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以多款相機包在全球打響知名度的台灣品牌「沃坦」,繼 2020 年末推出 「PILOT 飛行員」旅遊相機後背包 20L 之後,經過多年的籌備沃坦終於為「Commander」迎來全新接班人,其稱為「New Commander」旅遊相機後背包。外觀方面 New Commander 延續過去的的復古軍事風格,以二戰時期「瑞士陸軍胡椒鹽背包」為雛形,以復古美學 + 現代科技的設計手法,並賦予「New City Explorer」的強烈風格,容量與前代同樣維持在 21 公升,並在許多小細節方面作了強化,近期如果想入手風格獨特且顏值出眾的相機後背包,那麼絕不能錯過本篇的介紹!
- 實背|背
- 正
- 左
- 右
- 單品|背
- 正
- 左
- 右
而我背它的感覺其實跟 Wandrd Prvke 31L 還有 Peak Design Everyday Backpack 30L 很接近,但最有感的部分我想還是重量吧!?因為「New Commander」不含分隔片的重量就來到了 ± 2150 公克,加上分隔片則來到 ± 2350 公克,說實話這數據還挺嚇人的,這重量都比同級產品要重了 500~800 公克,而這也是「New Commander」運用了大量皮革與金屬扣具所帶來的結果,總歸一句:想要與眾不同就得付出點帶代價

- 包體外觀
- Cordura 認證
- 「爆裂紋」植鞣牛皮 / 五金扣具
- 高強度鋅合金 & 金屬部件
「New Commander」的雛形還是以當年的「Commander」進行改良而來,因此前後代在大結構方面還是維持原貌,透過「爆裂紋」植鞣牛皮 / 五金扣具來固定上蓋,下半身的金屬扣具與牛皮則可以用來固定外套或地墊,這也是為了重現二戰陸軍行囊的元素之一,如果在戰場上可能真的得用來固定帳棚、毛毯或鐵飯盒,這也是為什麼沃坦將其定位為旅遊相機包的主因,不僅內在容量大就連外再也有許多收納整理的方式。
- 上蓋
- YKK防水拉鍊
- 上蓋內層YKK防水拉鍊
- 皮革拉環扣
- 上提把
比較可惜的是「New Commander」僅提供上提把的設計,兩側並未設計專屬提把,畢竟包體空重就 2 公斤多了,如果器材滿載的話 5 公斤以上肯定是常態,要從汽車後座或尾箱取出時如果是用上提把抓取或許不是那麼好施力,我自己的使用經驗是抓取正面兩端的大面積皮帶會比較省力。
- 可拆式相機內套(含背帶)
- Cordura 認證
- 上下分層設計
- 15 吋筆電收納空間
如果有另外加購可拆式相機內套的話,上層也可以同步用來放置隨機身或攝影裝備,重點是這個相機內套可以獨立拆裝再搭配背帶來使用,例如你外出旅遊已經到飯店 Check in 之後想要在附近繞繞時,相機內套的優勢就出來了!它就等同隨身攝影包,能用來放置一機一鏡到二鏡,重點是不用隨時扛著「New Commander」趴趴走,但又能充分保護你的攝影裝備,加購還能享有近$500 的優惠價格。
旅行外出對許多職業攝影戶來說,筆電也是必備的裝備之一,一是用來備份大量的照片檔案,二來是即時修圖跟同好們分享又或是隨時規劃行程,「New Commander」標榜可收納 15 吋的筆記型電腦,如果你的筆電邊框夠窄的話,其實它足以應付 16 吋 MacBook Pro 唷!
- 正面下方收納空間
- 袋口上緣附有彈力帶
- 包體兩側
- 隱藏空間
- 「爆裂紋」植鞣牛皮 / 五金扣具
- 壓印皮革吊飾(加購)
- 側蓋拉鍊空間
- 可放置水壺
包體左右兩側皆設有「快取開口」,而開口的外頭同時也附上誠意滿滿的拉鍊口袋,其空間來到 12 x 14 x 4(cm),除了可以收納攝友們經常會用到的濾鏡、電池記憶卡之外,吉姆還發現了另一項用途,因為拉鍊口袋的深度夠所以剛好可以塞下 600ml 的水壺,前代印象前代「Commander」還有另外販售水壺袋,不過「New Commander」可就沒這煩惱了,兩側的拉鍊口袋都能放入水壺,看起來也不會顯得突兀,只不過水壺的重量多少會影響到「快取開口」的操作,這時就得斟酌使用或從另一個開口取物。
- 5D3+70200f/4L
- A7M4+Sigma2870f/2.8
- Leica Q
開口內裡的魔鬼氈為醫用級耐久細纖維絨布,不易起毛失去黏性也可以搭配加購的「電池、SD 卡套模組或集線器/多功能束帶模組」來使用,因為「New Commander」並不像 PD 或 Wandrd 內部就直接提供小物收納空間,如果有多餘的預算我會建議用優惠價加購這些模組來提升外出的實用性。
- 可拆式腳架套
- 安裝範例
- 雙肩背帶
- 植鞣牛皮/減壓網布
- 牛皮+鉚釘
- 減壓網布
- 五金牛皮帶
而「New Commander」這次也提升了背負時的舒適性,因為它在背靠的部分也加入了減壓網布,除了透氣也有緩衝的效果,而背部中央大面積的牛皮則有畫龍點睛之妙,也可做為龍骨用來支撐包體;牛皮背帶雖然帥氣有型但實用性就差了點,因為你得像穿皮帶那樣放鬆再扣緊且需要將背包卸下才能操作,這是稍微麻煩的地方。
- 胸帶
- 可拆式背包用襯墊腰帶
- 腰帶特寫
不論是胸帶或腰帶其目的都是為了減輕雙肩的負擔,不用時也可以將其卸下,如果負重可能達到 10 公斤以上的話,建議還是搭配腰帶使用,因為它能分擔背上七成左右的重量,但要記得腰帶記得要調緊且必須在髖骨的上方,且鮮少看到雙肩相機包在用上胸扣與腰帶後帥度還是不減的,「New Commander」的顏值真的是這之中的佼佼者。

