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sey ODC51 & Lowepro Apex 110AW 開箱

<以上文章將預計同步刊載於SDF、Mobile01、世界初攝影團以及小弟交作業用的無名XD>
[序]
小弟雖然已經採買攝影器材多年,
很慚愧技術上仍無太大進步,
僅有不少使用上的經驗可以分享,
剛好最近購入一款幾乎沒有開箱文的背包,
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小弟專挑沒資訊的報告做XD,如同濾鏡那篇一樣)

隨著單眼器材的增加,小弟的包包也越換越大,
從Crumpler 六百萬就款到主力是Fastpack 350,
甚至是KATA 3n1 22 + STH-1,
也有搭配ThinkTank的 DH40與腰帶組合,
不過腰包與側背包不在本篇範疇,
網上也已經有相當充分的資訊了,
於此便不多著墨。

對於雙肩包,小弟一開始爬文就決定以Fastpack,
Kata 3n1這系列的包包為主,因為取出便利。

但是隨著時間的增加,
小弟發現像小弟這種出門一定要都帶齊的小叮噹型人物,
Fastpack 跟3n1有些問題,就是要拿機身很容易,
但是換鏡頭好像沒有占多大便宜,Fastpack主要的問題是,
必須把整個側邊+正面部拉開才能取得鏡頭,
當小弟把70-200這類的鏡頭放在正中央插槽要換其他鏡頭時就比較容易滑動,
變成不然像取機身那樣只是翻到正面來使用,
加上A850+Tamron A001+Sigma 24-70 F2.8 HSM+Sigma 50mm F1.4 HSM+Sigma 17-35 DG OLD的狀態,
全部要塞入下半部位很勉強,必須將遮光罩全部拿到上半部存放,
就怕會壓壞。

但是仔細觀察,其實 Fastpack的總容積並未完全使用充分,
若是上層空間能有效運用該有多好?
因此小弟又購入了比Fastpack再改良一點的Kata 3n1 22,
上下層可以打通,又可以左右打開,不像Fastpack只能開單邊,
但是擁用一陣子就投降了,主要原因是: 不夠大!!!

其實應該買3n1 33的,但是小弟較矮小約170cm,
家中老大嫌我背3n1 33像在背聖鬥士的聖衣箱,
所以就改買3n1 22,在上下層打通的情況下,是能充分運用空間,
但是優點也是缺點,在這種配置下,Kata 系列就是沒辦法全部打開來任意取用鏡頭,
變成"左開、右開上開下開,原來每個背包都不簡單"冏rz~~
所以只維持了一個月的短暫相處就低價嫁人了。

但是小弟對這種側開式的包包還是不死心,
發現Tamrac 3385這款,算是有稍微改進一下fastpack的罩門
(側門跟正面取鏡頭的門是兩個獨立系統,側門方便取機身,正們方便換鏡頭,鏡頭不易從側邊掉出),
防水功能也是相當嚇人,差點一度就換包了,
但是看了一下實際數據,底部要放含遮光罩的配備恐怕還是不行><~

於是到此小弟正是放棄這種側邊取機的包包,
決定回到傳統式背包,能放下小弟所有設備,
但是不要太大,容積大概跟Fastpack 350差不多即可,
所以就開始做功課,但是發現這樣的包包價格也不低,
無意間就發現Delsey這邊法國廠商的包包,
可能因為國內市場還未開,價格還挺有良心的,
約三張半小朋友還找個排骨飯的錢,
就下手買回來開箱給大家看順便報告測試心得了。

(抱歉以上打得很冗長,開箱文正式開始)
[Delsey ODC51開箱]
正面: 中規中矩,但是又比一般相機包多了幾分設計感,剛剛好的感覺!

Delsey Mark: (google了一下發現是可以安心購入的法國廠牌)

拉鍊可以使用內附的鎖扣上:
(順道一提,這個包包的拉鍊比我用過的Lowepro,Kata,ThinkTank,
Crumpler都還要滑順,不過不知道是不是YKK的,上面也是印了Delsey的刻印)

前袋拉鍊可以固定的設計:

前袋內部 I:
可以看到拉鍊有半圓形的皮製保護蓋


前袋內部 II:
放筆電的地方,13吋沒問題,15吋沒試過,應該是可以(寬度比Fastpack大)


前袋內部 III:
另一面可放記憶卡,拭淨筆,鏡頭蓋等雜物


接下來進入主體,鏡頭放置的後袋內部:

後袋內部另外一面:

接下來是背帶的部位,寬大的背袋設計有效分散了肩部的壓力
(效果比Fastpack 250 + 10days減壓墊兩塊好,找機會再試試看加上兩塊10days會不會再提升XD)
(抱歉這張手震了><)

底部的擴充扣環,小弟還沒想到要扣啥上去@@

左右兩側邊靠近底部都有這樣的拉鍊,裡面存放腰帶

扣起來的樣子:

當然全天候保護套是不會少:

跟其他大大的Delsey開箱文一樣,提袋也是隱藏式的:


側邊可以固定腳架(網路上有跟腳架合體的圖):
[/img]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37/4644987008_83e9906a4e_b.jpg[/img]
重頭戲的部分: 小弟的家當,全部進去 => 剛剛好!!
由下到上皆含遮光罩:
左排: Sigma 50mm F1.4 HSM DG + SONY 58閃
中間: SONY A850 + Tamron A001 + 一小盒三號電池
右排: Sigma 24-70 F2.8 HSM DG + Sigma 17-35 F2.8-4 DG OLD

再來是背起來的比較圖:
(小弟本人170cm包包實際比Fastpack寬一點點,矮兩點點)

跟Fastpack 350體積比較:
(當初就是以350的尺寸來找包包的)



希望對剛好有興趣的大大有幫助!!
官網介紹:
http://www.delseycamerabags.com/view_product.php?productid=60

[後記]
其實小弟一開始接受老闆的建議(網拍目前僅一家有賣)拿了ODC53,
結果發現......好大,超大~~@@ 又是一個聖衣箱!!!!!
全部家當放進入後大約還有15 cm x 15 cm 的空間,
加上厚度也增加了三,四公分,完全投降~冏rz
因此趕緊請老闆幫忙幫我換了ODC51,
差價的部分於是有了番外篇。

[番外篇: Lowepro Apex 110A藍色開箱]

這個包包在當初買了E-PL1之後就想買很久,
不過由於家裡還有Crumpler六百萬挺著,
加上最近為了NEX風風雨雨就舉棋不定,
不過想了一下就算日後換NEX,也應該會用上,
加上價差事件,就一起入手拉。
(其實是ODC53跟ODC51價差剛好就是這個包XD)
這邊小弟就不贅言了,大家應該是想看放入後的體積,
決定是否要買更大的120~140AW系列才是!
請看圖:


隔板從ODC 51裝完後多出兩個調過來的XD

螢幕保護布,以我的放法實用性不高@@

前面的構造,記憶卡袋等...寬度大約為一個Lenspen拭淨筆的寬度

AW系列的雨衣在包包後面底部


[心得]
希望Fastpack 350能後再加寬底部或者有甚麼革命性的設計,
在此之前小弟就乖乖使用ODC51啦~

以上,報告完畢,謝謝大大的觀賞~
(有人要接手小弟的Fastpack 350嗎?XD)
2010-05-27 23:33 發佈
ODC51的內部設計,Lowepro其他款也有類似設計,
如果說要外型不要太大的話,火箭手系列倒是不錯,
若考量雨衣套,不確定火箭手系列是否有,其實登山用品店可以尋訪到背包套使用,
背包雨衣套設計大概都大同小異,以後背式而言,
防小雨還可以,大雨的話還是會有從背部滲透疑慮,加上有大風,雨衣套會有鬆脫風險,
所以選購時,另外建議雨衣套可不必列為必要考量,因為有替代品可找。
丹尼 wrote:
ODC51的內部設計...(恕刪)


謝謝大大的支持,
Lowepro火箭手也是很贊沒錯!
但是小弟也是想說用膩了換換口味
(之前騎腳踏車時也還用過Inverse 200 AW),
再者即便是火箭手300也是貴了ODC51約五百塊,
所以還是放棄了~ :???:
防水的話Tamrac倒是做的不錯,若是3385底部能在高一點,
塞下含遮光罩地副廠大三元的話,小弟應該就換了
還有一個心得是,
Lowepro的內層材質(ThinkTank有些也是這種材質,類似尼龍細針織,較硬),
比起Kata,Crumpler或Delsey的絨毛材質來說較容易刮傷Sigma的塗裝,
所以現在買包包也會考慮這點 (Sigma愛好者請考慮)
給有需要的大大參考!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