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評測】就是愛與眾不同,德國工藝 - Metz Mecastudio TL-600(使用心得 - 文長)

前略,大家好
其實這篇存在我電腦裡已經存了3個多月了 XD
只是一直覺得比起閃燈那篇,寫的不夠完善...
期間修修改改,剛好最近有人私訊問,就貼出來囉!

上次介紹完目前市售閃光燈皇:Metz Mecablitz 64 AF-1 Digital
話說我的 64 上個月被我操壞了,主燈故障,踏馬的= =" ...
但沒想到送原廠代理商不到一週,居然換了一顆新品給我!
這邊要給 Metz 的臺灣代理商一個優良評價!
(這邊順便推一下臺製品牌 Sunpower 的 QT-1 發射器,用了三年有一顆輕微故障:當主控時無法機身切換模式,寄回去原廠一樣不到一週換新的給我)

以上廢話結束!
這次要來分享的是 Metz 的棚燈之最:Metz Mecastudio TL-600!
沿襲敝人的發文傳統,分享的是使用心得經驗以及優缺評比,
因此所以對於想看開箱、操作說明的朋友們,一樣可以直接點上一頁了。



說起 TL-600,我從 Metz 剛發表踏入棚燈領域,率先推出的 BL 系列就開始關注,
畢竟 Metz 的閃燈用久了,在光質、色溫的表現上算是有相當程度的信賴感,
聽到說要出棚燈,自然也就會有興趣 XD

但 BL 系列畢竟沒有散熱風扇,對於需要長時間拍商攝的我來說並不太合用,
而 Top Line(簡稱TL)系列雖然 9 月下旬上市,但全臺通路一直都沒有貨,
只能漫長等待,期間還發了一篇多款棚燈選購的請益文;
因預算有限無法上Profoto 或 Broncolor,長期租燈,到後面開始漸漸覺得不划算,
期待的 Metz TL-600 卻又遲遲沒貨,甚至當時已經鎖定原本慣用的 Elinchrom BRX-500。

好在當時的商攝案量突然驟降,降低了我買燈的衝動...
終於在 2015 年的 6 月,臺灣通路開始有 TL 系列的貨!
經過長時間的打聽與做功課,最後終於在 2015 年的年底入手(11月)兩組,
說也奇怪~商攝案量就在這時又活絡了起來,短短 4 個月就吃了我 2 萬多的快門數...
也許我與 Metz 這個品牌就是冥冥中自有緣份吧 XD

說起這支棚燈,就如同同品牌的閃光燈一樣,
完全不負眾望,獨樹一格、自成一派,奇怪的很!
以下就是使用至今的優缺點評比:



缺點:
‧ 操作很與眾不同
‧ 觸控螢幕,操作上不夠直覺快速,說明書全英文
‧ 做工沒有很細
‧ 沒有群組設定,沒有高速頻閃,回電基本上不算快
‧ 燈頭沒有玻璃保護罩
‧ 非常笨重,還很大隻
‧ 攜行帶更是驚人
‧ 買 Kit 組沒付標準罩,要另外買
‧ 原廠控光工具品質一般
‧ 臺灣代理調貨速度奇慢無比
‧ 沒有發射器
‧ 沒有發射器
‧ 沒~有~發~射~器~




‧ 操作很與眾不同
這隻燈的出力是很奇特的 1.0~6.0,而不像普遍歐洲燈是 4.0~10.0 或 3.0~9.0,
對於已經習慣一般棚燈的操作的朋友們來說,初次使用這隻燈會一下子沒有概念。
但習慣後就倒還好,一樣是 6.0 個級距的差異,只是最小跟最大的數值不同罷了!



‧ 觸控螢幕,操作上不夠直覺快速,說明書全英文
這幾乎是 Metz 近幾年所有新產品的共識了...而且 Metz 似乎也很確定就是要往這條路走!
但很不巧的棚燈系列的說明書沒有多國語言版,
當初我去店家拿燈時,光是要怎麼把模擬燈跟回電音打開我們就在現場研究了10分鐘以上 XD
雖然功能沒有像 64 小閃那麼多,但我回到家把說明書邊查邊翻也搞了好一段時間,才把功能都摸透。



