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單眼至今也一年多了,由於過往就只有一機一鏡一閃燈,因此我並沒有特別去找一個專用的背包去承載它。每次我都是將相機大部分解之後,跟筆電一起放在背包裡出門。但隨著鏡頭越來越多,我開始面臨背包空間不夠的窘境,因此找尋一個專用相機包已是勢在必行之舉!問題來了,市面上包包百百款,有小型的腰掛隨身包,也有那種可以放兩個機背,數顆鏡頭的大型背包,究竟哪一種才是我的首選呢?

廠商這次送測的品牌是 DELSEY,型號是 ODC 31。
稍微 google 了一下後發現,這是一款中文名稱叫做『大使牌』的產品,是法國貨。
根據網路上的資訊,這是家歷史超過一百年的品牌,早年是做行李箱的,一直到 2001 年左右才開始發展相機包方面的產品。

相機包上的 logo 特寫一下
既有的 DELSEY 商標名稱與圖樣清析易辨,但是底下那兩條直線就....看不太懂是啥意思說。

先看看背帶的部份。
ODC 31 是一款單肩背包,背帶正中央有著面積頗大的減壓墊設計。也因為這個減壓墊的存在,背帶的長短調整必須透過減壓墊左右各一個的日字型活動環調整。減壓墊頗為厚實,背在肩上確實舒服不少,尤其是這種一包數公斤的相機裝備,合宜的減壓設計更顯重要!唯一缺點就是這塊減壓墊實在有夠滑,每次我都得把受力的肩膀抬高些才能免於滑落的困擾。

正面打開的樣子。

前方還有一個袋子,有規劃一些空間。
我放了兩組三號電池,一台 NOKIA N95 8GB,一盒名片還有一盒牙線棒,剛剛好!
對於出外採訪攝影時,這樣的空間剛好夠我放一些隨身物品,不需再另帶一個包包裝這些。

ODC 31 的後方有一個魔鬼沾黏扣的空間,放些小型紙本物品是剛剛好,不過並無法塞進去太多東西。

底部打開有一個防水袋的收納空間。
這個防水袋平常是摺疊後收在包包正後方的,不過我認為若是能收在包包底部會更妥當。

防水袋整個包覆起來後的樣子。

防水袋兩側留有孔位,讓 ODC 31 既有的 D 型環得以伸出防水袋外。
沒錯,要用防水袋時,你必須先將既有的背帶或手提把先行卸下,待防水袋罩妥 ODC 31 後,再將背帶或手提把接回原有的 D 型環上。

這是 ODC 31 的內部空間一覽。
基本上內部空間是相當充足的,包包的高度放下一台 350D + 垂直手把 + 24-70 + 遮光罩是剛剛好。
DELSEY 也有額外附上三個可拆卸式的內檔板,而這些你看到的部份都是可以自由拆卸調整的!

包包內額外附了一個拉鍊式的小袋子,看起來應該是拿來裝 CF 卡用的。

所有家當塞進去後一覽。

塞進去的東西總共有這些:
Canon 350D+垂直手把機背一台,17-40, 24-70, 75-300 鏡頭三顆,24-70 遮光罩一個,還有一個 580EX 閃燈與吹球一顆。
當然,平常我是不會帶這麼多出去的,這只是純粹想測看看此包的極限到哪裡而已....


不單檔板可以拆卸,就連整個大內袋也都可以拔下來!
不過拔下來的用意在哪,這我就不知道了....
總結:

這次前往英國採訪,一路上有 DELSEY ODC 31 的相伴,我的相機著實受到了它不小的照顧。雖然在防水套的組裝與拆卸上麻煩了些,但 ODC 31 還是在倫敦多雨的天氣中,忠實著守護著我的相機 (其實應該說守護著 24-70 比較恰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