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想說簡單做個穩定器就好 結果預算一直追加 最後整組花費共約2000元 雖然花費不算便宜
但呈現出來的效果還算不錯 也算物有所值啦
下面分成幾部分介紹我的自製穩定器組成 我當初製作時因為個人本性懶惰
所以製作的目標以零件容易取得,現成的部件買一買就可以組裝完成
所以我行 你一定也行!

製作的過程分為三部分 主要有裝置相機的雲台,穩定架本體跟把手三部分

雲台的部分我是使用兩個微距攝影用的微調雲台,90度垂直重疊安裝.
這樣做可以方便後續在調整穩定架配重的動作 另一方面是把相機墊高一些
不然在安裝一些較大管的鏡頭時會裝不上去
這樣做的缺點則是會讓穩定架整體的重心偏上方 變得配重需要更重更困難


用左邊的雲台上端的固定螺絲 安裝到右側雲台的下方

雲台部分組裝完成 從下方看的情況

接下來是穩定架主體
我使用兩個L型閃燈架

幸運的是 閃燈架上螺絲軌道的尾端刻有螺紋 可以讓我更緊密結合兩隻閃燈架


兩隻閃燈架的長邊 以隨附的螺絲對向鎖上

這樣完成穩定架支架的部分

接著是把手的部分 這部分就比較難搞 也是我花最多心力的部分
當中包含關鍵性的萬向球型軸承跟把手
軸承的問題是因為螺絲尺寸不合
把手則是因為找不到現成零件可套用
這點就要請想要DIY的朋友自己發揮創意嘍

把手有軸承,套管跟固定螺絲

軸承的正確名稱為"萬向球型軸承"或"萬象端桿軸承" 這東西比較少見 我是跑了幾家才買到
這邊遇到個問題
一般腳架的螺絲的螺絲孔規格為1/4英吋,或俗稱的兩分 換算公制約為6.35mm
但這個軸承我只能找到公制6mm或8mm
所以最後的解決方法是將1/4吋的螺絲焊接到軸承上

接著把柄的部分我剛好找到合用的紙管
用螺棒充當銼刀將內徑修到符合的尺寸 剛好能將軸承塞入

接著找支長螺絲 裝兩片華司當手把尾端 再纏上膠帶填補與紙管間的空隙

將軸承塞入紙管


組裝完成!

下端配重的部分是利用長螺絲 裝上大片華司當配重 依照需求調整重量
理想的配重是能讓相機保持直立 過重的話則會產生鐘擺效應
鐘擺效應就是快速前後左右移動相機時 相機端跟配重端移動速度不同 造成多餘搖晃的情況


接著把雲台鎖到閃燈架上的螺絲孔

鎖上後的樣子

接著再把把手裝到雲台上

最後將配重鎖上支架的另一邊就完成了!



以上從無到有總共花費的經費大約為2000元
效果還不錯
至於

實地使用影片請等我改天在拍攝上傳
總之以上就是我製作穩定架的過程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