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鏡頭而言 (我最想知道這一點)
是不是隨便任何一支單眼鏡頭
就可以把一般DC巴好玩的呢??
而感光元件的大小差異(135FF、aps-c、4/3、1/1.8....)
除了景深、雜訊外
對畫質的影響還會表現在哪些地方??(或著非畫質的影響??)
機身的等級差異不討論 THx
以一般DSLR+KIT鏡 VS 1萬元以下DC,細節上應該是贏不少,尤其是邊緣畫質!
如果是一般DSLR+KIT鏡 VS 1萬元以上DC....應該就只能算是小贏!
而畫質的比較,大概只能比較細節、邊緣畫質、變形、邊角失光....這類比較客觀的差異,如果比發色.....這種有含個人觀點的比較...應該只能淪為口水吧!
Canon 5D3+Canon 24-105 F4 IS+Canon 35 F2+Canon 70-200mm F4 IS=破產
1.
文包 wrote:
你要是光圈全開F2.8跟DC的全開F2.8比. 搞不好DC還贏.
何解??
2.對焦與追焦能力應該是屬於機身能力的範圍吧?
跟鏡頭也有關係嗎?
3.DC的f2.8與DSLR的f2.8意義不同嗎? 為何會影響到解像力??
4.抱歉沒有說明清楚 DC部分是指較專業的機種(G7.GX100.GRD.s80.s5is.s9600......等)
5.抱歉又沒有說明清楚 色彩演譯及表現是主觀的東西無從比較小弟了解
想請教的是 像細節、立體感、銳利度或動態範圍(動態範圍好像也是機身的問題齁?)這方面的優劣
交換鏡頭是不是輕易就可以勝過DC呢?
ex.nikon kit 的55-200mm裝在d40身上 與 fuji s9600 望遠端的表現(等效焦長剛好一樣)
孰優孰劣之類的
先謝謝各位的解答了
jayhsu99 wrote:
2.對焦與追焦能力應該是屬於機身能力的範圍吧?
跟鏡頭也有關係嗎?
3.DC的f2.8與DSLR的f2.8意義不同嗎? 為何會影響到解像力??
4.抱歉沒有說明清楚 DC部分是指較專業的機種(G7.GX100.GRD.s80.s5is.s9600......等)
5.抱歉又沒有說明清楚 色彩演譯及表現是主觀的東西無從比較小弟了解
想請教的是 像細節、立體感、銳利度或動態範圍(動態範圍好像也是機身的問題齁?)這方面的優劣
交換鏡頭是不是輕易就可以勝過DC呢?
ex.nikon kit 的55-200mm裝在d40身上 與 fuji s9600 望遠端的表現(等效焦長剛好一樣)
孰優孰劣之類的
DSLR鏡頭. 尤其是大光圈鏡頭. 開在最大光圈的時候畫質一般都比較鬆散
通常要縮個一到兩格畫質才會變的很好
就是一般網上常說的可用光圈
但是小DC沒這問題. F2.8~F4~F5.6. 畫質基本上沒什麼改變. 只有景深改變而已.
至於理論為何我就不是那麼清楚. 以結果看來是如此沒錯.
其他關於機身性能. 當然DSLR一定是比較強
因為機身對焦. 測光. 感光元件. 影像處理. 全都是獨立元件.
這四個部位都是專司一職
不像DC, CCD要取景兼拍照. 處理晶片更是要同時處理對焦/測光/影像處理/寫入. 所有工作都包辦
效能當然比不上DSLR
立體感一詞是比較抽象. 暫不討論
細節. 階調. DSLR要在適當的條件下拍照. 通常都比DC好
但不盡然全是如此
如果你有指定的機種. 那直接拿來PK最好
jayhsu99 wrote:
感謝各位的不吝指教 小弟還有些地方不懂耶
1.
何解??
2.對焦與追焦能力應該是屬於機身能力的範圍吧?
跟鏡頭也有關係嗎?
3.DC的f2.8與DSLR的f2.8意義不同嗎? 為何會影響到解像力??
