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分享] 拍照好幫手 - Victory 3012B

  話說之前所用的雜魚腳架遺失後,近一年的時間我都只能手持拍攝人像或依靠閃光燈來避免手振,無法練習拍攝晨昏色溫照或夜景,自入手減光鏡與漸層鏡後,這個需求漸漸又浮現出來,因此,我開始尋覓一隻較之前合用的腳架。我買東西前,常會問自己的需求到哪裡,較不會一昧的追求高檔貨或高規格。(其實就是小朋友不夠多,所以錢要花在刀口上)

我羅列的需求大概要符合下列幾項:

1. 總重不能大於 2 Kg (這是我能接受的上限了)
2. 全工作高度要有 180 公分(符合身高,也可以地型或建物避免遮擋)
3. 要能高低多角度變化(因應各種地型與需求)
4. 最好要有球型萬向雲台與快拆設計(雲台要能更換,因應日後升級)
5. 固定方式最好是扳扣式的,架設或收納較快速(這也會影響單價)
6. 單價最好在2000塊之內,極限不要超過2500。(我知道雞肉饅頭很棒,但我實在買不起,衡量過自己的使用量,沒那麼高的出勤率)

好吧!需求列出來了,上網參考過許多拍賣與網友文獻,最後決定這一款 – Victory 2012B

------------------------------------------------------------------------
型號:3012 / V-02H 雲台
三節式腳架,三段開合度變化
最高工作高度 : 1420mm [中柱不伸高/1160mm](不含雲台)
最低工作高度 : 400mm (不含雲台)
收納高度 : 540mm (不含雲台)
腳架最大管徑 : 24mm/昇降支柱管徑:22mm
重量:1.48KG(不含雲台)
V-02H雲台重量 : 485g
雲台螺牙尺寸 : 3/8[直徑:9.5mm]
荷重:約4KG
雲台與486RC2相似度95%
------------------------------------------------------------------------

讓我們把它立起來看看,旁邊的 Nikon 50mm F1.8D 當對照,讓你可以對大小有點概念



讓我們把他打開來立好瞧瞧...



這裡可以看到,腳管是橡膠的,沒有腳釘設計,中柱尾端無載重勾的設計(或許我們可以想辦法DIY一下,將管尾打洞自己加個勾子?),他是一個橡皮蓋子,可拆卸,當你有需要倒插尾管時就會需要拆下它。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 V-02H 雲台



其實腳身型號正確應該是 Victory 3011,而雲台是 Victory V-02H,此雲台設計據說與 486 RC2 有 95% 的雷同,但我沒操作過那樣的高檔產品,沒辦法給各位作比較。就手頭上的雲台來看,整體作工雖有些粗糙,但質感基本上還在我的承受範圍內。有快拆設計,雲台也可卸下單獨更換更高檔的產品,並不是固定死的。快拆板的扳手下有個保險,可以避免誤動作。

不過這款雲台本身無水平儀,所以我自己 DIY 了一下,將 10 元店買來的水平尺上的水平儀卸下黏上去,就變成有水平儀的雲台了,但我只有 DIY 兩個水平方向,垂直的部份我可能會再找時間搞一下。雲台的角度控制上是用側邊的旋鈕來控制,需要多練習幾次,不然很容易轉到一定的程度後就忽然軟掉。我今天就有不小心夾到手指頭...挺痛的

這是快拆板的背面,螺絲不用你去找個硬幣來轉,很貼心的設計!



再來看雲台與快拆板的接合處



靠上方的那個金黃色結構物可以頂住不讓拆卸板機彈回的機構,你只需把快拆板裝上壓下,拆卸扳機就會彈回卡住快拆板,很巧妙



至於下面這個金黃色的小扳機是作什麼用的哩?原來它是一道保險,當你把快拆板裝上,扳機歸位後,把它往回一扳,就可以防止你不小心誤開拆卸板機釀成悲劇喔!不錯吧?

接著,來看一下控制腳架開合度的結構設計



這一塊銀色的扳扣就是控制開合度的控制器,有點緊,可能得找個時間給它添些潤滑會較易於使用。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架身本身有內建一個水平儀,可以讓你知道目前腳架是否架於平面上或是有傾斜的。

這是腳架放平到第二和第三段時的樣子





由於中柱本身的設計,如果想要用更低的高度拍攝,我們就得再添購短中柱才行。不過這樣應該就已經足夠應付大部份的拍照需求了才是。

我們再放大仔細看看腳架放平時的結構示意圖




水平儀旁的旋鈕當然是控制中柱高低用的,放鬆它即可手動調整,但要注意,它沒有阻尼設計,調整時要扶著中柱,不然你的相機就會變自由落體直直墜下...。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它挺立的英姿。(中柱不升高)



