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MINOLTA反標準熱靴座.

MINOLTA反標準熱靴座.


MINOLTA相機工廠.在1988年之前.與其他廠商一樣.沿用閃燈的標準規格.
而在推出自動對焦相機時的α-7000系列和同一代的閃燈.仍然保持此設計.

但自Minolta AF的二代机(i)系列推出.使得新產品和傳统產品不能直接通用.
為解决這個困擾問題.美樂達推出轉接燈座FS-1100.而SONY版本稱為HS1AM.

如此一來.就可以讓新型的自動相機的iISO熱靴.轉接成為一般的標準熱靴接座.
因為有商機.副廠也有推出這類轉接燈座.例如大陸永諾的YN-H3.海鷗的SC-5等.

但是.不久之後.SONY還是回到原來閃燈的標準規格.只在前面加電子接點的新方式.

[初稿].2020/9/16.

網路資料圖片參考如下:

MINOLTA反標準熱靴座.

MINOLTA反標準熱靴座.
MINOLTA反標準熱靴座.
2020-12-30 21:06 發佈
老何boss wrote:
MINOLTA反標準(恕刪)

跟市塲主流格式不同,还是比較冒險的作法,
像Sony之前的MS卡,因不敌的較為通用的SD卡
後來也是被市場淘汰...感謝分享!
生死只是件閒事
death0101 wrote:
(恕刪)


+1.

以前錄影帶的系統之爭.

也是這二家商品的戰爭.

結果新力最後不敵松下.

不過現在MS卡還有在賣.
個人還蠻喜歡Minolta那個反式熱靴的,機頂的金屬較窄且為圓角不卡手、閃燈底部全平,接點內藏(必要時還有增加的空間),拆裝也很快速,感覺是比較先進的設計。

Nikon以前在F/F2使用的倒扣熱靴環形閉鎖,在堅固表現上更是出色(可以當提把),F3雖為相同概念,但接口由楔形吻合改為直牆開溝,密合度差了不少(說明書上叫人不要提那個位置)。
jenhoxen wrote:
個人還蠻喜歡Minolta...(恕刪)

+1.

這個觀點.跟我以前的想法一樣.也覺得比較不易搖晃.

可惜.因為其他廠家沒有跟進.因而功敗垂成.前功盡棄.
jenhoxen wrote:
Nikon以前在F/F2使用的倒扣熱靴環形閉鎖,在堅固表現上更是出色(可以當提把),F3雖為

以前我有買過一個盒裝新品.很堅固耐用.

網路資料圖片參考如下:


老何boss wrote:
以前我有買過一個和妝(恕刪)


這個AS-1拿在手上的份量以及旋轉時的密合度,遠非後來F3的AS-4能比(雖然看起來像),和現代相機附件的手感差異就更大了
必須講這是很爛的設計,
還好 sony 改了.
CP-9 wrote:
必須講這是很爛的設計,
還好 sony 改了.


現在的才爛吧?前端金手指位置,相機端怕進水、閃燈端怕敲壞→雖改金屬但像"三百壯士"的戰靴(前端露趾是要防護什麼?)
jenhoxen wrote:
像"三百壯士"的戰靴(前端露趾是要防護什麼?)

J大的這個形容詞.十分貼切有趣.

好像後來其他廠牌也有類似設計?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