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看過一篇文章
其中某段的大意是說:「某些DSLR製造商不設計"機身防手震"
是因為他們認為每顆鏡頭無論是重量乃至特性各不相同
因此針對個別的鏡頭作防手震設計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但是"機身房手震"對於消費者似乎是更為便利(且省荷包)的設計
不知各位大大的意見如何?!
1. 提供防手震功能給任何一顆鏡頭
2. 理論上同樣焦段鏡頭應該會比別家有防手震鏡頭便宜
鏡頭防手震的優勢是以下兩點:
1. 防手震功能是以該鏡頭設計 尤其是當焦段長時 小小的晃動也會造成圖像巨大的晃動 所以鏡頭防手震會比較精準
2. 最主要的優勢是防手震鏡頭啟動時會在相機景觀窗看的到 所以你照出來的也是你所看到的. 相反的防手震機身防手震功能啟動時sensor在動但是你看不到 照出來會有差異
Canon說明:
"機身防手震功能在短焦鏡頭需要sensor極微小的偏度, 24或28mm 只需要1mm或更少.
長焦鏡頭需要sensor大幅偏度. 300 mm 需要移動sensor約5.5mm 來做校正.
以目前的科技還無法使sensor達到這樣幅度的移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