嗯!不錯!還蠻穩固的,此時的高度大概 150 公分高。不過腳管與中柱相同,並無阻尼或氣密設計,好處是展開與收起皆不費力,但就怕一個不小心沒扣好就...瞬間軟腳!要小心使用喔!接著我們把中柱昇到最高來試試。



高度恰恰好符合我的需要,此時的高度我再將 D50 架上,181cm高的我不用彎腰,景觀窗正好與眼睛同高,完美~!不過要看機頂的顯示屏就要墊腳尖了。而這樣的高度,除了取景方便外,拿來當閃燈架用也挺不錯的!接著我們來看看架上 D50 之後的模樣,我把手頭所有的裝備都套上去(大約有 2 KG 吧我想),模擬可能會遇到的最重負載下,雲台是否真如網頁所宣傳的有 4 Kg 的負載能力。(擺頭與水平90度的照片忘了拍,稍後會再補上)以下的照片都是用 SE K-750i 拍的,雜訊會比較多。



讓我們來測試一下其它的角度是否牢靠



嗯!這樣的角度持續了半個鐘頭依然不動如山~算過關嘍!

然後我們把中柱倒插,來嘗試其它的可能



依舊相當牢靠與穩固,拍攝特殊角度的能力也齊備了!

這張圖是讓您大概瞭解一下雲台與機身的接合處架構與比例




整體而言,這支腳架依我開出的條件來說還算符合,雖然不是十全十美:

1. 雲台的球體為了潤滑與阻抗,抹有重油,容易沾手。

2. 它比市面高檔的碳腳整體重了一倍的重量,一整組加上雲台的重量大概 2 KG,背一下子不會有啥感覺,你要是背著走遠一些,應該會想把它丟掉,想用這支腳架,你可能需要先把身體練強壯一點。()

3. 它不會有什麼說明書的,你得有些腳架操作的概念。

4. 扳扣很緊,不管是你要打開或是扣合,你需要有些手勁。

5. 它的管身全部都是圓的,也就是說,它會轉動,比起一般三角形的管身相比,有好有壞,看你怎麼想。

6. 不要去想質感的事情了,一分錢一分貨這話是有它道理滴,但它也不會差到你覺得用它會跟你心愛又高貴的 DSLR 不相襯就是了。

以上就是我購入這隻腳架的心得,一些小細節部份我會再補照片上來,或許你現在一樣也在尋覓一隻順手的腳架,希望這篇文章能對你有幫助,有任何問題您可以留言大家來討論討論。




本文內容我同步發表於我的部落格
2007-05-19 16:11 發佈
感謝分享!不過兩公斤真的是有點重,如果我還要背Notebook的話應該會放棄
好折凳 wrote:
接著我們把中柱昇到最高來試試。
高度恰恰好符合我的需要

這樣不會很不穩嗎?
shouea wrote:
感謝分享!不過兩公斤...(恕刪)


的確蠻重的,就像我所說的,短距離的背負還可以,長距離可能要有好身體.....

shouea wrote:
這樣不會很不穩嗎?


說真的, 中柱的管徑約 22mm, 而且腳身的中央, 中柱管身穿過處,內有類似簧片的設計, 我拉到最高並不會覺得有特別不穩的狀況. 不過我沒在有刮風的狀況下測試, 就昨天到水博館試拍的感想是不至於.

按錯了, 自爆.
按錯了, 自爆.
按錯了, 自爆.
最近也在找腳架,但是一支動堪三四千元,甚至更高的腳架我實在買不起,

謝謝大大的分享。

剛剛去y拍看了一下,找到一支我負擔得起的了。
Victory 300

明天就要去博漢區找。

黑卡我來啦~~
這兩天陸續有些朋友發簡訊來問這腳架的事, 我有一一回覆了, 應該沒有漏掉的才對....

我有補上一些雲台與快拆板的細節照片了, 文末還有兩張不同角度的耐力測試..

拍得不好, 有興趣的朋友隨便看看, 當作參考....
這隻我有買過,
其實以它的價格來說真的很划算
撐到最高也蠻穩的,
穩定度跟正牌的饅頭應該差不多了
只是價格約人家的1/3,所以一些質感跟細節上還是有差

個人使用後覺得最大的缺點:
1.那個球台上的油實在很討厭,常常弄的手上都是,上次火大把它全擦乾淨後,調整起來超級不順,還會吱吱叫
2.真的很重,只有那種車開的到的地方我會帶它出門,要背著走的話,就帶我的slik了
3.調整腳架角度的扣板,非常不順,已經不是用過緊可以形容了,不過我很少用,所以沒差
4.背袋不是很合身,大了大概有十幾公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