這裡再奉上一張全身照的範例,「New Commander」這次共有「橄欖綠」與「碳黑」兩種配色,而「New Commander」的「橄欖綠」有別於「Pilot 飛行員」的卡其褐,畢竟是向二戰「瑞士陸軍胡椒鹽背包」取經,配色方面當然也特別講究,這造型即使不是為了攝影所需,也挺符合時下的機車露營或單人露營的需求,21 公升真的超能裝,而且 Cordura 材質耐操又耐髒。
/// New Commander 指揮官|使用心得與結語

吉姆經歷 MindShift、thinkTANK、Lowepro、Peak Design、Wandrd 幾個後背包的洗禮後,其實各品牌的雙肩後背相機包都擁有各自的特色與優勢,照片拍得好壞是其次,只不過現在大家比過去更注重包款的顏值,Peak Design 與 Wandrd 算是走在比較前面的歐美品牌,同時兼顧了時尚與實用性。
以皮件起家的沃坦除了相機包之外也有日常包款的選擇,而沃坦第一款「軍風相機包」其實早在 2010 年就已推出,在那個手機攝影還未萌芽的時代,DSLR 與 SLR 才是攝影玩家們的重心,不過市面上常見的攝影包依舊是宅味十足的歐美品牌,因此沃坦的軍事風格在當年的確是個相當特殊的存在,因此沃坦也是以全球販售為目標,默默耕耘至今已 10 多個年頭,也成為台灣品牌的驕傲。

「New Commander」作為一款攝影用途的雙肩後背包,除了顏值是亮點之外,滿滿的復古軍風元素更是這款相機包最講究的部分,「New Commander」自帶氣場走到哪都像是一道風景,「爆裂紋」植鞣牛皮與隨處可見的五金扣具,不難發現沃坦對這款包的用心良苦,不過也因為有這些「配件」的加持,讓包體的空重就來到了 2.1 公斤左右,Peak Design / Wandrd 那 30 公升以上的包款都還要重得多,這也是入手前需評估的一環。
「New Commander」的容量雖然只有官方提供的 21 公升,但因為包體的造型方正,加上 Cordura 作為主要材質,雖然厚度比棉質上蠟帆布要薄,但「耐磨」與「防撕裂」程度提升了至少 10 倍以上,除了輕量化有成之外也能為內部創造更多空間,上層可用來收納隨身衣物及物品,下層空間放入 1 機 4 鏡或 2 機 3 鏡完全沒問題,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New Commander」並未設計「背開結構」,如果支援的話分隔片的運用相信可以更靈活,因為「背開結構」能讓我們在準備器材時更一目了然,期待下一代能加入這項設計。

這幾個月體驗下來,我對「New Commander」的背負感相當滿意,硬挺的包體是一大優勢,相機包最怕的就是軟趴趴,因為這樣背包就無法與腰背貼合,進而越背越累、越背越辛苦;兩側的快取開口夠大且夠深,這讓我在取物時更為便利,所有拉鍊皆用上「防水拉鍊」也是加分的小細節,遇到極端氣候與環境也能給予器材相應有的保障。
「New City Explorer」是沃坦表達強烈風格的系列,也是去年原廠才定義的新概念,如果覺得「New Commander」太大又嚮往其設計的話,吉姆推薦你另一款單肩包「SCOUT」,兼顧「日常 / 相機」兩用,且容量也有 9 公升,也不失為另一種選擇。
最後原廠也提供了超好康的抽獎福利,直接送一顆「New Commander」給 01 的網友,機會難得請好好把握(文末還有福利社

/// 小惡魔回文抽獎活動

- 活動辦法:回覆文章留下你對沃坦「New Commander」的觀點或評價,就符合抽獎資格喔!若複製他人的回覆內容或無意義回文,將不具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
- 活動獎項:New Commander x 1(僅1個名額)
- 活動時間:即刻起至 2023 / 02 / 03 中午 12:00
/// 福利社














◆獲獎名單暨抽獎影片公佈:
◆獲獎名單(站內ID):
得獎順序 | 會員名稱 |
New Commander | iampupu |
◆抽獎實況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