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教]Panasonic LX1 VS Canon S80 順便討論一下相機包

禮拜日就要在台中敗期待兩年的DC了
想買一台具廣角且能夠全手動的相機,不想敗砲筒。希望還有一點隨身性,不過當然也得考慮握持的穩定度,感謝PTT相機版與好友兔子的經驗分享,目前鎖定上述這兩台,不過若有其他推薦也非常歡迎感謝.

經過努力爬文了解這兩台都是該廠的數位單眼相機之外的旗艦機種
先說LX1,打算明天去看實機
具有防手振.4X光學變焦.16:9模式.萊卡代工鏡頭,夜拍及雜訊較多是其弱點
都沒在01爬到LX1的勸敗

S80的色彩較鮮艷飽和,但是成像品質沒有LX1好(看DCView我完全看不出來),
缺點是太厚.無RAW(想體驗記憶卡拍到爆的感覺呀)
參考rolex16800大大的文章圖片已失聯
[勸敗]炫黑銀canon S80 請小心衝動

拜託請任一款上述相機的朋友們分享一下心得吧,

不過該該逛了Y拍想說順便選一下相機皮套,結果多註明LX1不能連同鏡頭蓋放入規格尺寸26mm太假了啦LX1專用皮套要1.4k結果爬到kz996大大的[分享] 隨身相機包 Lowepro Rezo 50 For Canon S80

還有此兩款相機有需要搭配高速SD卡嗎?預計連創見 TS-RD13R 讀卡機一起購入

買完後一定火速寫一篇勸敗報告來滿足版眾
2006-06-03 0:4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相機包
剛剛查報價,原來LX1還有分繁體中文版跟日本內銷版(繁體版是香港來的,台灣的公司貨沒有進黑色的,只有日本及香港水貨才有~東西都是日本原廠做的~)
價差2K
不過黑色機好難買呀,擔心耶
風仍吹著,想念仍飄著,而當初相遇時的情感已不在了。 於是,當你走遠,我還在原地思念。
LX1 我同學有用
所以我有拿來玩過
大CCD出來的畫質不差
夜間高雜訊還是p家的痛
其他廣角 防手振都蠻ok的
另外可以照成raw很不錯(可是它的raw比D50的大很多)
算是一台蠻值得入手的入門機

S80 出一陣子了
以我的認知是比在A系列和G系列中間的機種
畫質也不錯 不過LCD比較弱
純粹看你需不需要防手振吧

想學攝影我比較建議LX1
你好啊

我也是推LX-1...
因為我用的是LX1的姐妹機 D-Lux 2,
我覺得很不錯喔
外型典雅功能齊全
若說缺點的話
就如同其他網友所說的
夜拍是個問題
依我的經驗
夜景模式下
曝光大約要2~6秒...
所以最好是搭配腳架...


剛入手試拍幾張...還在學習中~~
隨手拍
畢業典禮隨手拍

D-Lux 2相片

皮套的話,我也想順便詢問一下...

LX1原廠有出專用皮套
DMW-CLXA1

不知道有沒有網友用過?實用性如何?
請問為什麼想學攝影買LX1比較好呢還有LX1跟Leica那台可以互通配件嗎
風仍吹著,想念仍飄著,而當初相遇時的情感已不在了。 於是,當你走遠,我還在原地思念。
其實還是看你自己的需求是什麼吧!
可以的話
到店家去請她讓你把玩相機(反正你都要買了)
拍張照之後,把照片輸出到電腦螢幕上看
看自己喜歡哪一台出來的成像
還有就是用高ISO下去拍試試看
然後在放大到100%去看
你就知道你可以接受哪一家的雜訊了
世界末日趕快到來吧............!^_*

因為LX1有全手動模式啊...
所以適合學攝影用...(可以自己決定曝光量,快門,曝光時間...etc)

跟Leica共用的配件啊
皮套沒問題
Leica有出D-Lux 2接望遠鏡的轉接環
LX1應該也能用吧


chyou wrote:
因為LX1有全手動模...(恕刪)

C 家 S 系列一直都有手動模式。
s80 的 M 模式。
http://web.canon.jp/Imaging/pss80/201-e.html

樓主還是去試用看看,看哪一台你比較順手。
看哪一台拍的顏色你比較喜歡。
S80的手動功能以及LCD都比LX1好多了也順多了, 想學攝影我倒是建議S80
不過個人覺得畫質是兩台最主的差別,如果覺得沒差..那LX1比S80適合
剛在ptt DC-Shopping版寫成的勸敗文,文章是自己寫的,非引用。

LX1特色:
1. 16:9 1/1.65" CCD 嚴重RGB雜訊,除了ISO100/80之外,幾乎都會出現色斑
2. RAW Silkypix/ACR(Adobe Camera RAW,簡稱ACR)支援
3. LEICA ASPH 鏡頭 強調對比、微細節的機內設定
4. 有用,但沒有設計到更強的小搖桿(用來當快速鍵、調光圈快門用的)
5. AE/AF lock

至於價格方面,LEICA版本的D-Lux2要價26900元,送了一顆名牌包,
但實在有夠難看。公貨LX1要價21000上下,港水貨(繁中)要價14500(雅拍價),
日水貨要價12700元,不過現在大概沒有日水貨了,停產了。

