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為自己還是個學生,最近看到一年級新生對於踏入攝影的領域多多少少有些疑問,在攝影課程需要之下,上課時必須各自擁有一台相機,而沒有相機的學生就得開始考慮購入相機等等相關問題,若教授(老師)又沒有提供較多、較為正確、多元的資訊之下,學生要選購這類設備時就有些困難了。
因此我想對針對入門新手給予建議與整理出一些基本資訊,所以不加以解釋詳細的器材規格及攝影技巧與概念,單純以購置攝影器材為先,學習攝影為後之目標。
這裡再提出本篇重點是希望以學生角度來購買攝影器材所給的建議,所以高階機型(太貴)與近期推出的機型(還不穩定?及不易買到...)尚不列為討論與建議;內文若有錯誤與需要更正補充的地方還請各位板友提出,我在更新時會附上您的資料與鏈結。
以下內文我竟量以條列式呈列出建議。
內文開始:
-購買相機前所需考量的問題-
1. 金額預算。(請考慮清楚自己與家裡能付出多少金錢預算來購買)
2. 廠牌選擇。(若有強烈的廠牌情結,在選擇時能自動刪去大半的資料)
3. 拍攝目的、用途。(大多時候相機是用來拍旅遊用?家庭生活?生態?人像?)
4. 重量、大小。(相機小重量輕攜帶較為方便與輕鬆,相對的會與機身性能得有所取捨。)
5. 其他週邊設備的預算。(像是腳架、保護鏡、電子快門線、吹氣球等等...)
6. 其他需求。(這項建議自己列出其他需求)
以下開始內容冗長...可以至最後『精簡版建議』觀看謝謝~
接下來提供一些基本資訊知識:
一、相機廠牌
這裡列出較眾為人知的相機大廠品牌,這些廠牌擁有較多的技術與經驗,也對於售後服務較有保障。(以字母順序)
廠牌名稱 | Sony (Minolta) | ||||||
中文名稱 | 佳能 | 富士 | 尼康 | 奧林巴司 | 松下 | 賓得士 | 新力 |
台灣總代理商 (公司貨) |
ps:別問我 Leica、Contax 跑哪去了~
二、機身選擇
來看看各廠牌有哪些機種、型號吧~!
(筆者為Nikon用戶所以對其他品牌不慎熟析,若有機會以後補充。)
廠牌名稱 | Sony(Minolta) | ||||||
入門機種 | EOS 350D EOS 400D | S 3 Pro S 5 Pro | D40 D40x D50 | E-300 E-500 E-330 E-410 E-510 | DMC-L1 | *istDL 系列 *istDS 系列 K100D K100D-Super | a100 |
中階機種 | 30D 40D 5D | D70s D80 | *istD K10D | ||||
進階機種 (準專業機) | D200 D300 | E-1 | 645 Digital | a700 |
相機種類很多對不對?別怕~先有個印象繼續看下去吧!~
若需要詳細規格可以到網路上搜尋一下,或著觀賞01板友的開箱測試文以進而了解。
三、鏡頭選擇
數位單眼相機的鏡頭是可以更換、拆卸下來的,也因此讓使用者能有非常大的創作空間。
製造相機的廠商也會製造鏡頭,通常我們叫做"原廠鏡頭",另外也有只生產鏡頭的廠商稱作"副廠鏡頭"。
每個相機廠商都有各自的"鏡頭接環",所以不同廠牌的鏡頭就無法接上不同廠牌的機身上(除非依靠轉接環)
生產副廠鏡頭的廠商則是提供較多種接環已公佈同廠牌使用。
副廠大略有以下幾家:Tokina、Tamron、Sigma。
我們先來了解鏡頭可以區分為哪些,『定焦鏡頭』(固定焦距)、『變焦鏡頭』(可以拉遠拉近),在詳細區分為以下:
1. 魚眼鏡頭:可以拍出誇張的變形營造趣味,像是大頭狗的照片。
(因為光學結構特殊,並無強調變形矯正控制,所以焦段範圍(mm)在此不是那麼的重要)
2. 超廣角鏡頭:寬廣的視角範圍,可以很方便的拍攝風景、人像團體等等...(24mm以下左右)
3. 廣角鏡頭:因為可以拍攝較廣的範圍,所以常用於風景攝影、人像攝影、街頭速寫等等...(30mm以下左右)
4. 標準鏡頭:以人眼的視角範圍所作出來的焦段。(通常為50mm左右)
5. 望遠鏡頭:可以拍攝人像、生態攝影、風景攝影。(100mm以上可算是望遠了)
6. 微距鏡頭:它可以將拍攝物體放大,強化細節詮釋。(在生態攝影、精密儀器拍攝都很好用,也可用於人像攝影)
7. 其他特殊鏡頭:移軸鏡(通常用於拍攝建築物)、反射式鏡頭(有特殊的甜甜圈反光成像)等等...
看到這裡得提出一個重點,就是因為感光元件(CCD/如同傳統底片)片福大小的關係,鏡頭的焦距得乘以1~2之間不等(得依感光元件大小而定)
四、攝影周邊器材
有人說攝影的周邊器材才是害死人的錢坑~,但我們是節儉的好學生,只要規劃好能力以內的目標就好啦~
1. 記憶卡:不管是CF卡、SD卡現在價格都不貴,但選擇大廠牌才有較好的保障。(攝影最怕突來的固障、照片消失等等...)
2. 鏡頭保護鏡:一顆鏡頭價格不斐,通常都會加裝一片保護鏡,而這片保護鏡通常為『UV保護鏡』就可。
列出幾家濾鏡廠牌:Schneider、B+W、Marumi、Kenko、HOYA等等...
