- FIO_256g_hmb
- FIO_256_non-hmb
另外,在測試 256GB 的寫入過程中,發現偶爾會撞到溫度牆,此時會停止寫入,卡死一段時間後恢復。

4 | 相機實測
我的相機是富士 Fujifilm X-H2s,這部分沒什麼好圖片分享的(就那樣子),直接上結果:
格式 |
所需 Bitrate | 換算 MB/s | 伊芯 128GB |
伊芯 256GB |
6.2K 30P H.265 | 720Mbps | 90MB/s | ✅ | ✅ |
6.2K 30P ProRes LT | 1277Mbps | 160MB/s | ✅ | ✅ |
6.2K 30P ProRes | 1840Mbps | 230MB/s | ❌中斷 | ❌中斷 |
6.2K 30P ProRes HQ | 2754Mbps | 345MB/s | ❌中斷 | ❌中斷 |
DCI 4K 60P ProRes LT | 870Mbps | 110MB/s | ✅ | ✅ |
DCI 4K 60P ProRes | 1254Mbps | 160MB/s | ✅ | ✅ |
DCI 4K 60P ProRes HQ | 1877Mbps | 235MB/s | ❌中斷 | ❌中斷 |
和 FIO 測試的基本上相同,需要超過 200MB/s 的格式,都會在 SLC Cache 用完之後,中斷錄製(停止錄製,並顯示寫入錯誤);而低於 200MB/s 的格式可以穩定錄製。
5 | 拆解
SSD 分析
前面不相信這是 SSD 轉接的話,可以看看下圖,貼紙都懶得撕,128GB 的就是 SSSTC CL1 轉接:- 128g_1
- 128g_2
而 256GB 的,則是 SSSTC CL4,網路上都可以找到一模一樣 Layout、一模一樣貼紙的產品。
這次貼紙有撕了,前面也提到 SSD 有清零重新開卡,有用心一點,但 SSD 主控上還有貼紙的殘膠XD
- 256g_1
- 256g_2
- 256g_3
- 256g_4
卡套/轉接卡分析
做 DIY CFe 卡三年了,這家的卡套/轉接卡也有玩過,有公版/鋁合金兩種版本,公版跟盤鴻的外殼相同,但轉接卡不同。公版卡套的問題在於散熱很差,加上沒用導熱材料導致頻繁過熱降速。
而這一款轉接卡的問題在於 DIY CFe 卡的 PCB 會承受很大的彎曲應力,這一款的 PCB 太細會導致 PCB 斷線故障。不會馬上故障,而是使用一兩年後暴斃。
- adapter_1
- adapter_2
- adapter_3
6 | 總結
雖然市面上還沒有 NVMe SSD 的擴容方案,所以不會買到假容量的 CFe 卡,這兩張卡也確實有 128GB/256GB 的容量。雖然可以正常讀寫,但考量:
- 採用二手物料
- 256GB 清零+改名稱騙不懂的人
- 128GB 甚至懶得清零做做樣子
- 讀寫速度無法達到標示的值
- 糟糕的持續寫入表現
- 沒有散熱設計,導致 SSD 高溫過熱
- 不是原生 CFe 卡,且用了壽命不佳的轉接板讓可靠性大幅下降
這兩張卡距離假貨也僅僅是「沒有擴容」而已。
令我感到不滿的是,商品詳情並未提到這兩張卡是轉接的,效能虛標的情況下,還賣原生 CFe 卡的價格,賣一張店家含淚賺好幾百塊,簡直是跟擴容 SD 卡賣正品價格一樣的惡劣行徑。
我選擇退貨後,儘管我已經提供了完整的測試報告給他們,店家「嘴上仍不承認」有以上情況,心虛退款後直接封鎖我了😥😥😥。(我沒有惡意下單,如果這是正常的 CFe 卡,我會確認收貨,不論退不退款我都願意跟對方詳細說明情況)
我只能說,這個東西有 91 件售出,代表有 91 個人被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