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討論)目前數位單眼相機的發展方向是你要的嗎?

我是機械機身的用家。

主要是拍植物、靜物及風景,所以一秒鐘三張連拍功能對我沒什麼用,其實兩秒可拍上一張就很夠了。因為所拍的東西不會動,可以慢慢手動對焦及構圖,鏡頭與機身的快速對焦也是用不上的功能。因為常有野外工作,希望相機要保證在潮濕悶熱的雨林及氣溫零度以下的高山都不出狀況。也非常喜歡機械機身及鏡頭的金屬質感、耐用及保值。

所以幾乎都是用手動相機,像是Nikon FM2, FE2及FM3a。

之前Nikon還有兩種路線,要用全自動的電子相機可以找F80那類相機及AF Nikkor,要享受純手動操作的樂趣,可用傳統機械機身FM2 及FM3a,還有MF Nikkor。

可是在數位單眼相機問世後,不單是幾乎所有相機大廠都停產手動鏡頭及機身,且也只剩下電子相機的發展思維,所在乎的變成是,相機連拍速度有多快,對焦速度有多快,多讓鏡頭電子化,多用VR功能去降低手持震動。結果現在數位單眼相機多了許多我這類用家不需要的功能,希望有的機身功能或特色反而沒了,像是D70及D50無法使用手動鏡頭,機械快門線也不能用,只覺得現在出產的相機與心目中的好相機漸行漸遠。

常常想,數位時代的機身真的就只有用力全面電子化才有生路嗎?數位影像真的就無法與傳統手動機身共存嗎(先說明,我覺得底掃不是一個很好的替代方案,所以在此先不討論底掃。)?

雖然這是痴人夢話,還是忍不住希望有一天會有給FM或 FE系列相機用的數位機背,就像是給Leica R8及 R9用的數位機背LEICA DIGITAL-MODUL-R。像是Silicon Film 公司的數位底片efilm,更是兼顧數位攝影與傳統手動機身的好方案,很可惜是,在平價DC及DSLR的夾殺下,這個產品已泡沫化了,但在記憶體及電池能越做越小的趨勢下,還是抱著有一天這種概念的產品會復活。


2006-05-26 12:54 發佈
AF相機、鏡頭可以調成MF,但MF相機、鏡頭無法調成AF
類似的結構成本,增加的電子電路、機件讓產品功能更多,但大量生產的成本讓收益更高

快速連拍的相機可以慢慢拍,慢慢的相機,要快也快不了

就這兩點來看,數位相機往高度電子化、快速化發展,應該是不得不然

再者,就一般設計上來說,早期機械式相機,沒有任何可以使用的連接裝置,要在不改原先結構的狀況下接上電子感測器,花費的成本太高,就小弟以為,要做這樣的機背,真的不如做一台全新的。

回頭來說您的「希望」,其實,還真有點「矛盾」
又希望他可以保有機械式的質感與信賴性,又希望能擁有方便的數位影像

以這樣的角度來看,廠商也很難滿足所有人的需要阿~
敗家真是無底洞阿~
開版大的標題狗狗並沒有任何看法,僅以另一件歷史演進做借鏡
當初黑膠唱片為何會被CD取代掉,難道黑膠真的比較差嗎?沒有歐
記憶中黑膠的音質可以比CD好也可以做到多軌聲道歐,有人還是習慣黑膠溫暖的生因而不習慣CD數位生冷的聲音
說不定在盜版猖獗的現在,如果發行黑膠能賺比較多,說不定黑膠會反撲回歸主流

Nokia的名句: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但開版大不用灰心,在主流規格不斷推高無計可施時,傳統手動機身還是會回來的
但是黑膠唱片無法長期使用,會自然「慢慢磨平」。

CD 當時的優勢在於體積及音質中間取得一個新平衡點,至於新一代的「數位唱片」則可能由 DVD Audio 之類的規格取代;畢竟容量提升之後,PCM 取樣儲存的資料就不似 CD 那麼少。

