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反折碳纖腳,跪求解惑~

小弟使用相機一段時間
身邊始終只有一支七八年前買的manfrotto 190XPro
銀色金屬腳架和manfrotto的三向雲台

使用起來一直沒什麼缺點
陪著我上山下海

除了它的重量
實在沒什麼缺點...

不過呢...
之前出發東京
跟朋友借了Gitzo的一號腳
重量輕
穩定度夠

不禁讓小弟興起購買一支碳纖腳架
方便小弟出國或是長時間可以背著走的
(別叫小弟背190XPro,之前背著它去日月潭,著實負擔有點大)

想請問各位01的朋友
有什麼推薦的1號碳纖腳架嗎?!
(除了Gitzo 1號除外,小弟上網查過,可能有點爆預算)

小弟目前器材為5D3+24-70/4
未來最長焦段頂多到135L
這支一號腳,最主要是希望可以出去玩或是出國攜帶用的!!
若是在台北,小弟還是會帶著190XPro騎車趴趴走...

大家有什麼好推薦的嗎??
2013-12-13 13:3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碳纖腳
可以考慮 Kingjue 或 AOKA ~
相關資料01應該都有討論~
除了Gitzo 1號除外,小弟上網查過,可能有點爆預算

這不是在重蹈覆轍嗎?
忘不了它的好
但又想要買別的
然後再重買?

忍著上了吧..
或者不急的話,就忍著,買二手
友站有時候會看到有人出
海賊旗正在呼喚著我~ wrote:
小弟使用相機一段時間
身邊始終只有一支七八年前買的manfrotto 190XPro
銀色金屬腳架和manfrotto的三向雲台

使用起來一直沒什麼缺點
陪著我上山下海

除了它的重量
實在沒什麼缺點...

不過呢...
之前出發東京
跟朋友借了Gitzo的一號腳
重量輕
穩定度夠

不禁讓小弟興起購買一支碳纖腳架
方便小弟出國或是長時間可以背著走的
(別叫小弟背190XPro,之前背著它去日月潭,著實負擔有點大)

想請問各位01的朋友
有什麼推薦的1號碳纖腳架嗎?!
(除了Gitzo 1號除外,小弟上網查過,可能有點爆預算)

小弟目前器材為5D3+24-70/4
未來最長焦段頂多到135L
這支一號腳,最主要是希望可以出去玩或是出國攜帶用的!!
若是在台北,小弟還是會帶著190XPro騎車趴趴走...

大家有什麼好推薦的嗎??

既然大大被Manfrotto 與Gitzo 荼毒,
那一般的腳架實在難以滿足樓主,
就算是大陸腳架大廠也是一樣,

我這裡推薦LVG C-114D + NB545 與LVG C-114C + NB545,
因為它在腳架品牌中不有名,
所以我不解釋為什麼推薦,
請做點功課了解LVG(環宇) 本身是製造什麼的,
製作腳架只是它後來增加的,
以這樣精工的技術製做腳架是一種奢侈,

像是這一篇提到的高標準測試方式,
勇者昇 wrote:
大陸網站看到的內容,頗專業,也可自行測試。
來源: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foto/2012-05/25/c_123192678_4.htm
第一步,拆解腳管鎖定機構:
擰開兩節管的連接部分,鎖緊環寬度大的比寬度窄的好,這個環越寬,連接處抗橫向力的變形越小,腳架支撐強度就越高;有的產品這個鎖緊環不但很窄,只有2-3毫米寬,而且材質是塑料的,一碰就碎,這樣的產品壽命就值得懷疑。
每節腳管松開、收回時,都感覺有一定的空氣阻尼(有些品牌的腳架剛一松開鎖鈕,下節腳管就“亂往下掉”,這樣極不安全),這說明兩節管之間的縫隙比較緊密,這樣在鎖緊操作失誤時,腳架不會“說倒就倒”,給用戶留下了一定的“緩衝時間”。

第二步,檢查腳架抗壓能力:
在不是過于光滑的普通地板上,升起腳架,不要升起中軸,進入正常工作狀態。然後按住中心法蘭盤逐步用力下壓,三條腿不能顫動、抖動,更不能出現明顯的彎曲和外移。根據彎曲、外移的數值評定星級。

