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1115/8/6lbk.html
雖然有些新聞的有可能為經過證實或杜撰的,但是這寫這篇稿的記者可能自己有在攝影,但其中「鏡頭用久了會有變鬆的情況,鏡頭往下的時候就會自動拉長,所以在保存鏡頭的時候,最好把鏡頭調整到手動(MF)的狀態。」前面的敘述好像是在說Nikon的18~200,鏡頭往上時也會自動縮短,不向孫老的金箍棒一樣"收放自如"呢! 但平時要轉到手動(MF),是為了保護對焦馬達嗎? 避免鏡頭在背包裡移動、碰撞間接造成耗損?
我知道像50mm 1.8D接在機身上時,機身轉到AF,對焦環就固定了,交由自動對焦,所以有時候手握住,馬達有可能造成耗損,就像手煞車忘記推下就猛踩油門。
但對於內焦IF的鏡頭,此話何解呢?
稍微看了一下那篇報導,那位記者好像沒有分清楚對焦與變焦機構。
一個簡單的觀察就可以質疑他的說法:Nikon 有一堆 D-type AF-Nikkor
上頭沒有 AF/MF 切換機構的鏡頭該怎麼辦?鏡頭自動伸長的現象常見於
變焦鏡,由於變焦機構阻尼不夠大,如果鏡組鏡片多的話就很容易造成這
個現象,跟是不是切換到 MF 是沒有關係的。
Nikon 非 AF-S Nikkor 系列鏡頭的對焦是由機身馬達透過耦合連桿驅動
鏡頭的對焦模組來實現的,在這一類的鏡頭上要進行手動對焦的時候就
必須用機身上的 AF/MF 切換裝置將耦合連桿與機身馬達分開,不然轉
動對焦環的時候會一起帶動馬達,長久下來耦合的部位可能容易磨損進
而造成馬達與鏡身不同步的現象。
超音波馬達作用的原理則完全不一樣,以 Canon 的 USM 為例,這些鏡
頭之所以可以做到全時手動對焦 (FTM) 是因為對焦機構是透過一組軸承
間接驅動對焦鏡組,並不是直接驅動。因此當 USM 對焦動作完成之後,
仍然可以轉動手動對焦環驅動這一組軸承而不會影響 USM 機構。
這個 連結 提供了詳細的 Canon USM 機構分解,有興趣的人不妨一看。
You don't take a photograph, you make it. - Ansel Adams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