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第一次發文就先發一篇不專業之開箱文好了XD
基本上開箱跟至頂那篇差不多,要略過的可以利用CTRL+F搜尋"換日線I"、"換日線II"來跳過
換日線I是剛購入不久測試的;換日線II是07.30去同人展測試的,參考看看嘍~
最近由於漸漸抓到自己要拍的東東,所以想買隻長焦配SIGMA 17-70
原本是想C 100-400+2X III來達到超望遠的目的... 但礙於100-400畫質差而打消...
再來看上C 70-200/C 70-300/S家、T家等,比較下目前C 70-300L小胖白是最好的
所以就決定入手小小黑進化版,"小胖白"拉!!
(想法越簡單越好,否則L鏡永遠入不了手... 陷入價錢<->CP<->能力,無限迴圈-..-")
說他是小小黑進化版,除了外觀跟重量等外,到底有哪裡進化呢?? 來個粗略比較表!
項目 | 小小黑 | 小胖白 |
鏡片/群 | 15/10 | 19/14 |
特殊鏡片 | 1UD使用 | 至少2UD使用... |
最近對焦距離 | 1.5m | 1.2m |
焦段最大光圈 | 70-84mm = f/4.0 | 70-103mm = f/4.0 |
85-134mm = f/4.5 | 104-154mm = f/4.5 | |
135-224mm = f/5.0 | 155-228mm = f/5.0 | |
225-300mm = f/5.6 | 229-300mm = f/5.6 | |
對焦馬達 | 微型 | 環型 |
全時手動 | NO | YES! |
放大倍率 | 0.25x | 0.21x |
防手震 | 3級 | 4級 |
まあ~簡單來說... 成像佳,低色散、操縱性與穩定性高
負責幫忙記錄的是CANON 550D+SIGMA 17-70... 於晚上室內拍攝...
由於光線不太足,所以快門基本上都是放1秒左右的... 稍傷眼睛請見諒><
於2011.07.14晚上冒雨衝到聖偉購入,約49位小朋友... 心淌血阿...
首先是外包裝啦!! L還用紅字,還蠻囂張的XD

側面連同GIOTTOS保護鏡一起合照! 均是日本製造... 有爽感! (有修正...)

GIOTTOS保護鏡,67mm的,能力更勝B+W

開門先看到說明書、保卡、怪怪的真皮鏡頭袋...

全部配件,沒有腳架環喔! 那是另購的... (小氣XD)

遮光罩是ET-73B,這樣看還好,其實非常大...

毛毛的內襯可降低光繞射,摸起來手感不錯XD

全鏡長這樣... 跟小小白比起是"胖"了些...

鏡頭有多大? 右是50mm F1.8,左是AE-1,看來POWER相當夠阿XD

仔細看材質,跟一般鏡頭不一樣,全是金屬製,難怪會有重量。
實際上小胖白並不是全白的喔,嚴格說是"淺灰"白,是不是暗示什麼呢?

對焦指示窗,最近對焦距離1.2m...不適合室拍。

L鏡至少具備的=AF/MF切換、IS開關、IS模式切換
關於IS模式2,並不是只修正垂直,而是水平跟拍修正垂直;垂直跟拍修正水平

毒死人不償命的紅圈,上面打上規格。保護鏡已上。

屁股拍一張,密封處理防塵方滴,據說有"氟塗膜"防指紋油汙沾染,不過我不敢碰XD

頭部也來一張

蓋子也有"貴賤"之分... 真的,小胖白的蓋子感覺質感比較好XD

戴頭套的高度,虛榮感+威壓感出來了!!!!

完全伸展!! 50mm感覺好矮...

