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
我一直覺得這條規矩是在防止新手與偷懶的人的~"~
國外我不清楚(至少我看過的NIKON國際攝影比賽是沒有規定),台灣的攝影比賽
似乎有不少(應該算多數吧?)比賽規則都會要求「照片不能以電腦編修」的這個規定
而以電腦編修的部份~通常指加色、裁切、合成等
但是囧的是,現在數位單眼發達到一整個很嚇人的地步~甚至有不少款式都可以在相機上做一些編修的動作
又或者透過機身的一些風格設定來得到不同的色彩特性
偏偏,這些技巧並沒有太大的難度.............
說實在,在這個前提下我實在不瞭解攝影比賽有什麼好禁止的@@
以往,底片時代對多數人並沒有修圖的觀念
畢竟那些東西都是得在暗房內才能操作,瞬間門檻就高了很多很多
不過並不代表底片就不能後製!底片一樣是可以後製的,只是觀念跟數位完全不一樣~
而現在,數位影像的後製作實在太簡單了!
縱使不透過電腦,一樣都可以達成~
那...........又何來後製之有?
大家都可以拿著相機去主辦單位說「你看,我拍起來就是這樣,我沒有後製」
甚至是某些機身沒這些功能的人還可以因此的進電腦做後製作的編修!以利公平!?
不曉得這個八股的規定到底什麼時候才會普遍的取消掉@@
我用底片的時候,我可以選擇不同特性的底片以利我所需拍攝的主題
沖洗的部份不討論的話,剩下的大概就是個人的功力了~
我拍底片的時候,我可以選擇不同特性的曲線、風格模式、設定檔
不用進電腦做數位後製作一樣可以在相同等級的功力下得到不同質感的成果~
那,在「只需用機身按幾個按鈕就可以呈現出不同質感與特性的照片」的這個前提下
是的~我沒有用電腦做後製作,但是卻可以得到等同於後製作的成果
這又要怎麼算?
坦白說,我完全可以理解一些主辦單位希望能夠吸引「純粹的優質影像作品」的這種想法所以才立下那些規矩
但那對三五年前還算可行,現在呢?是不是後製作的這個門檻就變得比較...沒那麼精確而模糊了!?
攝影用的是心,而不是器材。
-- [http://p.pro.club.tw/]
就像這張已經跟現實差太多了,去參加比賽就有點不公平吧,
況且有些可以裁切,跟原本照片就相差很大了
http://tw.myblog.yahoo.com/jun_ice71/
內文搜尋

X