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許多文章,心中一直有個疑感。
很多人判定數位相機好壞是用 "和肉眼所見較為接近" 來判斷的。
可是每個人的眼睛都不一樣又如何判定?
每個人的CCD/CMOS(視網膜)對光線顏色的感受度不同,甚至畫素數也不一樣。
每個人的鏡頭鏡片(水晶體)的形狀也不一樣,透光度也不同。
每個人的光圈(瞳孔)形狀和最大值應該也不太一樣。
每個人的影像處理器(大腦)也不太一樣。
有的人還有加濾鏡(眼鏡),品質好壞可能也有差。
參數還真多!而且還沒算顯示卡、螢幕校色之類的問題...
同一個時間同一個景,可能甲看到的比較鮮豔,乙看到的比較平淡。
因此,鮮豔的相機接近甲的視覺,平淡的相機接近乙的視覺。
在下認為,每個人應該只能找到和 "自己" 肉眼所見相近的相機(當然可能要用了很多台才知道)。
這台相機不見得適用於別人的肉眼。
所以我覺得用 "和肉眼所見接近" 這種方法評價相機好壞應該是不夠客觀的。
不知道各位先進有沒有什麼看法?
wtl0523 wrote:
同一個時間同一個景,可能甲看到的比較鮮豔,乙看到的比較平淡。
因此,鮮豔的相機接近甲的視覺,平淡的相機接近乙的視覺。...(恕刪)
我覺得這個問題在邏輯上就有問題...

當以甲的視覺看景和看相機時,同樣都是比較鮮艷的,反之則用乙的視覺看景和看相機時,也同樣都是比較平淡的,所以除非人的眼睛在看景和看相機的時候會不一樣,否則只要相機的色彩真的接近景的色彩,那麼同一台相機在甲和乙看來都是接近「肉眼所見的色彩」才對~

此外,可能我看到的文章和樓主看到的文章是不一樣的吧(比如那一天到晚出現的「X記藍」就是最好的範例


美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http://blog.xuite.net/lcying/A710
http://lcying.pixnet.net/blog
wtl0523 wrote:
最近看了許多文章,心中一直有個疑感。
很多人判定數位相機好壞是用 "和肉眼所見較為接近" 來判斷的。
可是每個人的眼睛都不一樣又如何判定?
在下認為,每個人應該只能找到和 "自己" 肉眼所見相近的相機(當然可能要用了很多台才知道)。
這台相機不見得適用於別人的肉眼。
所以我覺得用 "和肉眼所見接近" 這種方法評價相機好壞應該是不夠客觀的。
不知道各位先進有沒有什麼看法?..(恕刪)
個體差異原本就不應該成為客觀價值的判準,而只是主觀價值的判斷。
喜歡是主觀的價值判斷,而好壞則必須有客觀價值作為基準。
簡單地說,因為身體上的差異,最終輸出裝置的差異,我們能夠做出的主觀判斷,應該是「喜歡」或「不喜歡」,而非「好」或「壞」。
若能理解兩者的差距,其實會減少一些爭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