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購入SONY HX9V後
出門帶著相機隨處拍照
已經變成了習慣
但是
官方贈送的相機包
實在不是很好用
要掛腰間就得穿有皮帶的褲子...(熱褲就沒辦法)
放包包裡要拿進拿出都不方便
因此開始尋找更好用的相機包
在尋找的過程中
發現了幾款相機背帶
感覺還蠻方便的
但是價格有點高
難以下手
於是就誕生了自己DIY的想法
---------------正題開始-------------------
先來介紹這次DIY所需的材料
這些材料在手工藝品店都可買到

1.細尼龍帶(一呎6元,共3呎=18元)
2.粗尼龍帶(一呎8元,共5呎=40元)
3.日型扣環-大(10元)
4.三角扣環-大(10元)
5、6.大扣環(公母一組合賣20元)
7.金屬掛勾-小(一個20元)
8、9.小扣環(公母一組合賣15元)
10.日型扣環-小(5元)
以上材料共計158元 (尼龍帶長度可依個人情況做增減)
事前準備

尼龍帶裁切開的部份
都要先用火烤一下
才不會脫線
開始製作

首先將2號粗尼龍繩穿過6號大扣環(母)
並在紅圈處用線縫合

如果你對縫紉沒自信
可改為用圓形釘扣固定
以下需逢合處皆可照此處理
(材料跟工具都可在手工藝品店購入,或現場請店員幫忙處理,相對成本較高)

以6號大扣環(母)為首
依序穿入相機包、4號三角扣環-大、3號日型扣環-大、5號大扣環(公)
多出來的2號粗尼龍帶
再穿回3號日型扣環-大
可藉此調整長度
這些組合起來先將他們命名為"物件一"

我在這個部位加了一個鈕扣

讓它扣起來後會變成這樣
會讓將來要做肩背時比較好用
這部份可看個人需求增加

接著將1號細尼龍帶穿過7號金屬掛勾-小
紅圈處一樣用線縫合固定

將1號細尼龍帶裁掉一半
(切口處記得用火烤)
把剛剛穿過7號金屬掛勾-小的另一頭穿過9號小扣環(母)
紅圈處一樣用線縫合固定
這些組合起來先將他們命名為"物件二"

這個東西我是在手工藝品店直接請店員幫忙完工
所以只能PO完成圖
這是由
11.方形扣環-大(5元)
12.中尼龍帶(一呎7元,共一呎=7元)
13.雞眼釘(5號,一個15元)
(以上共27元)
製作而成
方法是先用12號中尼龍帶裁半
(也可用2號尼龍帶多餘的部份來做,長度約為相機厚度的4倍)
穿過11號方形扣環-大到一半的位置
將12號中尼龍帶兩頭折入自身
再用工具在中間位置打洞
並鑲入13號雞眼釘
(此兩步驟可請手工藝品店幫忙處理,免費)
這些組合起來先將他們命名為"物件三"
註:這個零件是用來鎖在相機下方的螺絲孔上的
我原本是要找金屬材質的
但找了很多五金行都找不到可用的材料
最後只好自製
雖然用尼龍帶來做
強度會比較差一點
但相機本身不重
應該還可以支撐得住

將剛剛剩下的另一半1號細尼龍帶穿過"物件三"(的11號方形扣環-大)
並在紅圈處縫合固定
另一頭依序穿過10號日型扣環-小及8號小扣環(公)
多出來的1號細尼龍帶部份
量自己手腕大小的長度(用途下面解釋)
再穿回10號日型扣環
並在紅圈處縫合(此為防止脫出10號日型扣環用)
這些組合起來先將他們(含"物件三")命名為"物件四"

將8、9號小扣環公母相接
即可連接"物件二"與"物件四"

再將7號金屬掛勾-小勾入4號三角扣環-大
即可以連接"物件一"
到此相機背帶就算完成了!
將背帶連接到相機

拿出14號1/4吋螺絲及適合其大小的15號橡膠圈(油封,一個三塊)
把15號橡膠圈墊在相機與"物件三"之間
再用14號1/4吋螺絲鎖緊即可
(要用三腳架或換電池、記憶卡時需拆除)
實際運用圖(HX9V正在拍照,所以改由老前輩W80上場示範)

手持時

收入相機包中(倒放)

"物件四"本身可單獨當成手腕帶用
(這就是剛才要量手腕大小的原因)
----------------後言--------------------
以上縫紉的工作
都是由老婆所完成

實際工作時間不到一小時
成本不超過兩佰元
雖然比不上大廠做的相機背帶
不過小DC來用應該還OK
尼龍帶的強度不錯
但不建議拿來亂甩相機
(雖然我拿W80來甩是沒啥問題

主還還是方便拿與收
並多一層保障
讓相機脫手落地的機率降到最低
以上DIY的過程分享給各位

----------------後續改良------------------
目前預定要增加肩部的舒壓軟墊
(其實小DC很輕是不太需要...)
相機包改防水材質
還有實際使用過後
長度的調整
若有其他改良部份再新增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