第三步,檢查腳架抗扭曲能力
按住中心法蘭盤適當用力左右轉動,在扭力矩下法蘭盤不能有任何的“可以轉動”的感覺,稍有活動量該腳架就壽命不長,根據扭力過程中,三條腿中部的變形數值確定星級。
用這一步可以篩選淘汰出大多數的低檔不合格腳架。

第四步,檢查腳架腿抗橫向應力的撓度變形
左手按住法蘭盤,右手握住一條腿的中部,橫向稍微用力向裏向外來回搖動。這時主要是考驗腳架鎖鈕的連接固定鎖緊能力。優秀的腳架(例如捷信的G鎖鈕腳架)隨著外力只有輕微的彎曲晃動,幅度不足3毫米。而多數普通低檔腳架則會發生20毫米甚至40毫米以上的彎曲晃動。

第五步,查看抗共振能力。
這項內容是指“當三腳架係統受到外來震動幹擾時,能否迅速化解振動,不產生共振,很快回歸靜止的能力”。業余測試的方法很簡單:把腳架全部張開,右手虛握住一條腿的中部,左手食指在另外一條腿上稍用力一彈——這時右手就會感覺到腳架一陣振動,從強到弱,最後回歸靜止。這整個過程的時間長短就反映腳架的抗共振能力。其數值越長,說明腳架在受到外力衝擊時,對拍攝的幹擾越大。
之所以要右手“虛握”,是因為如果握“實”了,腳管就“振”不起來了,無法模擬實際工作室的狀態。這個“延時”若是能用秒表精確測定固然更好,不過我覺得影友購買時檢測沒有必要這麼“科學定量”,“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只要使用“對比”法就能做到心中有數——最優秀的是曼福圖055XPro腳架,共振延時只有一瞬間,0.2秒左右即刻靜止。而捷信GT2541、2331、等大都是0.5秒左右,GT3541則不到0.5秒。多試幾次就能做到“心中有桿秤”。

除了Gitzo 能關關難過關關過外,
就是LVG 有這個能耐,
是我下一支攻頂腳架的首選,
目前我是看定LVG A-214C + NB545,
只是它的價格也不算是便宜就是了,

相關資訊可以到LVG 官方FB 看看,


網路分享文
http://article.dcview.com/newreadarticle.php?type=7&id=10828
http://qicai.fengniao.com/203/2034345_all.html
http://bj.beareyes.com.cn//2/lib/201204/21/20120421161.htm
http://yhnews.zjol.com.cn/xwzx/yhxw/201308/t20130806_478480.htm


以上
其實我個人不是太喜歡反折的腳架
反折的只是收起來的時候短了幾公分
但打開時反而要多扳140度x3
而且穩定度也差了一些(小廠的就更別提了)
不用太計較短了幾公分的差異
而且有一點重量的相機也不太宜用太小號的腳架
反折的腳架也很難達到視線高度,這樣用起來也不好用

rigid wrote:
其實我個人不是太喜歡反折的腳架
反折的只是收起來的時候短了幾公分
但打開時反而要多扳140度x3
而且穩定度也差了一些(小廠的就更別提了)
不用太計較短了幾公分的差異
而且有一點重量的相機也不太宜用太小號的腳架
反折的腳架也很難達到視線高度,這樣用起來也不好用


+1

如果沒有受到攜帶收納限制,
多個反摺結構只會降低穩定性,
為了維持穩定性,
高度也都會相對縮短,

所以那種設計反摺還可以升的很高的腳架,
穩定性都不怎麼好,


以上
感謝各位大大的建議!
小弟決定帶著相機去相機街逛逛!!

反折或是不反折
雖然只差一點距離
不過這就取決於是否能塞進行李箱

這的確是穩定度與攜帶性的抉擇啊(吶喊~~)
海賊旗正在呼喚著我~ wrote:
感謝各位大大的建議!...(恕刪)




反折不反折.如果只是在長途運送的差別(沒幾次的收放或是上飛機的話)
其實可以考慮用把中軸反裝就可以了.
到達目的地後在裝回來就好.不用1分鐘就可以裝好.
在一般的情況下.就可以不用太計較反折後的長度差異(其實只是差了雲台和凸出的中軸座的長度而已)
要穩一些..還是盡量不要考慮反折
而且反折的應用只是在收的那一刻有較大的優勢(收起來較短)
如果每次都要反折的話那真的很麻煩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