先來談談LX1
1. 16:9 /1.65CCD:
這個規格太特別了,真是迷人,而且在等效28mm之下,視覺夾角約75°,大約是雙眼
所見的角度。但缺點就是容易出現主題散慢,邊留太多的問題,28mm的控制說簡單
不簡單,但總是比15mm 114°的超廣角簡單,反正就是靠近,再靠近,總是可以得到
比自己想像還好的效果。

私下認為3:4的比例很令人討厭,長得和電視機一樣,兩隻眼睛都集中在同一點上。
要不就是做成正方形,要不就做長條一點,像SLR般的3:2,不然的無論將主體
如何放置,都逃離不了平庸的觀看。

2. RAW:
LX1有RAW功能的話,這台機器就進入了專業隨身機的等級,但也令人無奈的是,
Panasonic的 CCD技術真像扶不起的阿斗,雜訊問題從來沒改善過。
以前在用GX的時候,GX使用的是sharp CCD,暗部雜訊問題不只是雜點而已,
還有細節嚴重消失,對比過低,還加送顏色灰成一片給你。
一堆人稱GX是夜盲俠。

但LX1的問題不太一樣,就算是大白天一樣也會出現雜訊,暗部亮部平均都會出現RGB
雜點,而不是灰色雜點。現在大家都習慣用螢幕看1:1看原圖,LCD的點距當然比
印刷的「點」還要大上三倍以上(72dpi VS 300dpi),那這個雜點實在令人難以原諒。
但就實際上使用來說,LX1拍出來的照片拿去洗8x12"相片,也不會比D200的難看啦。
差別就差在鏡頭調性與細節而已。

LX1直接輸出的jpeg只能說:Merde,雜訊問題真的很嚴重。而且對比預設有點強,
若是有人想要拍柔柔的人像照,這可能不太適合。但若是仔細看的話微小的細節變化
倒是還在(這點在鏡頭部份再議),若是能使用RAW的話更好。

在ACR裡是可以調整色溫,色飽合,暗部、亮部,RGB三色飽合度、色相、銳利度,RGB雜點
去除度,曲線調整對比、曝光。(當然,GRD也行)

好死不死,lx1最弱之處就是在於RGB雜點,這個部份用ACR來處理就行了,若是使用一堆
Noise Ninja、Noise Ware的話,會造成細節盡失。

若是您很在意這個問題的話,又想要使用以上軟體話,倒不如考慮其他機器,lx1很麻煩
之處就在於這裡,由於CCD技術不佳,細節、銳利度與雜點問題就會成為零合。

lx1使用150x 創見/獨創寫入速度都差不多,8mp raw+jpeg normal約23mp,寫入符號
約閃5下內寫完,耗時約2.5秒。2G只能拍一百多張。

小節:LX1不是非常適合jpeg直接使用(當然也可以,不是最好的表現),需要費心去調整。
若您對色彩系統有一定程度瞭解(是調RGB系統哦,不是cmyk系統),對於不怕後製麻煩的話
您可以考慮LX1。若是想買這台,又怕麻煩,花個兩三千元,買個silkypix來後製的話會簡
單很多,上面都有不少自動選項可以選擇。

3. LEICA APSH(非球面鏡)
消費機會有凸出式的鏡頭,不常見吧,當然GX系也是一樣,凸凸的。
實在很難買包包,對LX1來說體積變成兩倍大,目前我使用的是Nikon S4專用包,剛剛好。
也有人推薦Lowepro D-pod40,價格也差不多。

至於解相力上與其他家最大的差別,仍然是之前提到的微小細節的不同。
很神奇的是,在消費機上從來沒見到有一台機器可以做到這個要求。
但畢竟lx1的鏡頭也不怎麼小,前玉(第一片鏡片)也沒比SLR鏡頭小太多(好像還比
nikon 60mm micro)還大片一點。這個size用在隨身底片機的話也實在不小了。

這裡提供幾張這兩三個星期所拍攝的照片,這些當然是使用RAW檔,對比都調到很強烈,
銳利度都在50上下,RGB三色都是有修改過的(簡言之,沒有任何一個選項沒有動過)。

http://i60.photobucket.com/albums/h35/bidnikon/LX1/P1010140-33.jpg

http://i60.photobucket.com/albums/h35/bidnikon/LX1/P1000054.jpg

http://i60.photobucket.com/albums/h35/bidnikon/LCN/P1000157s.jpg

http://i60.photobucket.com/albums/h35/bidnikon/LX1/P1000023.jpg

http://i60.photobucket.com/albums/h35/bidnikon/LX1/P1000023a.jpg

其中倒數第一張一第二張的差別,在於開啟去除RGB雜點,最後一張又加強了一點暗部。
EXIF檔都還在,可以自行下載後分析。

4. 小搖桿

按著不放,可以快速調整設定:白平衡(含兩組自訂),iso(也沒啥好調了,只有
iso 80/100能用),畫質(jpeg normal/fine/raw,一樣沒啥好調,jpeg不行啊)

剩下的功能就是調整光圈、快門,與下面的四向鍵功能分離,如此而已。

5. AE/AF lock:
這玩意兒可神奇了,消費機上竟然裝了這個。
lx1可以點測光,我將這顆鍵設定為AE Lock,反正af可以靠快門鈕來控制。
想在雜亂的光源下拍照,又不想要讓主體曝光對正確嗎?用點測,外加AE lock問題就
解決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