3. 清潔用具:相機髒了?有灰塵?...我們會需要『拭淨布、吹氣球(別用吹頭有毛的那種)』
4. 攝影背包:專業攝影背包牌眾多,得實際感覺試用才能知道何不合適。另外也有相機內袋可以用在一般包包內。
5. 防潮設備:能有電子防潮箱當然最好,但是在學生宿舍最低底限還是得注意潮濕,市面上有附上濕度計的壓克力盒,放些除濕劑、乾燥包,溼度位於45~55之間較好。
6. 三腳架:拍煙火、拍夜景,長時間曝光時會需要一個穩定的好腳架。
(不建議一開始就購買,便宜腳架也碰不得,因為相機價值遠大於便宜腳架!)
列出幾個腳架廠牌:Gitzo、Manfrotto、Giottos、Velbon等等...
7. 閃光燈:外置閃光燈在拍攝時能給予我們所需要的足夠光線。(除非必須,否則不太建議一開始就花費太多)
8. 其他器材:偏光鏡(CPL)、電子快門線等等...(真有需要再考慮購買)
五、其他基本知識
1. 公司貨、水貨差別。
公司貨:由台灣代理商引進,通常會有良好的保固措施與服務。(在日本是如此,台灣就不予置評了...)
水貨:大都由店家自己從日本買來,水貨沒有台灣代理商的保證書,所以送修時會較為麻煩。
ps:若公司貨與水貨價差不大,當然選擇公司貨;反之就自行定奪了。
2. kit:"Kit" 字樣為機身與鏡頭連同一起販售的版本,通常是較經濟也較省事的選擇方案。
3. body:單指機身本體。
4. 感光元件:如同底片一般,用於感應光影的感應器。
5. 觀景窗與LCD:數位單眼相機通常都是以"光學觀景窗"來觀看拍攝影像的,LCD只用於瀏覽照片及調整相機設定使用。(目前已有數款機種是可以使用LCD來即時觀看與拍攝影像)
6. RAW檔案:RAW為感光元件所記錄的原始檔案,此檔案可保留最大的後製調整空間,但檔案大小也很大。
(每個廠牌的相機都有自家的運算技術,所以不會看到副檔名全為*.RAW,如Nikon為*.NEF檔)
7. 垂直手把:加裝再機身上的一種設備,它可以讓垂直構圖更為方便,也能多加裝電池以增加相機使用時間。
8. 鏡頭轉接環:這是將不同廠牌、規格的"接寫環"轉接在不同相機身上用的,很多玩家們用它來轉接各樣的鏡頭來提升拍攝樂趣。
(大略列出幾種接寫環規格:M42、P6、ROLLEI、EXA、T。)
9. EXIF:這是專用於紀錄相機拍攝資訊的訊息。我們可以藉此得知拍攝時間與拍攝時的設定相關資訊。
『精簡版建議』
1. 算好預算、列出購物清單。
2. 要買鏡頭保護鏡、清潔用具(吹氣球、拭淨布)
3. 原廠電池要多買一顆備用,記憶卡別用不知名品牌。
4. 多問多逛幾家,最好多找些同要購買的同學一起詢價,量多、錢多,與店家議價空間也較大。
5. 要親自感覺相機是否適合自己,重量、大小、使用操作介面等等...
6. 選擇方案建議:
要求省錢 - 水貨機身 + 副廠鏡頭
要求品質 - 公司貨/水貨機身 + 原廠高階鏡頭 (如:Canon鏡頭上有標L字樣的鏡頭)
ps:副廠鏡頭通常較原廠鏡頭的價位來得便宜。
7. 購買相機與鏡頭時須確認機身序號&鏡頭序號是否與保固證名單(或是盒子)上相同,開封時有無刮痕與產品缺失,慎選店家也是很重要的。
新手Q&A
1. Q:我喜歡/拍出像某張照片那種顏色、風格、感覺,要怎麼選擇器材才能夠拍出來?
A:可以花一些時間上網去搜尋喜歡的照片,查看EXIF是使用哪些設備與條件下所拍攝出來的。
2. Q:我想要照片中能有主體清楚,但是背景卻糊到看不清楚那種感覺?
A:這邊簡略的建議是,選擇 50mm F1.8 左右的原廠鏡頭規格,優點是便宜以及符合需求(淺景深)
3. Q:我是否一定得買DSLR才能拍出好相片?
A:不是的。好相片是與器材無關的。有關的只是因需求更好、更精確的器材操控性能等等...才會選擇DSLR
4. Q:我對攝影已經有初步了解,那請問是否建議"一次攻頂"(意指一次買齊全買最好的)?
A:記得吧!我們是乖學生呀~!除非您對攝影非常執著、也有強力的經濟後盾,否則真的不建議如此傷財。
每個人的拍攝喜好、類型都不同,在不同需求下可以有很多種搭配方式,所以建議尋找熟析攝影知識的人來討論,來配對自己的需求會比較快。(若是想詢問Nikon的選擇方案可pm給小弟)
自己是Nikon用家,會認為 D40kit 的確是不錯的選擇,兩萬初左右包含保護鏡&記憶卡&多一顆原廠電池。若對於只是修攝影課成所需才購買,而還未確定日後是否會有更多的攝影需求者,的確是很省錢的選擇。
感謝大家觀看,希望這篇文章能有更多內容補進,也期望能對想踏入數位單眼世界的學生族群能有所幫助~!
【感謝[葉小瞇]、[楓城遊子]、[qkibbs]、[Gotik666]、[sonnar]幫忙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