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以 DPI 的角度來看 APS-C 與 全片幅 ?

Dear 各先進:

以 DPI 的角度來看,到底是 APS-C 佔優勢,還是 全片幅 仍然吃香? 暫且先拋開每個CCD感應點間電子干擾問題(雜訊)。

隨手抓了兩大廠當紅DSLR比較,官方資料下:

Nikon D80: APS-C / 23.6*15.8mm / 3872*2592
Canon 5D : 全幅 / 35.8*23.9mm / 4368*2912


DPI 值 (一時找不到英制單位,拿公制mm來計算DPI,還請包涵)
D80 > 3872*2592 / 23.6*15.8 = 26,915 pix/mm2 也就是每平方mm有兩萬六千多個感應點
5D > 4368*2912 / 35.8*23.9 = 14,865 pix/mm2 也就是每平方mm有一萬四千多個感應點


就像我們桌上型TFT螢幕,一般17"配上1280*1024解析度大家還可以接受,可是如果現在有另一台24吋,可是真實解析度還是只有1280*1024,大概眼睛也會看不下去吧 (單一像素太大、間隔過明顯)。

不知以上 dpi 理論若是應用在 DSLR 是否有問題? 感謝指教。
2006-12-06 14:5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APS-C dpi 角度
DPI不是這樣算的
1dpi就是1dpi,它就是一個固定大小
1dpi等同1畫素(pixel)
DPI跟輸出機(如印表機)較有關係

DPI意指在單位一英吋上所排列的點陣
以300dpi為設定,也就是在一英吋上有300個點,那麼3872/300=約近13
以這設定可輸出13英吋長的文件

若以200為單位,那麼3872/200=約近19,也就是輸出19英吋長的文件

液晶螢幕,得看其點距規格跟可視長寬去判斷實際解析度

以一台長為688mm(含外殼)其規格點距為0.258 已標示最佳解析為2560*1600
那麼688/0.258=2666 這是整個外觀長度計算
實際可視長度下去算就相當接近官方規格了
如就你所說的,APS-C畫素的量比較多但是否有質的考量,在可接受的視野大小,誰的成像比較好可能也有爭議。

樓上的大大對DPI也解釋得很清楚........
哈...像素在LCD和CCD上的定義剛好相反喔

以我們所知道的, LCD在相同尺寸下解析度越高,影像就會越細緻
但是這一套拿到CCD或CMOS上就行不通了

就CCD而言,他是一個感光元件.........這應該無庸置疑吧
好...那請問一個封閉的盒子開一個1cm和2cm的洞,哪一個內部會比較亮呢?
答案是2cm吧..............這應該也無庸置疑吧

這對應到感光元件上,當它的cell做的越大那感光度就會越好
這牽扯到當感光後的訊號處理,越大的感光量在細微的光線變化越好處理
這就是所謂的辨識度的強弱

當然越大的晶片代表的就是成本的提升和良率的下降
所以5D賣得貴不是沒有道理的
ares_wan wrote:
DPI不是這樣算的
1dpi就是1dpi,它就是一個固定大小
1dpi等同1畫素(pixel)
...(恕刪)


您以上的說法有誤
dpi 不等於 ppi
1 個 dot 不等同 1 個 pixel


+__+ 好吃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