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最近看一些鏡頭的規格,可是越看越頭大,還請01上的大大多指教。
1. 在「同焦段上」的macro鏡頭,是否「最近對焦距離」越近的,放大率就會越大?
另外,最近對焦距離是從CCD算起,還是鏡頭的鏡面算起?
2. 放大率最大的時候,是否要在「最近對焦距離」時才成立?
ex: EF 50mm F2.5 macro,對焦距離:23cm ~ 無限大,
所以我要在離目標物23cm時,才有0.5x的放大率,在其他距離時會得到小於0.5x的放大率?
3. 放大率是否也要經過焦長轉換?
ex: Zuiko 35mm F3.5 macro,放大率1.0x,
但實際放大率應該要乘以2,為2.0x。
距離是以感光元件的距離為計算標準.
2.這個應該不是這樣解釋.
有很多的情況
一.某些的變焦鏡,在最近的時候,並沒有最大的倍率.(也不能這樣說.應該是焦長會改變)
二.定焦鏡而言,大部分情況應該什麼距離,放大倍率都相同.
只不過,如果對到無限遠,祇是近的景象會模糊而已,大小應該是一樣的.
3.放大倍率不需要類似焦長的轉換.
因為放大倍率是成像和感光元件大小比例.所以.放大被率是不會變的.
KAWAINE wrote:
一.某些的變焦鏡,在最近的時候,並沒有最大的倍率.(也不能這樣說.應該是焦長會改變)
二.定焦鏡而言,大部分情況應該什麼距離,放大倍率都相同.
只不過,如果對到無限遠,祇是近的景象會模糊而已,大小應該是一樣的.
k大的意思是,對變焦鏡而言可能在望遠端會有最大的放大率。即便最近對焦距離較遠? (第一點)
所以對定焦鏡而言,放大率是固定的? (第二點)
景象模糊是淺景深,是嗎?
KAWAINE wrote:
放大倍率不需要類似焦長的轉換.
因為放大倍率是成像和感光元件大小比例.所以.放大被率是不會變的.
olympus的原廠網頁中,35/3.5這顆鏡頭的介紹中有提到:
最大撮影倍率 1.0x (35mmカメラ換算 2.0x相当) ->這是我困惑的地方
http://olympus-esystem.jp/products/lens/35_35M/index.html
關於第一點.很難可以解釋清楚.因為鏡頭的不同.會有不同的答案.
應該是我形容的錯誤了.理論上來說.變焦鏡.在同樣的對焦距離.望遠端的放大被率比較大.應該是正確的.
我所說的是另一種情形.
拿個tokina的24-200來說吧.他在200mm端.如果是無限遠的話.大約可以有超過180mm的焦長.
可是如果是最近對焦的時候.缺只剩下140mm的焦長.
所以.他在無限遠的時候.應該放大被率比較大.
可是.近的物體並不清楚.所以感受不到而已.
這類的例子.講不完的.打的不清楚請多見諒.
第二點.並不能說被率是固定的.只能說差不多.還是會有一點差別.
至於O牌的說辭.呵呵.我是反O牌的.可能要被人家罵了
它只是說影像大兩倍.這是正常的.因為它的感光元件比較小.
如果.CCD是2*2CM.那2*2CM的東西剛好填滿畫面.就是1比1.
所以.如果ccd是1*1cm.那同樣的鏡頭.會把1*1cm的東西填滿畫面.
所以.放大被率還是1比1.只是物體看起來比較大而已.
放大率:所拍的物件大小和底片上成像的比例,請注意…是物件大小而不是眼睛看到的大小,當然在底片上的成像
要是準焦的範圍內
也就是說物件一公分,在底片上的成像也是一公分,這和"最近對焦距離"沒有關係,簡單來說放大率就是在底片(或是感光元件)上的清晰成像和實際物件的比例
以各家微距鏡來說100mm和50mm都有1:1的放大率,只是100mm要達成1:1的對焦距離比50mm要達成
1:1的對焦距離長
回頭看樓主一開始問的問題…
1. 在「同焦段上」的macro鏡頭,是否「最近對焦距離」越近的,放大率就會越大?
關於這題應該比較沒有爭議…比如說KM的百微和100-300,百微的最近距離約是十幾公分,而100-300在
100mm 端的最近對焦距離約1.5公尺,在ASP片幅上當然百微的放大率較高…(請注意一定要能有清晰成像
不然就無法定義放大率)
2. 放大率最大的時候,是否要在「最近對焦距離」時才成立?
這題如果限訂是定焦鏡的話就是對的,如果是變焦鏡的話就不一定
3. 放大率是否也要經過焦長轉換?
應該是不用…我不知道O家的官網寫這樣的意思是什麼,有可能只是說明35mm在4/3系統上有2x的特性,但
是以放大率的定義來看,應該不會和片幅有關…
給你一個問題你再想想看,同一隻百微…在4/3系統,和ASP系統,和在4X5的相機中,那一種的放大率會比
較高…?
KM D5D+sigma 17-70 macro+sigma 30/1.4+KM 50/1.4 new+KM 100/2.8+KM 100-300 APO+M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