4.抱歉沒有說明清楚 DC部分是指較專業的機種(G7.GX100.GRD.s80.s5is.s9600......等)
5.抱歉又沒有說明清楚 色彩演譯及表現是主觀的東西無從比較小弟了解
想請教的是 像細節、立體感、銳利度或動態範圍(動態範圍好像也是機身的問題齁?)這方面的優劣
交換鏡頭是不是輕易就可以勝過DC呢?
ex.nikon kit 的55-200mm裝在d40身上 與 fuji s9600 望遠端的表現(等效焦長剛好一樣)
孰優孰劣之類的
先謝謝各位的解答了
問題1.和3.一起回答,一般而言...KIT鏡(或是大多數鏡頭)都要縮些光圈才能換取較佳的成像(這應該是常識)! 另外....在下認為,因為景深的問題,DSLR的景深較淺....如果鏡頭有稍微移焦,對焦點在無線遠時,就能很明顯感覺到畫質很鬆散! 所以某些變焦鏡頭開到F2.8會明顯感到畫質很差! 反而DC感覺較沒這樣明顯。 例如在下前天剛買的SIGMA 30mm F1.4,焦距前移0.5cm,最大光圈,近距離拍攝時,感覺還好...但是可以感到畫質稍鬆散,但是遠距離對焦時(主體超過2M),明顯感到畫質糊到批哩啪拉...目前已經送回恆伸調焦中(同樣情形在SIGMA 18-125mm那顆鏡頭也發生過)。
2. DSLR的鏡頭有超音波鏡頭....這點應該還沒下放到一般DC上
4. 高階DC的畫質表現,其實不會輸給入門DSLR+KIT太多,甚至有可能打平或是小贏! 但是問題在於機身的性能上,入門DSLR還是有較優良的部分,又...高階DC確有DSLR沒有的一些特殊性能,例如紅外線....
5. 細節和銳利度要看鏡頭和機身的解像力,立體感則有關係到反差和景深...有的鏡頭表現會讓反差較大,讓人感覺較銳利和立體,但是CCD和CMOS的特性上,對於反差的感應也略微有差異,所以CANON的CMOS反差略低,畫面會稍微感覺略平,對於風景攝影會感覺略不立體,但是對於人像攝影上則反而會感覺較佳! APS甚至全幅的CCD或是CMOS,相對於1/1.8吋的CCD大許多,在景深上也較淺,對於立體感和空間感上也會有明顯的差異。 動態範圍也有關係到感應器的差別,某些感應器設計上對於動態範圍較注重,而這點以現階段而言....相對於底片來說,是還需要改善的。
另外...您提到的那顆55-200mm還有富士S9600在下都沒使用過,無從得知,得仰賴版上大大們提供經驗。
文包 wrote:
DSLR鏡頭. 尤其是大光圈鏡頭. 開在最大光圈的時候畫質一般都比較鬆散
通常要縮個一到兩格畫質才會變的很好
就是一般網上常說的可用光圈
但是小DC沒這問題. F2.8~F4~F5.6. 畫質基本上沒什麼改變. 只有景深改變而已.
至於理論為何我就不是那麼清楚. 以結果看來是如此沒錯.
其他關於機身性能. 當然DSLR一定是比較強
因為機身對焦. 測光. 感光元件. 影像處理. 全都是獨立元件.
這四個部位都是專司一職
不像DC, CCD要取景兼拍照. 處理晶片更是要同時處理對焦/測光/影像處理/寫入. 所有工作都包辦
效能當然比不上DSLR
立體感一詞是比較抽象. 暫不討論
細節. 階調. DSLR要在適當的條件下拍照. 通常都比DC好
但不盡然全是如此
如果你有指定的機種. 那直接拿來PK最好
就文包兄和在下上一篇文章補充一點,關於縮光圈提高畫質的問題。 每顆鏡頭在最佳畫值的光圈都會不同,但是往往縮個1到2格光圈會改善畫質。 以下則是"在下的推測"......如果鏡頭移焦,可能因為DSLR和DC的片幅大小差異(景深淺的差異),讓人很直接就會感受到移焦問題! 另外還有個因素,因為片幅產生的景深較淺問題,在DSLR,可能因為手振或是拍攝主體移動了,導致脫焦,會讓人誤以為畫質變鬆散(這點在DSLR上真的能明顯感受到)! 所以....在下在換算過的同等效焦長上和同樣的大光圈之下(以F2.8為例),和某些條件因素下,會讓文包兄跟在下都感受到DC有時畫質會感覺比較好。
又,立體感的確如同文包兄所言,是個很難解釋的名詞,當然立體感在後製上也可以補強! 但是如果以不後製的前提下,在下上篇文章上有解釋一部分原因....這問題牽涉太廣泛,也並非簡單的幾句話就能說清楚講明白了。
Canon 5D3+Canon 24-105 F4 IS+Canon 35 F2+Canon 70-200mm F4 IS=破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