‧ 做工沒有很細
從這張圖每個組裝的接縫處來看,
德國工藝...有些地方還是很粗糙阿一▽一



‧ 沒有群組設定,沒有高速頻閃,回電基本上不算快
多燈多棚時無法分群組,想要這個功能只能用離閃器(重點是誰會買那麼多隻的離閃器= =")
而且離閃器只能分頻道,不同頻道的燈接收到光觸發一樣照閃不誤。
跟 Elinchrom Pro 等級以下的棚燈一樣最高快門只到 1/180,沒有頻閃,全光回電約3秒,
但這個價位大概也只有對岸有本事做出頻閃 XD

By the way,當使用模擬燈強度與閃燈強度同步時,模擬燈增光時很快、減光超慢,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每次降低出力時,都要等個 5~10 秒模擬燈出力慢慢降才聽得到 "嗶" 的回電音,
所以如果要搶速度建議模擬燈設定單一出力就好。

‧ 燈頭沒有玻璃保護罩
硬要說這不能算缺點啦,因為其實不少知名進口燈也都沒有,如 Bowens、Elinchrom ...
但燈頭裸體總是會讓人覺得不安全...
沒有 Profoto 的毛玻璃,至少也給個像 Broncolor 的玻璃罩呀~~~



‧ 非常笨重,還很大隻
不得不說這重量是我摸過所有進口同級燈之最(1000瓦的不算),
但這也有另外一種說法:代表他很強壯 XD,這個優點我會在下面提到。
但這重量跟全金屬的國產 ET 燈比起來還是輕。

‧ 攜行袋更是驚人
先前有網友提到,也許德國人思維不同,他們可能認為既然賣給你的是 "一組器材",
容器就應該要整組能放進去(包含燈架)。
80 x 30 Cm 的大箱子,兩隻燈、兩隻原廠燈架、兩個碗公、兩個 6x9 無影罩跟卡口、一條25米工業延長線 + 一條9米防雷擊延長線,
全放進去空間還綽綽有餘,大的東西放不進去,但要放點餅乾糖果或小配件絕對沒問題,
底部空間如果把原廠燈架改成 Manfrotto 1005 這種可折疊組合的燈架,可以放 6 隻進去。
來欣賞一下他的雄壯威武 XD



什麼?你說光這樣看看不出來他有多大嗎?
也是,那我放一顆 24-70 在旁邊對比一下。



夠誇張吧,幸好可以拖拉 XD
至於頂部的背帶跟提帶只是裝飾用,畢竟這個重量跟大小,我保證你不會有想要去揹他的慾望一▽一
另外提一點,一般 2.0 轎車後車箱大概放兩箱就 "全滿" 了,
我家 Camry 後車箱兩箱進去,只能再塞一點反光板這種很扁的東西。

‧ 買 Kit 組沒附標準罩,要另外買
其實這也不能算缺點,畢竟不少知名進口燈也都沒有附,
只是我一直覺得碗公是很基本的東西,就像鏡頭的遮光罩一樣,
除了提供基本的控光,對於燈頭裸露在外的棚燈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 原廠控光工具品質一般
那個材質講直接一點就是對岸製造啦 XD
用料是不差但是厚度不足,用沒幾次內部反光銀布就被我撐破了= ="
但除非是 Profoto 或 Broncolor 這種名燈,一般也很少會買原廠的控光工具就是了...
這部分就自行購買習慣使用的控光工具囉!

‧ 臺灣代理調貨速度奇慢無比
不知道是我衰小剛好遇到缺貨還是怎樣,總之我叫了兩個碗公,
代理商硬是拆單想辦法先生了一個給我(那個時候要去外地出差,急用),
另一個說要跟德國原廠叫,結果等了兩個月第二個才拿到。

‧ 沒有發射器,沒有發射器,沒~有~發~射~器~
這是我覺得很誇張的一個缺失,身為進口燈,居然沒有發射器是哪招?
也就是說當你沒有掛機頂閃光燈做光觸發,也沒有離閃器支援時,
你買了 Metz Mecastudio TL-600 他就不會閃,不!會!閃!
放眼望去無論是國產燈、左岸燈、進口燈,有哪個品牌是沒附發射器的啊?
就我聽過的品牌好像沒有欸 ... Metz 就真的是硬要跟別人不一樣 ="=
不能遠端遙控或設定群組就算了,至少要來個可以觸發的發射器吧 ...



