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在追思會的場合,看到大家哭成一團時,真不知該不該拿著相機猛拍感人的瞬間?

小弟是剛入了pentax的DSLR家族,是新手什麼配備都還沒有買

話說前陣子我一個親威過世,因為它是音樂老師所以擇日他的學生幫它辦了一個追思會

小弟遠從台北背了新手相機就到了南部去拍照

去了才小弟站在最後一排發現鏡頭不夠遠,人只能照到小小的(KIT鏡)

雖然一大堆親威說:上台去拍沒有關係丫,沒有關係丫,小弟真的不敢在很感動的場合,我卻在一旁拍的很高興

後來又發現了一個問題,小弟沒有買外閃,所以.....為了清楚 ,放慢快門、調高ISO~~~~等等~~~
(以上這句是抱怨,才痛下心買相機,拍不到三次又要買外閃、長焦~~天阿 沒錢丫)

照片拍回來真是不能看丫~~真的沒有閃燈差好多~~

接下來好多來賓上台說了很感動的話,現場一堆人哭的嘩啦啦的

小弟才拿起相機要拍下最真實的瞬間,卻發現在大家看到我拿起相機,臉上好像就出現了(老娘在哭你拍個屁丫)


 我又把相機放下去了~~~回來看了自己所拍的,只有刪刪刪~~~

沒長焦 沒外閃 加上 ~~~沒勇氣~~~~~ 

想到去電玩展時~~一堆人拿相機擠前面 用力拍麻豆,小弟背相機去又背回來一張都沒拍

因為感覺好像一堆色狼在搶第一(沒筆戰的意思)~~~ 應該是說 小弟 沒勇氣~~~~

果然是無敵新手~~~ 買了DSLR才知 拍片不輕鬆~~~ 

老婆可以買鏡頭+外閃嗎~~ 要多少錢 約20000元

老婆:你不是剛買相機嗎?花了不少錢又要花東花西喔!
   當初買那什麼相機,根本不實用
   拍出來人都是模糊的,都不能看
   才拍二、三次又要花錢
   給你一個月1000你自己去存
   早就跟你說那麼大一台不要買你偏要
   出門老娘不會幫你背
   要錢免談
   你給我自己偷買你就小心一點,
   跟你說聽我的你不要~家裡就有數位,又去買一台
   一句話不準~~(以下省略
2007-02-17 9:46 發佈
cgw1012 wrote:
雖然一大堆親威說:上台去拍沒有關係丫,沒有關係丫,小弟真的不敢在很感動的場合,我卻在一旁拍的很高興...(恕刪)


我一開始在婚禮跟拍的時候和你一樣
總覺得很不好意思
有時候為了取角還會擋到別人的路

....接著幾次下來...我開始明白
紀錄攝影.....就是要不要臉的啦
把"抱歉~不好意思"掛在嘴邊
就要開始整場卡位了

只要一開始就狂拍
讓在場所有人意會到你是負責攝影的人員
不用多久他們就會習慣了...

更重要的是...你會留下讓他們足以記住一生的回憶
看來在這種場合拍照,你需要一支大光圈長焦段的鏡頭(70-200mm),基本上一個攝影師應有的態度是以不

打擾現場氣氛為主。但是攝影師也不應該被現場氣氛感染,show出你的專業態度,因為日後再瀏覽這些照

片時,是會被讚美或批判全決定於你當時攝影的態度是否嚴謹。
bbone wrote:
我一開始在婚禮跟拍的...(恕刪)


拍婚禮應該都ok , 但紀錄拍攝喪事或是追思

若沒事前的溝通 , 自己仗著紀錄一切猛拍的話

人家哭的吸哩嘩啦 , 卻有人拿著相機在幫你抓角度

情緒一上來 , 拍攝的人大多被掃颱風尾吧

所以建議不管拍攝哪種場合 , 別只因自己想要的拍攝感覺與角度

而忘了尊重被拍的人 ,忘了事前的溝通

不過拍人家哭的畫面 , 往後看了還是一樣難過

紀錄的意義是什麼??為了紀錄而紀錄??

應該回想看看您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是什麼心情 ??

如果如同您文中所言 " 小弟真的不敢在很感動的場合,我卻在一旁拍的很高興 "
那麼您當時選擇不拍是對的 !!

但如果是前有跟家屬溝通過是為了替追思會留下一些紀念的話
那您當時就該就鼓起勇氣走上前以您手上現有的焦段繼續拍下去的 !
但閃光燈直打時(樓主未有外閃)一定要注意到拍攝對象的反應。
如果有任何一絲絲不悅的反應時,請停止使用閃燈改把ISO開至最大 !!
高ISO的雜訊會替這個場合留下另一番思念的氣氛。

連我在內很多人都把DSLR當成"玩具",但這時如把DSLR當工具會更有意義 !!
http://www.flickr.com/photos/harveyliu1975
沒有內閃嗎?

先玩玩內閃,再考慮為什麼要買外閃吧!
在這類的場合,我的心態上是當自己是一個局外人,我只是負責拍照;紀錄當時的情況。
請大家當我是透明的;不存在的就是了。
kclamac 就是 kclamac
qqwen wrote:
拍婚禮應該都ok ,...(恕刪)


不好意思...真的就只有婚禮的經驗
沒能考慮到這點..
感謝提醒

畢竟兩個場合的氣氛完全不同
要是像我上述的方法
實在太不尊重在場的人士...sorry & thanks
另外DSLR的快門聲是不是真的很大聲

小弟感覺我在追思會現場拍的時候 聲音大到會影響音樂會~~~

還是只是小弟個人錯覺?
這樣講好了,如果你是專職去攝影紀錄的,請專心在紀錄上,現場的氣氛對你的感染必須屏除,嚴肅的態度,專業熟練的身手,我想不會有人有異議,況且不一定要拍哭的畫面,特寫,紀實的畫面,廣角往往比較能表達得出來。
如果你只是觀禮者而想拍下過程,建議拍個幾張就好了,不然要拍不拍的態度,別人會知道你不是當時專職攝影的,家屬覺得奇怪,其他觀禮者也覺得奇怪。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