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責任之MINICAM簡易開箱文

最近添購了這隻國人自製的神兵力器,無奈網路上並沒有太多的開箱文,因此寫了這篇外觀上的開箱,來提供有需要購買的同好參考,至於拍攝影片相信網路上很多,爬一下文並不難找,也可以至官網瞭解瞭解:http://www.skylerminicam.com/index.html

1.樸實簡約的黑色外盒,只有Minican的mark字樣,外觀上並不吸引人,紙盒的厚度並不厚,不過上下面放置了厚厚的隔音海綿,每個物件也都有用泡泡墊包裝,十分有誠意。
不負責任之MINICAM簡易開箱文

2.雖然外觀並不出色,不過「MADE IN TAIWAN」看了就爽。
不負責任之MINICAM簡易開箱文

3.所有物件包含主體、攝影機快拆板、2支小平衡桿、3支底平衡桿、配重砝碼、快拆板底座和一張中英文說明光碟。
不負責任之MINICAM簡易開箱文

4.快拆板底座(左)、2支小平衡桿(中)、配重塊(右)
不負責任之MINICAM簡易開箱文

5.中英文說明光碟,內含pdf檔和教學視頻(官方網站可觀看),教學相當用心,不怕不會使用。
不負責任之MINICAM簡易開箱文

6.底部的配重塊,依照攝影器材不同,可自行配重,桿上有加刻紋,加強轉入配重砝碼的指握摩擦力,相當用心。
不負責任之MINICAM簡易開箱文

7.主體上印乳白色的Minicam字樣,不過隨著使用頻繁可能會刮落。
不負責任之MINICAM簡易開箱文

8.底部配重桿上又有螺絲孔,可以再將2支小平衡桿裝上做多樣平衡組合。
不負責任之MINICAM簡易開箱文

9.下桿固定旋鈕,抑制主體桿伸長、縮短的螺絲,不過隨著使用與擺放,多多少少會鬆動與磨損,旋鬆過頭要注意螺絲掉了,或許做成快扣方式會比較好些。
不負責任之MINICAM簡易開箱文

10.下桿微調旋鈕,旋轉控制下桿伸長縮短,不過鎖緊後仍可能會鬆動,但影響不大。
不負責任之MINICAM簡易開箱文

11.控制桿上印有刻度,方便記下伸長長度,不過伸越長主桿越偏歪,桿上還有溝槽,有助加強控制桿操作;軟橡膠觸感的手把,舒服好握。
不負責任之MINICAM簡易開箱文


12.萬向節,三向軸心所以可以做到接近360度的自由旋轉,雖然看起來小巧不怎麼堅固,不過卻可以承受5D2+24-70mm,約近3公斤的重量,但為了避免腰酸背痛還是裝廣角鏡比較適合。
不負責任之MINICAM簡易開箱文

13.主結構板底部,前後左右各有鑽螺絲孔,可以安裝2支小平衡桿,不過不用安裝通常就可以達到不錯的平衡。
不負責任之MINICAM簡易開箱文

14.主結構板底部控制前後水平的微調鈕,印有刻度方便紀錄,很小並不實用,朝正面看順時針轉為往前傾,逆時針往後傾,第一次使用時,可能出廠過緊而轉不動,加上攝影機重量後,有時並不好轉,需前後推快拆板,因為沒有設計鎖緊快扣,加上日後使用磨損鬆動,所以將快拆板拆下又重新放上時,可能還需要再微調一下下。
不負責任之MINICAM簡易開箱文

15.左右水平微調鈕,使用方式為一邊放鬆,另一邊鎖緊,就往鎖緊邊靠。
不負責任之MINICAM簡易開箱文

16.主結構板頂部,印有左右微調刻度方便紀錄,不過要先將快拆板取下才看得到,且通常還是要重新微調一下,且如果能像戰神一樣印在側邊相信會更好紀錄。
不負責任之MINICAM簡易開箱文

17.攝影機快拆板正面,兩旁兩個扣俱,後面一個保險螺絲,板上一塊滿滿的橡膠止滑墊,相當有誠意。不負責任之MINICAM簡易開箱文

18.攝影機快拆板背面,可以看到很多固定孔,使用方式是將相機重心盡量靠近CG符號貼紙,然後再找最鄰近相機底螺絲孔的固定孔旋入螺絲,使用上並不難。
不負責任之MINICAM簡易開箱文

19.相機裝妥後,將快拆板先從側邊勾住再放下。
不負責任之MINICAM簡易開箱文

20.然後鎖緊後方的保險鈕,扣上右側的的白色扣俱,扣俱沒有扣上多少也會影響平衡,不知道塑膠的扣俱會不會隨著長期使用會磨損變不緊。
不負責任之MINICAM簡易開箱文