以上除了沒有發射器真的讓我覺得是重大缺點,
以及攜行袋便利性真的很差以外,其他只是一些個人使用習慣上的挑剔 XD
那麼接下來就換成優點囉~~~



優點:
‧ 色溫漂亮且準確
‧ 耐操穩定,C/P高
‧ Bowens 卡口
‧ 傘座有額外防呆彈簧結構
‧ 螢幕有反轉機制




‧ 色溫漂亮且準確
Metz 的一貫優點不解釋,拍出來的照片清淡柔和,人像的話則是白裡透紅。
跟閃燈一樣,10連發一發色溫都沒翩,出力穩定、光質優異不容易出油光,
清澈乾淨帶些粉感,即便是上碗公直打也一樣,就是不會跑出那種高對比的油膩感。
(當然這跟機身設定也有關,商攝我一律都開中性 7,-1,-1,0)

‧ 耐操穩定,C/P 高
2月底我去外地出差9天做商品攝影,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早上8點到晚上9點)
除了晚上回飯店睡覺以外,模擬燈都是開一整天,出力大約是 3.5~5.0,然後一直按快門一直閃,
期間完全沒有發生任何的熱當或是秀斗,穩定度相當優異(也許這就是體積較大較重的原因?)。

想到前年一樣是拍商品攝影,租了四隻 Elinchrom BRX-500,出力一樣維持在中~中上,
大概拍了 4 小時候就開始熱當,必須關模擬燈或是讓他關機散熱個 10 分鐘,
只能說以這個價位來說,Metz Mecastudio TL-600 算是 C/P 相當高的產品。

‧ Bowens 卡口
對於有在接觸棚燈的玩家們,這部分應該就不用再多做解釋了,
Bowens 卡口的控光工具好買又不貴,4~5K 就能買到品質相當優異的八角罩 / 雷達罩等。

‧ 傘座有額外防呆彈簧結構
有些棚燈的傘座需要額外購買,這隻不用,位置在主燈的正下方一點點,
值得一提的是他有所謂的防呆設計,裡頭有一片彈簧結構鉗住傘柄,
所以即便你忘了鎖緊,插在上面的傘也不會因為燈頭轉了大角度而瞬間噴出去或是下滑把燈頭打爛。

‧ 螢幕有反轉機制
其實這個功能在 Metz 的小閃燈上也有,因為是液晶顯示器,可以自由調整顯示方向或是自動偵測,
所以對於想把這隻燈倒吊固定在攝影棚內的搖臂上時,不用擔心螢幕轉了 180 度不方便看的問題。



一樣總結一下使用心得:
其實優缺點分析完後也沒什麼使用心得XD(被打爆)
對於無法上到瑞典名燈的職業使用者,又想追求進口C/P燈來說,
除了那個攜行袋體積跟沒有發射器真的很 G8 以外,
在其他地方這隻 Metz Mecastudio TL-600 算是表現的非常襯職也非常對得起它的價位!

當然預算夠的話我還是會推 Elinchrom Pro-700 以上等級或是 Profoto 之類的燈,
但如果預算只有 40~50K,除了大家普遍推崇的 Elinchrom BRX-500,
這隻 Metz Mecastudio TL-600 也是很值得考慮的一支燈。

至於維修部分,因為我還沒碰到,暫時無法分享臺灣代理商的維修速度跟品質,
目前只知道叫貨速度很龜 XD
其他有什麼想到要補充的就之後再陸續更新囉^^



以上,謝謝各位!
以下分享一些這隻燈拍出來的照片:























2016-05-13 12:04 發佈
不好意思想借這樓問一下版大
請問您使用Metz 64 AF-1時是用哪型號的觸發器來觸發?
雖然小弟使用的相機品牌(SONY)與您不同
但仍希望能參考一下看有無可能通用........

J.Saviour wrote:
不好意思想借這樓問...(恕刪)


文中提到的 Sunpower QT-1,可 TTL 可機上控,
但 M 出力只能 1/128~1/1,少了 64 本身燈上控的 1/256 這段。

但這顆觸發器似乎沒有支援 Sony
而且我也是在另一篇看到別人回文說不支援 Nikon 的 TTL
J.Saviour wrote:
請問您使用Metz 64 AF-1時是用哪型號的觸發器來觸發?
雖然小弟使用的相機品牌(SONY)與您不同
但仍希望能參考一下看有無可能通用........
Cactus V6 IIs有內建Metz 64 AF-1參數,提供給你參考。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