小胖白在設計上不知為何,變焦環是在前面的,後面是手動對焦環
在適應上其實不會有太大問題,久就適應了
而且小胖白有全時手動對焦,即使轉錯也不會對鏡頭造成傷害
在此大推全時手動對焦... 對於借給相機新手試玩時,常有轉錯的情形,一般鏡頭下場就是對焦環掛點
以下是550D外拍圖,地點是豐原公老坪,天氣是"即將發生抹殺相機的暴雨"
原本想拍點獨角仙,但那天蟲蟲們似乎相當不賞臉><"
所有圖皆為RAW縮圖->JPG_1280P直出,並用P模式與AV模式拍攝




70mm端

135mm端

300mm端

2011.07.16早上外拍試鏡,其實這支鏡頭300端成像並不好,原本以為是設計上有些缺陷...
先說,在下相機是550D+三方韌體,配C70-300L,M模式,300mm 快門1/1000 F5.6 ISO200
風格:銳7對1飽3色1,白平衡:日光,IS=ON,DPP縮800*533轉JPG上傳







是不是感覺模糊呢? 鏡頭準焦沒錯,但成像並不銳利。
原圖原檔壓800*533之JPG

JPG 100%檢視做640*480剪裁

原圖原檔壓800*533之JPG

JPG 100%檢視做640*480剪裁... 斷頭了><

估計看完很多人要爐石了... 但其實APS-C只禁得起50%才而已...
輕鬆一下,看一下貓與蛇篇,個人認為只有一張比較成功... 由於當時緊急,全以P模式拍攝
F大多是5.6,快門100-250左右,開IS
















個人覺得那隻貓蠻有趣的... 回到鏡頭表現上,實在有點不太滿意...
再來是綠廊其他拍攝篇...





其中一張有降躁後製,上三方韌體後躁點變很多...
獨角仙那幾張個人覺得還蠻清的吧
最後是山上篇,
70端的獨角仙,無IS

70端的獨角仙,開IS

雖然沒牙齒,還是能啃樹的...

台灣蟬,越來越少見了... 還蠻清的...至少還能照出小鬍仔!(300mm端)

一些"鳥"照,抱歉,在下孤陋寡聞,殊不知其鳥名也...



獨角仙(雌),放大50%就有點冏了...

藏樹下的角金龜(大誤)

黑黑的金龜子(誤),300端無IS

黑黑的金龜子(誤),300端開IS

感想 FOR 550D
剛寫完想去參考別人怎發開箱文時,意外發現一篇"我不要胖白,我要Sigma70-300"的13層大樓
看到中間讓我有點想把打好的的文全刪了-..-",但仔細想想...其實S70-300我也曾考慮過
後來因為他沒OS而放棄,我也知道他成像超銳利,但實在不敷在下使用。
對於有時出去走走的我來說,腳架不可能隨時帶著(因為重...),加上對拍攝物沒有一定目標
所以S70-300我就放棄了,不然那支+上2級OS就好,賣個2W都有人買(大概XD)
在下認為S70-300適合做MACRO鏡,或是百微替代品,但是跟C70-300L比,是有失便利性的
畢竟關於光學影像穩定器這塊,依在下微薄的專業知識來看,研發難度是以指數上升的($)
對於它的環型對焦馬達提供的無聲對焦速度,在下覺得也是一大優勢(速度可靠550D三方韌體更改)
外殼材質、密封防滴防塵處理、鏡面使用與塗膜處理等,其實也是優點的部分
在下要的是最大300的焦段、畫質不差、速度靈活,想拍什麼>構え-shutter!-目標せん滅す!(毆飛)
C70-300L雖然在畫質細膩上是不足,但大多都能符合條件
不可否認S70-300 300端上腳架鎖反鏡+快門線肯定是神兵,但等你架好蟲也跑了...除非你伏擊...
總而言之,在APS-C片幅上,300端(480端)絕對要上安全快門之上,不要太過信任IS
OK,看文像洗三溫暖... 重點來了! FF平民機皇:5D2出現了!!
感謝表弟大力派出5D2來支援!,讓C70-300L有翻身機會!!
由於5D2測試照是後來+的,資訊提供會較完整些^^"
2011.07.30同人展實戰。首先,要修正幾個觀念~~
1.真MACRO鏡不可與一般鏡相比
MACRO指像是百微、S70-300APO、百8微等,這些均是真MACRO鏡。
真要比的話小白兔也是輸,何況小胖白? 不能就以解像力來斷定好壞
2.機身還是有差的...
不要太過相信"機身差異不大,主要是技術問題"這句話。
影像>鏡頭>機身>成像;成像不好劈頭就找第一個算帳,不太合理吧...
無庸置疑的是... 550D被5D2慘電,就算不論片幅還是被慘電...
3.懷疑所有人上傳的照片
除了自己照的相片原檔,其他人的照片都有可能後製...
小修無大礙,後製就一定要說了。像在斷定鏡頭能力就必須盡可能無後製
否則會嚴重影響他人判斷鏡頭的能力... 這是道德問題...
以下我嘗試使用蛙蛙圖空來放圖,大家試試看吧~
不然每次都看M01的小圖總覺得... 恩... ...
有人疑問為啥要縮成3000*2000? 可以問蛙圖空為何只給5M空間-..-"
阿啊忘了說... 第一天測試是使用5D2+C70-300L
機身是否有差別,多說無用,看下去就能知道...
聲明一下,由於當時拍攝條件的關係(大多是閃燈極易撞燈跟時間較匆促沒時間慢慢測光)
所有相片都經DPP微調,大多是小調明暗。至於色調與飽和必皆為0、銳利7-10之間、自動白平衡
先來一部車車,主題是C.C.(1/400;F4;ISO100;93mm端)

