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門鈕琳瑯滿目,有木製的、金屬製的、塑膠製的, 買過很多款快門鈕,有的失蹤,有的送人了。 印象最深的是朋友做的“時間暫停”, 按下快門的瞬間,就像自己有替身“世界”或是”白金之星“的能力, 讓靜止的畫面停留在自己眼前的框框裡,酷、炫、帥! 可惜只得一錠,怕掉了就買不到了,成為一個收藏品收藏中。

曾經年輕氣盛也犯下過錯,合購A&A的一銀一黑快門鈕,一人一顆,你黑我銀, 到手後仔細看上面有寫著Artisan&Artist字樣,實在太高調又無感不太喜歡... 印象最深的還是那個精品級的價格... 在快門鈕界可以一顆打五顆以上,堪稱快門鈕界的葉問。

後來有一陣子可愛的小瓢蟲很流行,但貴。跟風買了紅色黃色小瓢蟲中國fake版... 螺紋精度不好,盒子裡面還附了黑色橡皮圈增加緊實度, 做工普通,密合度不佳,紅色小瓢蟲沒兩三天就飛走不見了...ByeBye(揮手)

最近另一個友人在市面上看不到喜歡的款式,就自己找工廠生了一薄一厚兩款快門鈕。 快門鈕就是要黃銅做的! 喜歡徠卡老相機之路,就是那麼狹愛, 當今根本沒什麼相機廠商願意用重不拉嘰的黃銅做相機了, 但那性感小彬彬相機的金黃色露銅,不知虜獲多少少女的心? 所以我們還是要黃銅製的!(握拳)

經介紹,這顆快門鈕細節上完美復刻Leica M3快門轉盤上優雅菱格紋與感性的邊緣倒角。 雖然一直沒有入手最經典的Leica M3, 但玩弄過經典小轉盤的時的美妙觸感,在我的食指尖上的回憶一直揮之不去, 彷彿買一顆來裝上,我就擁有了M3的靈魂, 彈指間也能拍出決定性的瞬間(沒錯,是這樣的吧!對吧!)。

另一個細節在於螺紋的斜率與螺距更是與公規的標準幾乎一致,旋上之後緊密貼合。 據描述,各家快門鈕幾乎沒有能與快門洞洞緊密貼合,就像纏綿的兩人,如膠似漆,不輕易分離。就算相機來來去去,但也希望已經是自己手指形狀的快門鈕可以跟著自己一輩子(?)。 講那麼多屁話,突然想到裝快門鈕到底要幹嘛?有啥用? 快門上那個洞不是給你插快門鈕的吧? 可是沒裝快門線的時候,我怕那個小洞會入塵嘛(扭),人家好幾年也沒拍過幾次銀河啊。

一位前輩我們都尊稱他攝影大師,曾經像真的一樣述說著快門鈕的妙用。 平常拍照沒裝快門鈕的時候。雙臂腋下夾緊,靠緊鼻頭頂好相機,深呼吸~~~慢慢吐氣,3...2...1按下快門,他可以hold在1/8s快門不手震, 若裝上快門鈕,可以撐到1/4s安全快門,稱之為人體腳架也不為過。

百元的小飾品可以防手震?
這種民間的鄉野傳奇我們姑且不去討論追究和肉搜它的真實性,畢竟有傳說才能帶給世界更多想像空間與神秘感。 但俗話說聽長輩一席話,勝買錯一堆沒用的配件,有禮貌又尊師重道的我還是信了。 反正可以增加了花錢的正當性,剛剛好而已。這麼有用的東西一定要買、買、買!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最後就手滑,買了幾顆有厚有薄,那樸實無華的黃銅製快門鈕。 上面沒啥圖案,也沒有鍍銀色GD95經典口味或鋼琴烤漆曜石黑色口味可以選擇,only假黃金的純粹銅色原味。

把手邊可以裝快門鈕的相機都拿出來裝一輪, 發現黃銅色低調中帶有奢華,悶騷中又帶點奔放的港結,好像挺不錯(搓手)。 搭配銀機或是黑機,黃銅色都能融入其中,絲毫不搶走機身的風采。







用起來個人喜歡厚一點的, 有存在感,又不會太令人在意, 仔細看大方又閃亮,沒注意的時候又好像不存在, 介在有跟沒有之間,穠纖合度,恰到好處,就像我身體的一部分。 (但依照每個人手指長度,指頭肥厚程度指尖形狀不同,也有可能適合和喜歡薄的) 如果你的快門上面剛好有洞,又剛好跟我一樣怕入塵, 快去買顆快門鈕裝上去,拍張照來一起分享吧。

ps.裝上快門鈕,忘記關相機電源,在包包裡面拍了數百張包包內袋寫真,不是快門鈕的錯好嗎?
初次po文,已詳閱公開說明書,雖然國小國中高中大學都有畢業, 但還是有可能語文能力不佳,若有冒犯或違規,立即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