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寫這個帖子,是因為當一個業餘愛好者,箱子可能只會買一隻卻要用很久,前後思量反复考量,下決心之前關注過很久,也找了很多網站,包括官方網站、01、各大網站的視頻,很難看到細緻的評測,所以這次AI-559拿到手之後,趁還未被我破相,先拍點圖片,做不到360度那樣全面,那就“270度”來簡單評述一下這個滾輪攝影包,供大家參考,不詳盡的地方,請多多諒解。
好了,開始看圖說話:

正面一個小小的橡膠標誌,毛毛的,工藝一般,很低調很低調。送來時外包裝箱也就是一個無任何圖案的牛皮紙箱,貼了郵票那麼大一張不乾膠,上面有名稱和條碼,美國人,真的不愛在面子上下工夫。

關於外形尺寸,官方資料是35.6 x 53.3 x 20.3 cm,根據我的測量,寬和高基本一致,但厚度差別較大,我測量的自然厚度是24cm左右,從背面到主箱拉鍊就已經是21cm了,最多也就壓緊到這個厚度。所以本身箱子就已經不算小,如果是最大號的AS-571就更魁梧了,如果你要經常到處飛,請特別注意這一點,小型飛機的行李艙也許放不下。

輪子值得稱贊,鋁合金輪轂,“胎面”是硅膠,拖動起來就是沒聲音,如果用壞了,可以買官方配件自己換。

背面底部的護板,不明白為什麼不和AS-571一樣做成全覆蓋的,是為了減重嗎?


側面和頂部的提手,舒不舒服要因人而異,但兩個提手都很厚實,但我覺得提手和箱體銜接部分相對單薄了。

另一側是腳架背負系統,配件在箱子裡面,要自己安裝。

腳架背負那一側下面有個口袋,如果想放水杯之類的可以放棄了,彈性沒有那麼好,繃得很緊,硬塞的話很快就會變形,放點文檔紙片之類的還可以。

背面頂部有個金屬銘牌,上面有序號,到官網註冊後,如果包丟失,可以根據序號找到主人完璧歸趙。嗯...US Only,還是自己盯牢點吧。

緊挨著金屬銘牌,是型號,用放大鏡看。

背面,銘牌下方有個小口袋,裡面藏著一把TSA海關鎖,你可以把包拴在固定的物體上,比如電線杆、欄杆,以防別人趁你不注意順走,依我見也就是喝茶的時候拴在桌腳之類的地方,如果人離開了,只能防君子不防小人。

鎖的質感還不錯,而且這個背後的口袋空間不小,光放一把鎖浪費了,請自行發揮想像力。

頂部提手處也有兩個小口袋,白色的塞名片,沒有封口;拉鍊拉開這個,空間有限,放證件比較適合。

看看Think Tank的材質吧,的確是好料,很有感覺。

頂部隱藏的合金拉杆,很順滑,把手據說是可換的,金屬杆很靚,但這個可換的把手工藝一般。

完全拉出來一共四節,57cm長,從底部到把手頂部110cm。

正面上側的拉鍊包,容積不大,放點需要隨時取用的東西,可以插筆和記事本之類的。我把鏡頭筆放在這裡,需要擦一擦的時候就不用開主箱了。

箱子一共三把鎖,如果你在箱子正面塞了一台筆記本(抱歉我忘拍那個彈性的尼龍袋了),這把前面的鎖可以用來鎖筆記本包,這也是三把鎖裡面唯一的一把普通密碼鎖,非TSA海關鎖。

除了主箱的大絞牙YKK拉鍊,無論內外,箱子其它的拉鍊都是這種軟性拉環的,這樣拉環不會在移動的時候相互碰撞發出叮叮噹當的聲響。
外觀差不多了,看看裡面:

主箱的YKK大絞牙拉鍊和TSA海關鎖,沒有密碼拉不開拉鍊,除非暴力破拆。

撥好了密碼,兩邊一按,伴隨清脆“嘡”的一聲,拉鍊就彈開了。

請無視我混亂的空間分配,我實在不想再把它們全部取出來。內膽片是絕對足夠的,我還有兩張長的和三張小內膽片都沒用上。兩張黑的內膽片是原來的包裡拆過來用的,因為剩下的三張Think Tank的分隔片短了一點沒法用上。

拉杆箱的弊端,為了留出拉杆的位置,底部不是全平的,落差大概在1.5cm左右,所以閃光燈直立的話,只能放到週邊一圈。

蓋子的內部,不能塞進過厚的物品。

內部的拉鍊,唯一的金屬部分也可以隱藏起來,不會刮傷設備。

這層透明的網袋,很滑爽,PU材質,不採用PVC是為了環保考量。

配件之一:腳架背負系統,需要自己裝在箱子側面,前面有提到安裝的位置。

配件之二:全覆蓋的防雨罩,這個是需要隨身帶著的,天有不測風雲。

蝕刻的logo,這真的是一個低調的箱子。
第一次做產品評述,打完收工,圖片只拍了這一些。總體來說,箱子比我預想的要厚一點,體積不算小,容量很大,做工有相當水準,外觀絕對低調,但氣質很獨特。Think Tank的滾輪箱相對來說是一個小眾產品,我在沒有看到實物的情況下選擇了它,但我的選擇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