點此看大圖!(3000*2000)
原檔100%裁切640*480-1:對焦點附近,連細刮痕都能見到... 解像力差嗎?

原檔100%裁切640*480-2:近照片邊緣了

原檔下載(MF空;.CR2)
哇呼~ 接下來是COSER實拍了! 雖說5D2+C70-300L很有POWER,
但整個展場只有你拿小胖白心理是有點複雜... 小白系列2天下來也只見到4支...
此外!! 鄭重警告,千萬別拿MACRO鏡拍MD,總而言之,千萬不要... 不然就準備後製吧...
(當MD;甚至是充當MD的女友因看到"清晰"照片鬧情緒時...就會體認到換鏡頭比請一頓晚餐更值得...)
COSER,相當有心!! (1/125;F4;ISO100;70mm端)

點此看大圖!(2000*3000)
原檔100%裁切640*480:對焦點

原檔下載(MF空;.CR2)
100端只能找到這張,色調4飽和-5忘了改回來,全0也沒差多少(當時氣溫少說34度以上...神...)
(1/1600;F4.5;ISO100;100mm端)

點此看大圖!(3000*2000)
原檔100%裁切640*480:對焦點

原檔下載(MF空;.CR2)
COSER (1/800;F4.5;ISO100;112mm端)

點此看大圖!(3000*2000)
原檔100%裁切640*480:對焦點...

原檔下載(MF空;.CR2)
COSER (1/400;F5;ISO100;155mm端)

點此看大圖!(3000*2000)
原檔100%裁切640*480:對焦點... 原來有上亮片喔...

原檔下載(MF空;.CR2)
COSER (1/250;F5;ISO100;214mm端)

點此看大圖!(3000*2000)
原檔100%裁切640*480...

所以我才說千萬別拿MACRO鏡拍MD,一般鏡解像力都這樣了,MACRO鏡是要拍毛孔嗎-..-"
火鶴? (1/160;F5.6;ISO50;300mm端)

點此看大圖!(3000*2000)
原檔100%裁切640*480...

接下來是550D的實拍...
P模式 1/80 F4 ISO100 銳7對比1 70mm

點此看大圖!(3000*2000)
M模式 1/200 F4.5 ISO100 銳7對比1 140mm

點此看大圖!(3000*2000)
M模式 1/250 F4.5 ISO100 銳7對比1 116mm

點此看大圖!(3000*2000)
最終測試,機身有差嗎?? 不言而喻... 6-7萬VS1.9萬的價差不是標假的...
550D的實拍,在下連50%裁切的勇氣都沒有了... 不過不放大看的話... 依然是神鏡!!
發色畫質上宏觀看都無可挑剔之處,但是否值4.8W的價格?
在下看法是"不一定",對有5D2的人來說,4.8W或許OK,但對有550D、600D等入門機的人來說
4.8W並不太值,因為無法得到相對應的品質;或許說,白鏡頭不適合用在入門機上吧~
小胖白面向的族群應該是有中高階機種,鏡頭(中長焦)預算卻不多的玩家
對於足夠的應該會選小白2+增距鏡來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