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閃燈照片可以不同,如果閃燈可以離開機身來拍攝,那它可以更有變化。如果要離開機身,又能跟相機的快門同步作用,就要透過一些無線電波的觸發設備。巿面上無線電波的觸發設備很多款,從不到1000台幣的大陸製品,到上萬的夢幻產品pocket wizard都有人用。這些產品,除了pocket wizard實在是太貴,所以Herman沒買之外,大概都買來用過了,心得就是:便宜真的沒好貨不是容易壞掉,就是同步太慢、時閃時不閃,有的還會挑機,當Model姿勢都擺好了才發生問題,還真是尷尬到想找洞鑽進去...。
來自韓國的SM FLASH WAVE III 2.4G 無線電波觸發套組,算是SM FLASH WAVE第三代產品,據說擁有極為強悍的性能,就我在離機設備方面的使用經驗來看,它這些特點值得向大家提出:
1.高頻2.4G HZ
2.可以調16個不同頻道
3.備有3.5耳機孔及PC接點
4.80米的傳輸距離
5.最高1/250秒同步
6.內建熱靴座
7.最高每秒8張連拍
看完數據,接著來看開箱吧。
外觀
包裝盒
SM FLASH WAVE III是發射器及接收器分開包裝的。較大盒的是接收器,小盒的是發射器。

內容物說明
由最遠的開始介紹
1.吊繩
2.墊片
3.6.5mm轉接頭
4.說明書
5.棚燈連接線
6.固定座
7.接收器本體

本體說明(正面)
1.受訊指示燈
2.待命指示燈
3.頻道設定鍵
4.PC接點
5.熱靴座

本體說明(頂部)
1.電源開關
2.連接線插座

它使用的是3號電池

把Nikon SB800裝上去,沒問題。完美合體。

試試Canon的580 EX II,碩大的580EX II它讓接收器變小隻了。也很OK。

看一下發射器
發射器內容
塑膠盒內的內容物比接收器來得簡單許多,只有連接線及發射器本體。

發射器是使用鈕扣狀的小電池,型號是CR2450。

本體說明(正面)
1.電源開關
2.發訊指示燈
3.測試按鈕
4.頻道設定鍵

本體說明(側面)
1.連接線插座

把它裝上機身,最基本的使用方式,直接裝上相機的熱靴座並鎖好。

將將!基本使用組合,你的閃燈開始有了生命了。

對於手上有中型相機、數位機背的人來說,就要用PC連接線把發射跟機身來連接。

實際使用時,可以把接收器固定在三腳架上,因為接收器底下的螺孔就跟相機下的螺孔是同樣的規格,所以鎖在雲台或是快拆板上,都可以很方便的幫我們”拿”閃燈。

如果不是固定在三腳架上,而是要與其它配件組合時,建議加上接收器所附的墊片,可以更緊密些。

把外閃當成棚燈的組合方式,經過透射傘之後,光線可以變得很柔和。而無線離機設備,讓我們可以很任意的把燈擺在理想的位置。

如果是用來觸發棚燈,可以把用繫繩吊在燈具上,再經由連接線把燈具及接收器連結在一起。圖中的燈具是直接使用3.5mm的插座,所以直接插上即可。

另一個棚燈的範例,這個棚燈使用的是6.5mm的插座,所以連接線時要裝上接收器所附的轉接座。

這是接收器還附的懸掛座及轉接座,用來把接收器「掛」在棚燈之類的地方。

懸掛好的樣子

繫繩上有一個小配件,Herman很喜歡。它用來撥動頻道設定鍵,不怕臨時找不到工具可用。

將接收器及發射器各撥成相同的組合,就可以順利的發射及接收訊號。

使用例一
在某次的教學外拍中,我帶了1200W的外拍燈,使用了SM FLASH WAVE III來溝通我的相機及外拍燈。拍攝時一切順利,沒有任何誤發或是不發的情形,沒讓我在學生前漏氣。
現場有20多位學生,也使用了各式的品牌的離機閃控制器,我所用的SM FLASH WAVE III並沒有受到干擾。
側拍

成果

使用例二
準備下海了。這回是混搭了SONY的機身及Nikon的閃燈。由於SONY的熱靴座和一般的不同,所以我用了一個轉接器讓發射器可以裝上A850的機身。
拍攝時,海水飛濺,發射器、接收器不時被海水噴到,但沒有問題,順利拍出作品。
側拍

成品

以上是初步的開箱及簡單的試用心得,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