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潮箱分兩種一種乾燥劑一種晶片式,一起測試看除濕過程,
測試時間一小時,空箱測試,將門打開後,讓外面空氣跟箱內是一樣的環境,
兩台的旋鈕皆轉到H(最強功率的位置),
確認時間及現在濕度,將測試B的顯示溼度計放進箱內後,開始插電測試,插電後碼表計時開始!
首先,測試的兩間品牌就不說了,只貼型號,證明兩台的內容量是差不多的等級來測試。

實體箱子

首先先測試乾燥劑型的防潮箱,測試時間18:51分,A溼度計大於B溼度計約0.5%的濕度,就以A為標準,以下B的顯示溼度計則加上0.5%才等於A溼度計的數值,原廠的錶頭跟溼度計有落差,所以校正了一下,校正完錶頭濕度接近B的溼度計,現在濕度約63.7%(以A溼度計為主)

然後將B溼度計放入乾燥劑防潮箱內,時間18:53分,因為手拿溼度計,所以濕度有飆升了幾%。

然後開始插電,碼表計時開始。(不好意思,亮度太亮,要看仔細一點..)

接下來看碼表上的數字就知道時間過了多久,測試過程中濕度一直飆升,讓我以為這台是不是壞了...還是我買到一台加濕箱?不然箱內濕度比箱外還高,差點打電話去退貨時,到了約4X分鐘後,濕度就降下來了,似乎證明他沒有壞,於是就繼續測試到滿一小時。(註明:剛插電時,似乎乾燥劑再加熱再生,所以會有回潮現象,濕度飆超高後,才開始慢慢慢慢慢降下來)























以上為測試乾燥劑式的防潮箱一小時過程。
測試濕度顯示一小時後,箱外濕度61.2%,箱內濕度62.7+0.5%等於63.2%
相信乾燥劑式防潮箱需要蠻久的時間才能達到低濕的環境。
接下來為晶片式防潮箱測試
測時當下時間為21:18分,為保真實性,將剛剛測試完乾燥劑防潮箱的AB顯示溼度計,
放置外面與外面空氣相等於,所以放置時間約一小時後,再回來測試晶片式防潮箱,
接下來看碼表上的數字就知道時間過了多久,測試過程中濕度穩穩持續性的降低濕度,除濕效率看的見。
所以測試第二台的防潮箱時間已經晚間9點18分了。
現在濕度約59.6%(一樣以A為標準)

















以上為測試晶片式的防潮箱一小時過程。
測試濕度顯示一小時後,箱外濕度59.4%,箱內濕度41.0+0.5%等於41.5%
相信兩種比較結果非常的明確,晶片式除濕效率高,並且穩定除濕,無回潮濕度飆升現象,
入門款的晶片式1小時約20%的除濕效率。
以上測試完成,相信大大們應該都看得出來這是哪兩間的品牌了,
兩台價差一張小朋友,足以見得乾燥劑跟晶片式的成本差多少了..
差一張小朋友應該也分進口跟國產的差別,一間是從對岸進口來賣,一間是國產本土製造,
大陸賣的總是比本土的便宜不少。
謝謝各位觀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