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迷戀“7”﹐請原諒我對“7”的執著。
被gabor勸敗成功﹐敗alpha 7 limited 不成﹐ 反而敗了D7D。
話不多說。。。。請各位比較



D70 與 D7D 的機身﹐相信大家不會感到陌生。
--------------------------------------------------------




兩台機的重要按鍵/鈕(ISO, WB﹐對焦點的控制﹐等) 大同小異。
----------------------------------------------------------

注意﹐nikon d70 與 minolta D7D 的 前後雙盤控制是一樣的﹐前轉盤用食指控制(D7D比D70的順手程度較好)﹐後轉盤是平行的﹐不像canon的後轉盤是直立的。
----------------------------------------------------------
小弟敗入的價格為﹐二手D70=20000 NT﹔ 全新水貨D7D= 23500 NT。
兩台機的功能比較﹐如ISO雜訊﹐自動白平衡﹐對焦速度等等﹐我不想再重複﹐因為論壇裡已經有很多大大分享﹐研究﹐討論過。
我想強調的是﹐單憑 minolta D7D/D5D 的 AntiShake 已經值回逃跑的小朋友了(學台灣腔
)。 要注意﹐M機的AntiShake是ccd-antishake﹐表示所有的鏡頭包括老鏡都變VR/IS/anti-shake了。另外﹐我覺得D7D的觀景窗超贊﹐不但大且非常清楚(就像傳統SLR一般)。 而D7D/D5D的色彩﹐還用置疑嗎﹖聚2.5"LCD﹑Magnesium Alloy機身﹑大觀景窗﹑Anti-Shake(所有鏡頭都變成防震)﹑9-點對焦于一身﹐2萬多NT 簡直是超超值
xxview.com.tw 裡竟然有人<30000NT 出讓 D7D + VC7D﹐要是我在台灣就好
現在不敗﹐難道要等Sony調高價錢才考慮﹖而D70方面﹐我個人也非常滿意﹐可是要注意的是﹐D70 輸出的照片偏灰(D50 有一點點改善)﹐但是只要自行調custom curve (調到適合自己口味最重要)存在機內就可以了﹐不是大問題。LCD雖小﹐但是可以接受﹐影響不大﹐反而加強了電池的持久度。注意﹐nikon 沒有d70的原廠直握手把噢﹐D200才有。我獨衷于nikon的快門聲﹐很扎實﹑清脆。
兩者在控制﹑操作上是很接近的﹐D7D多一點直接按鈕﹐所以操作會快一點 點。比如EV+-,D7D直接用轉盤﹐很方便。
有一點我需要點出的是﹐D70/D50 的手握有稍微小一點之嫌﹐當你握著相機的時候﹐指甲會“刺”到機身而留下痕跡﹐請您檢查您的機身是否有這個痕跡。D7D的手握部份絕佳﹐而且食指在快門和轉盤之間移動的時候﹐手是完全固定的﹗
關於鏡頭的普遍性﹐我想這問題根本不是問題﹐nikon 不用說了﹐而minolta的鏡頭也不少﹐再者Sony將在今年推出20個鏡頭﹗

單靠這個標誌已經值回兩萬大洋了。 (注意D7D超有質感的手把)
----------------------------------------------------------
其實針對照片的素質﹐每家同等級的機所輸出的都不相上下﹐多數來說肉眼都很難分辯﹐最重要你用到爽﹐因為不同的機身會令不同的人爽
﹗ canon 沒有“7”字的機﹐我也不喜歡canon以下是兩台機所拍的﹐有圖有真相。
的後轉盤﹐你給我一個1Ds 我也不爽﹐儘管它是公認數一數二的相機(所以說﹐每個人都有買個別一個東西的怪理由﹐哈哈)。再者﹐一部你握在手裡時會給你莫名的信心的﹐就是您對的選擇﹐不管它是canon, olympus, nikon, minolta, 還是 pentax 。。。。等等。
有錯誤的話﹐請多多糾正﹑包涵﹐謝謝。

[全程由三歲 的 Canon IXUS 400 拍攝]

















,
三歲的數位相機在數位世界裡應該已經45歲了吧﹖。。。我打算把它用到 “鞠躬盡瘁”﹐“精盡人亡” 才換新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