==========

舊鏡頭大量停產也不光是手不手動的問題,而是材質不符合今日的環保要求;例如當年很多都是含鉛鏡片,這類鏡片根本無法再繼續合法生產....
我想廠商的想法也應該是:不可能滿足所有的使用者,只能從眾者取得最大利益
所以產品的演變,其實是市場需求而來的
火焰黃金犬 wrote:
傳統手動機身還是會回來的...(恕刪)


科技產品量產後 手工機械等產品大都被淘汰
但也有些例外 如機械錶,名牌包
傳統相機會不會走這種路線我也不清楚
我覺得數位單眼的數位化(電子化)是由消費市場引導的趨勢吧? 就像手排車-->自排車,懂車的人都知道手排車的傳動效率高,油耗低,但是在市場上大家為了平日的操作便利性,選擇自排車的人佔了多數,所以市場就被引導成以自排車為主力,市場上可供選擇的手排車就變得很少很少,當然對善於控制離合器的駕駛非常不公平,但卻也降低了一般民眾駕車的門檻,大大的提高車主的普及性,對廠商而言,市場決定策略,也是利之所趨!

不過我在手錶市場,又看到另一個現象,在70~80年代,日本石英錶廠把瑞士錶打的一敗塗地,可是近年來瑞士機械錶廠又大翻身,機械錶工藝有很多經典的東西雖不像石英錶講求精準便宜,但是鍾愛於機械錶的同好,對於幾百個機械零件能和諧運轉發出悅耳的機器聲,才是機械錶迷所鐘愛的,而我想提的重點是,勞力士這種大量製造的機械錶廠,竟然能年生產接近百萬隻手錶,而且還賣掉喔!從正面來看,瑞士的鐘錶業已找出藍海策略,如果以數位單眼普及化的趨勢,新手如我,應該是樂觀其成以普及為前提的市場發展,但也希望有很多的廠商把頂級玩家的需求所鍾愛的產品,能夠繼續延續
加上數位機背的FM2就不再是沒有電池也可拍的FM2了......

所以在拋開純機械(沒電也可拍)的執著下....

推測樓主的需求是手動相機的質感...
與操作過程中享受一切手動的樂趣....

我覺得目前DSLR對焦與曝光可以完全手動.....
等級高者亦有質感且十分可靠...
惟觀景窗多半太小太暗....且重量太重....售價亦貴....

但...
何妨多玩玩現今之各家產品後...或許有不同感受
小弟在此先說明...我是攝影新手,並未用過傳統機械相機,如有任何錯誤,請指正...

對於大大的標題,小弟的答案是:是的

小弟用的是D50,入手幾天
配著50/1.8的測光功能
已經能拍出正確曝光的照片
不必花費時間和金錢在底片的學費上

拍靜物,有時我會用MF
但是AF對焦,讓我能輕易又正確的抓到想捕捉的畫面

以這種情況,傳統SLR能對到焦,是不是需要很多的經驗?

再者,一張容量大的記憶卡,能讓我擺脫36張一捲的束縛
不管是秀場,比賽...皆可肆無忌憚的捕捉珍貴的那一秒
我知道構圖很重要,但是有些情況,只有1 秒
小弟並不會費神去構圖,只會用廣角,事後在構圖(好像離題嚕...)

重點是,我並沒有說SLR不好,只是各有利弊,看要用在哪...
有時候潮流是無法改變的. SLR 有他的優點, DLSR 有他的好處. 基本上廠商都是跟著大家的偏好走的. 畢竟開公司就是要賺錢.

大家都知道手排車的好處, 但是台灣現在找的到幾台手排??我為了享受手排的駕馭感, 花了好幾萬把自排改成手排. 不過下一台車我應該會買自排的吧. 因為太累了. 有人說開車的時候右手要放在排擋桿上面才叫做開車, 小弟到認為要我選擇我寧願放在隔壁座美眉的大腿上,那樣的爽度不輸搖動手排桿喔. 這是我踩離合器踩到腳抽筋後學會的. 有點離題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