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標示 266X的CF卡已經問世一段時間,相信很多人手上都有,
只是266X能做什麼?
撇開與相機存取速度的問題,由電腦存取266X的CF,超高速的266X似乎是大材小用了
因為USB 2.0理論速度達33 MB/sec,約等於220X(引述 DxView 介紹文中的說明)
(小弟編:USB 2.0理論值為480Mbps:480Mb/s ,480Mega bits per seconds。
若轉換為Byte,則為60MB/s,約等於400X,所以DxView所說的,小弟有點confused)
所以,目前可以將266X的CF有效發揮的,大概只有IEEE 1394B(Firewire800)
但此種讀卡機不僅難買,且相當昂貴,沒有幾張小朋友是買不到的。
不僅如此,還需要有IEEE 1394B的卡,一般主板內件的極大多數都是IEEE 1394A(Firewire400)
小弟便突發奇想,不知道有人直接用轉卡的方式,存取超高速的CF卡嗎?
我想到的是這樣:
CF to IDE轉卡>有eSATA介面的IDE外接盒>eSATA Cable>有eSATA的主板or擴充卡
SATA I 理論可達 150MB/sec,約可達1000X
所以小弟想說,是否可以用上述的方式連接,材料可大約一張小朋友就可以打發,
只是這是小弟的幻想,就算接的起來,電腦抓得到嗎?
學藝不精,若有技術錯誤,還請多多指正。
[分享]我的SSD是DIY的喔!
[分享]我的SSD是DIY的喔! (完結篇)
[分享]我的SSD是DIY的喔! (CF讀取寫入測試圖-最後補充篇)
印象中他好像是接2.5的IDE...
放在NB上...
低溫,省電,無聲,還不會壞軌...^^
剛剛看DCview...ATP出到300 X了...
應該是天價吧...
應該是用不到eSATA吧?
你還要轉到IDE,速度有沒有下降?
MaxForce wrote:
目前標示 266X的...(恕刪)
給你幾個思考和搜尋資料的方向:
1. 理論速度值不是現實速度值, 480Mbps(60MB/s)是指最高速度, 但是USB的傳輸並非sustained-speed, 可以這一秒鐘是2MB, 下一秒鐘10MB, 再下一秒鐘5MB, 速度並不是固定的. 因此平均速度遠低於理論速度, 差不多打個5折是比較合理的平均速度值.
2. 其他硬碟的理論速度也是一樣, 至於要打幾折則是看配備以及介面而定. 不過肯定的是, 絕對不會在最高速度上面持續很久.
3. 每多一次轉接, 速度就會下降. 依照你的轉接三次程序來看, 可能最後所花時間和USB會差不多.
輕鬆走人生, 簡單過生活
bluejeff wrote:
給你幾個思考和搜尋資...(恕刪)
感謝回應!本想說要達到理論值,當然幾乎是不可能是的事
只是一般我頂多打7折,只是沒想到會差到50%
不過,DxView畢竟測試過不少記憶卡,他們所提出的數據,應該有相當的公信力吧~
且經過兩種轉換介面,速度應該會下降,只是就是不知道實際下降幾成
所以才想說,不知道有沒有人真的這樣做,看能否分享一下。
若USB並非持續性穩定訊號,那eSATA這種介面,是否與SATA一樣,是相對穩定的?
安全帽 wrote:
有的...
[分享]...(恕刪)
感謝分享。
這篇我有看過,但我想的是直接連接到機殼外,能越接近有線讀卡機越好。
看看最近是否能心血來潮,直接買材料試試看

淺景深,淺景深,淺景深,淺景深,淺景深,錢井深。。。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