21.附贈一個快拆板底座,相當貼心。
不負責任之MINICAM簡易開箱文

22.方便你安裝在其他腳架設備,能夠快速拆下裝在平穩定器上,非常實用,這是其他廠牌穩定器沒有附的。
不負責任之MINICAM簡易開箱文
愛用國貨是良好市民的責任,下一篇是介紹對岸生產的戰神弓形穩定器,和兩者的使用心得。
2011-05-05 0:49 發佈
可是好貴貴~"~
原本對他很有興趣的
現在只能...
遠觀...XD
http://alsotycheng.blogspot.tw/ 拿單眼比較帥,因為遮掉了整個臉
今天也在相機店看到它的真面目了

我也對它超感興趣的 真的很小 也很輕

不過很早就知道它的價錢 所以在店裡玩玩就好

還是繼續依賴SONY的防手震吧

ROLLROLL520 wrote:
最近添購了這隻國人自...(恕刪)

感謝用心分享
我也剛買入,用了幾天

有些想要給這產品的一些建議

1.包裝過簡:雖說包裝力求簡化是件好事,但缺少了質感。
我收到的物件,雖然每物件都有氣泡紙包覆,但封口不太平整,且物件擠成一團,給我開箱後的第一印像並不太好。

2.握把接合邊不平整、長度過短、上提角度無法過大:
模具接合所留下的接紋,讓握把的塑膠感頗重。而平直的設計,也容易讓器材從手中滑出。
握把的長度太短,使握把的尾端會頂住手腕,造成手腕容易酸疼,且不利雙手同時握持(5D2 + 鏡頭 + 穩定器 = "重"),長時間單手握持,可能造成手部傷害。
握把的上提角度無法過大,當拍攝較低物品時,上提的握把會撞到雲台,只能讓手部保持平行,配合彎腰來拍攝。提重物彎腰,不是件好玩的事

3.伸降桿的旋轉調整太慢:想從刻度的最底端,伸到最長端,雖然只有10公分左右,但是螺紋旋轉的設計,也要花一分鐘左右的時間,才能伸降完成,比起鏡頭的變焦旋轉,真得慢太多了,建議將螺紋導程加大,或是取消螺紋改用快扣設計。

4.雲台白塑膠快鎖設計:塑膠的凸輪式鎖緊設計,長期使用容易毀損,雖然有附上四個備用品,但若改成銅材或鋼材設計,耐用及視覺都有加分作用。

5.若能附上專用提袋,我想,是每個使用者欒見的事。

以上,使用心得及建議


版大您好,最近有再考慮類似產品,不知道樓主是否方便分享一下使用心得,感謝
我一開始是使用弓形戰神系列,後來轉用I字型的minicam,覺得很好用,就算是業務級機種或是穿戴式的都也是用I字形,但其他的我就沒用過。

有一些優點,也有一些缺點

優點:
1.比弓形更容易調整平衡配重。
2.比弓形更穩,也比較不會受逆風影響,因為你左手會輔助控制,除非是像坐在車上開很快時才不易控制。
3.可變化角度大,幾乎可以360度旋轉,而弓形只能前後左右有限角度幅擺,容易碰撞身體,也只能朝前而已。
4.有另附快拆座台,可以在結合其他設備,如腳架,就不用馬上換底板,新版底部有穿孔,可以直接結合腳架。
5.可以當手持架使用,雖然也不是很好用。
6.收納也算小巧。


缺點:
1.手把呈現斜提方式,所以手腕較容易吃力酸痛,一般I字型或弓形都近直握式,手腕比較不會痛,剛好minicam設計成跟別人不一樣。
2.比較適合小型機種,大概是5D2以下的機種,超過需要加重砝碼,整支就更重了。
3.裝上後就盡量不要在增加其他設備,不然又要改變砝碼和調整重心,稍微的改變焦段或對焦距離都會影響他的穩定,我通常固定是5D2+17-40這樣,而鏡頭調到最廣17mm,對焦距離大概1或1.5m左右,光圈5.6~8.0,然後再來調整minicam,官網好像有一些鏡頭的搭配數據。
焦距大於35mm以上時,不穩與振動感覺會比較明顯,也容易晃,所以我都是用24mm以下。
4.部份關節或螺絲沒有快扣功能,所以有時會跑掉,稍稍影響穩定功能,一段時間會小調整一下。

大致上,組裝簡單,操作容易,效果很好,建議購買,千萬不要買弓形的,不然就買其他家I字型的也可以。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