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會選擇Benro A2292TV1,或許很大的因素就是我第一支腳架也是這個牌子
記得從6年前購入Benro A300EX+BH0這個套組以來,就一直很穩定的沒出過什麼問題
就算長期都被丟在車子的後行李箱,最多也就是被曬到變成為溫的狀態
如果真的要說不滿,那就是收折長度高達快60cm與升中軸只有144cm左右
雖然小弟只有170cm出頭,但要微彎著腰看觀景窗,那還真的有點不舒服
然而在2012年時,小弟讓原本從研究生時代開始用的4/3系統退役,並且進入防潮箱當備用機後
為了女王所愛的淺景深而踏入了FF,入手了當時的炸子雞「入塵600」後
再隨著鏡頭的增加,這組Benro A300EX+BH0出現了中軸全升不穩跟鎖定後會移位的狀況
但想說勉強還能用,就將就著用了三年多,直到最近有朋友表示自己想要找便宜的腳架
因此就立刻讓朋友以友情價接收原本的腳架後,就開始思考換腳架的事了
在許多網站,尤其是Mobile01爬了不少文後
原本準備好的碳纖維腳架的預算,但剛好聽聞朋友的碳腳被踩斷了
轉頭想想家裡的小惡魔也才兩歲左右,破壞力驚人
就連女王大人都評估小惡魔有很高的可能性會在我不注意的時候破壞腳架
因此還是把目標轉向鋁合金腳架,由於第一支的Benro鋁合金腳架做工良好
所以第二支就依然選擇Benro,並爬文思考自己可以接受的節數與重量後
選了這支五節2號腳的A2292TV1,而且只跟碳纖維版本的差了300g,是可以接受的重量差距
既然決定就趕快上網訂購,然後下面的盒子就出現在家裡的地板


因為A300EX+BH0已經售出,但盒子還在,可以比一下收折的長度,右邊的是A2292TV1

Benro A300EX+BH0的數據,被換掉的主因就是承重僅有4kg,但我想打4折的1.6kg是極限了

Benro A2292TV1的數據,腳架14kg,V1雲台標榜承重25kg,這才是我等等測試的重點

先全部配件來看一下,腳架袋、保證書、說明書、手腕帶、腳釘、短中軸等......

全部配件包一起量一下,有2.6kg多,幸好我平時都丟在車上

只量腳架+雲台是2.05kg,有比官方數據的2.11kg輕一點

反折收納長度是41.5cm左右,比官方數據的41cm多一點點

驗明正身一下,腳架型號A2292T

不升中軸高度約140.5cm,已經快要追上A300的全升高度了

中軸全升高度約163cm,這高度讓我終於可以不用彎腰看觀景窗了

V1雲台,號稱承重25kg,我想就算打個3折,也還有7.5kg,應該是夠用了
而且使用ARCA的規格,可以直接身我相機上的Capture PEAK DESIGN配件直接通用
接下來就直接簡單測試,因為腳架能否負荷我現在的裝備,這才是我最重要的考量
等等會用到的測試裝備有Nikon D600、電池手把(電池AA*6)、Tamron A009、SB-910(電池AA*4)

Nikon D600 + Tamron A009(約2.5kg),為了增加力矩不裝腳架環,仰角45度鎖定不會移位

Nikon D600 + Tamron A009,側邊近90度鎖定不會移位

測試裝備全上(約3.7kg),雲台鎖腳架環,仰角45度鎖定不會移位

測試裝備全上,雲台鎖腳架環,側邊近90度鎖定不會移位

測試裝備全上,雲台鎖機身,仰角45度鎖定不會移位

測試裝備全上,雲台鎖機身,側邊近90度鎖定不會移位
整個測試過程,雲台鎖定之後機身都很穩定,不會有之前的狀況,這點就讓我很滿意了
雖然整支腳架的重量有上升,但我想這就是器材升級之後所必須要面臨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