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打鳥我其實是很克難的使用小白IS(註: 用小白IS還克難?),拍回來後再裁切,小白IS最遠焦段僅200mm,所以再怎麼裁都是有限,而且裁出來影像尺寸過少,沒有太大用處。本來想買支sigma 50-500,不過想到很笨重的體積及價錢後,還是忍著沒買。
適逢換隨身機的時機到來,所以就換成了Fujifilm Finepix F30(以下簡稱F30)+單筒望遠鏡的組合,為什麼會選Fujifilm的F系列?無他,高ISO最令滿意,拍鳥或平時使用都很適合,亦有人可能會問我,現在都已經出到F50了,幹嘛回到用F30?如果你有看過測試報告及範例圖檔,相信你也會放棄F50沒用的1200萬像素,雜訊抑制比F30/F31還要差的F50,目前F30/F31還是隨身機中高ISO的王者,內行的首選呢,不過‧‧‧很難買,還好有一家還有賣F30的水貨英文機,而且價位低廉,令F30變得物超所值呢,請自行到Google找找看,找一下就有了。
單筒望遠鏡我最後選擇了X寶的Fujisawa APO 9x30(以下簡稱9x30),這樣F30+單筒的組合,這樣的合體組合令F30望遠端變成972mm,接近1000mm的巨炮,但價位也僅是10000多一點點,相當超值,而且體積「輕巧」呢。成像品質、操作性能到底如何?我們一起來看看。
外觀篇
x寶上說是Fujisawa的版子,但單筒上印的是Explorer,不知是系列還是什麼,不過這支單筒還說自己是Designed in Japan,又有APO,應該還不錯吧。 整支的質感還算不錯,口徑30mm,不算大,所以入光量可以預期的不會太多,另外,手動對焦環的質感佳,轉動阻力順暢亦不會太鬆,剛剛好,令在手動對焦時輕鬆的找到焦點。 | |
最近對焦距望僅1.3M,相信可以兼職使Macro用,不過說真的,不實用,因為超級難用,而且快門速度低,沒太大用途。 | |
最後,多來一張變了大眼睛的F30正面圖吧。 |
測試篇
基本上,測試還是使用本站一直在用的解像力測試圖,只是這次的距望變得極遠。F30配合9x30使用時,大約變焦1.5倍後便沒有成像圈,但仍有可能有週邊失光的現象。以下的測試全部使用腳架及2秒倒數拍攝,ISO控制在100,偶爾會用到200~400,因為三倍後光圈較小,F30最慢快門又限制在1/4s,變焦後可能光線不足,故三倍後只好使用ISO 400。
上面的照片是在加了9x30後變焦1.5倍左右時拍的,中心點的解像力還算不錯,不過邊緣開始有色散及成像鬆散的問題。
放大到100%時就可以清楚看到邊緣成像鬆散的問題。有此現象除了是這支9x30本身的品質外,F30的鏡頭也佔了一部分原因,這顆鏡頭一直被說的紫邊的問題隨著9x30被「放大」了。
既然有色散,邊緣又鬆散,有沒有實用價值?先看看如果不加9x30,用F30的三倍變焦能看多大?
首先,可以看到放大倍率明顯的差距,再上一張僅用到F30的1.5倍變焦就已經差不多可以看到整張測試圖,這張F30用盡了3倍後,還是力有未遞。那裁切出來可能會比這支9x30好嗎?或者成像品質接近嗎?
F30三倍變焦+9x30 (100%裁切) | F30三倍變焦 (100%裁切) |
結果不看可知,用了9x30後,雖然是有點色散,但分辨率基本上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紫光的問題同時可以明顯的觀察出來。
除了色散外,成像色調會不會因為9x30而有下降?
左邊那一張是9x30+F30三倍變焦,右邊那張是接近被攝物後的F30三倍變焦圖,成像色調基本上兩者接近,沒有太大的變異。
順帶一提,這兩張的快門分別是1/8及1/27,即是說,使用9x30後,光圈大約小了3級左右,可以當成F30望遠鏡端的最大光圈降為14左右,非常小‧‧‧不過還好不是 F5 直接 x 9 變成 F45,光圈45的話,就可以拿去扔掉了。
戶外篇
在室內控制良好的情況下,我們可以使用低ISO、慢快門等方式來拍攝,但這樣基本上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我們要拍的不是靜物,而是隨時可能會動的鳥,戶外拍攝時,這類數位相機+單筒的組合大多是晴天機,即是要光線良好的情況下才有用,可以想想,光圈變成14,又要有安全快門(1/1000,或者低多1/500左右),這樣天氣不好不是不用拍?
實際的使用結果亦是如此,如果手持的話,快門起快要用1/350以上才較安全,而且逆光可以不用拍,因為成像會很醜,有拍和沒拍沒太大分別,順光的話,對焦後再拍基本上還不錯。
左方那張是沒用9x30時三倍的結果,不用多問,連隻鳥影都看不清楚,右方那張就是三倍後再加上9x30的結果,基本還算清楚,接下來的請自行點擊下載觀賞了。
(原圖請到原網站http://dcaid.com/article/article.asp?tid=143下載,01中無法使用Image map )
總結
總體來說,這支的C/P值很高,以3800的價位有這樣的表現,十分超值,拍攝結果如果加點後製(調色、銳利度調整等)的話,成像是蠻可以使用的;操作方面在習慣以後基本上可以很快的找到被攝物,加上有LCD的即時Preview,有時候比用單眼的觀景窗來得方便。安裝上要注意要鎖緊在中央,如果有稍偏左或右的話,還是可能會出現小小的成像圈,這支9x30的後徑很深,建議加裝保護鏡以免鏡頭與後鏡頭組相撞。不過,如果之後有錢有體力的話,我還是會買一支焦距到500mm的單眼相機鏡頭來使用,畢竟兩者定位、價錢不一樣。這支可以輕鬆的使用,分體後還能做回一般的9倍單筒望遠鏡用以賞鳥,一物兩用,超值之選。
謝謝觀賞,原文:http://dcaid.com/article/article.asp?tid=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